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评论论文 >> 正文

《风雨中忆萧红》的潜文本意义——特定时代作家的心理个案分析


己和萧红的交往过程,而是用大量笔墨抒发自己的压抑和苦闷,萧红只是一个情感抒发的载体。她非常怀念与萧红的交往,因为“像这样的能无妨嫌、无拘束、不需警惕着谈话的对手是太少了啊!”是的,两位声名鼎盛的女作家,在战争的风雨中能够促膝相谈,“赤裸自己的精神”,实是罕见。丁玲想表达的是,如萧红般耿介真诚之人,现实中太少了!

  萧红原本打算到延安,但后来辄转回武汉到重庆后至香港,丁玲为之惋惜。然而丁玲真的惋惜吗?自身在这样的处境里都感觉非常郁闷,如果萧红在这样的处境中,她能写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这样的作品吗?萧红迫于环境的压力,也许要么不写,要么就像何其芳先生那样,实现“文学的转向”,丁玲为什么要这样违心说话?身处延安的丁玲,由于被这样那样的事情纠缠,内心已经感觉很压抑,觉得在延安不能随便乱说话。(王实味的《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之所以被国民党的报纸和杂志转载,就是因为暴露了延安的阴暗面)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丁玲迫于无奈而违心地说出的一番话,并不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她对萧红的死很惋惜,作为亲密的朋友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份力量”,丁玲明显地感到了自身的孤独,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而同伴却越来越少,萧红的离去给了她极大的打击。丁玲知道萧红离开大陆远赴香港是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她更为气愤的是,萧红去世之后所受到的人身攻击,丁玲愤怒了:“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话语和文学将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胡风都有人证明他的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丁玲说这番话是很痛苦的,因为她自己的历史问题被人紧紧抓住,尽管党组织有总结性的结论,但留给她的仍然是无法拭去的“阴影”。其实这些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丁玲知道:“在活着的时候,你(指萧红)不能不被逼走到香港;死去,却还有各种污蔑在等着,而你还不会知道;那些与你一起的脱险回国的朋友们还将有被监视和被处分的前途。”丁玲为萧红和那些“一起脱险回国的朋友们”感到不平,并在其中看到了自身命运的潜在可悲性因素,所以心里愤愤不平:“我完全不懂得到底要把这批人逼到什么地步才算够?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这种残酷是比一切屠戮都更恶毒,更需要毁灭的。”这个比喻是如此的深刻与形象,丁玲有意把自己比作老鼠,不仅要被毁灭,而且在被毁灭之前还要经受一番身心的侮辱。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那种压抑以及丁玲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

  风雨中人生命运的无常,接踵而来的人生打击,已经使她不堪重负,身心交瘁,但丁玲更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的工作已经够消磨我的一生,何况再加上你们的屈死,和你们未完的事业,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要借这风雨,寄语你们,死去的,未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剩余,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受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文中提到的死去的朋友显然指萧红和瞿秋白,而未死的朋友则指冯雪峰和胡风。

  在文章结尾,丁玲的感情有一种释然,身心轻松了许多:“风雨已停,蒙蒙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天将有一个晴天。我为着明天的胜利而微笑,为着永生而休息。我吹熄了灯,平静地躺在床上。”她借助这样一个风雨天气,终于把胸中的郁闷愁苦宣泄了出来。

  三

  通观《风雨中忆萧红》,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本,文本的写作时间非常独特,这是丁玲在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以及历史问题重新被人提出之后,情感的一次自然流露,也可以说是丁玲文学真正回归的真切展现。作为一个知名的作家,要实现文学和思想的转向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丁玲在30年代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到延安之后这样的风格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加之她的历史问题被重新提出,她非常痛苦,才发现这个地方也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美好,这与她从南京出来要急着投奔延安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文本存在两处明显的“断裂”,这是值得探究的。首先,《风雨中忆萧红》作为对逝去的朋友的追忆,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得到萧红天殇的噩耗,丁玲本可以回顾自己和萧红在西战团时(从山西到西安的一小段时日)亲密相处的情景,也可以写萧红欲赴延安而终因自身的原因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丁玲没有写这些,她利用自然界的巧合,抓住身边的风雨阴霾,以将近一半的篇幅,大写自己的心境。”③丁玲为什么会这样写,研究者认为主要是当时的处境的影响,不可否认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笔者看来,其实也是丁玲有意而为之,朋友萧红的离去,使丁玲又少了一个知心的朋友,她在深深惋惜萧红早逝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命运寄予了殷切的期待。而天气又是一个阴霾的风雨天气,给人的心理造成无形的压抑。④初到延安时,丁玲是满怀喜悦的,但此时,丁玲却希望有更大的风雨、更汹涌的河水到来,按常理说这是丁玲的矛盾,但笔者认为应该进行重新阐释、清理。文本发生“断裂”,有的是作家有意而为之,有的则是读者的阅读体验与作家的写作经验之间产生了分裂。在这篇散文里,丁玲有意呈现的“断裂”,实现了文学意义的新的审美空间的建立——以写人来写己,以小场景来展现大场景。文本真正追忆萧红的篇幅不是很多,而主要着笔于自己心境的描绘,传达出自己在特定时代内心的忧郁和苦闷,她在为友人鸣不平的同时主要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伤痛。即使是写萧红的文字里,也仍可清晰地体会到丁玲自己的情感与内心,丁玲借此把自己的郁结解开了。其次,丁玲已经明显地感到当时延安的文化界有人“趋炎附势,培植党羽,装腔作势,投机取巧”以及“猫在吃老鼠之前,必先玩弄它以娱乐自己的得意”的政治伎俩,但是却又惋惜萧红没有到达延安,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丁玲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都如此苦闷,萧红不是更无法生存吗(因为萧红正是因与萧军文学上产生分歧而分道扬镳的)?那丁玲为什么要这样写?其实,这种故意的“断裂”,正是丁玲自我心态的一次成功地展现。她说延安好是因为她对延安有无法割舍的情感,但面对现实她又心有余悸,感到压抑。到底该怎样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她陷入了两难境地。当然她仍试图在困惑中有所追求,所以才在文章的结尾写了那样一段话语,显示出自己的努力。

  笔者觉得《风雨中忆萧红》是一篇出色的散文。它在丁玲文学研究中经常被忽略,但它的写作时间非常独特,其间丁玲

《《风雨中忆萧红》的潜文本意义——特定时代作家的心理个案分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29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评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