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
也没
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利用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新材
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的基本生存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望21世纪,人类将运用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遗传工程里的基因解码、
人文医学中的临终关怀,以及哲学的智慧、宗教的信仰等来更好地解决死亡的问题,
这是一个综合地解决人类之死亡问题的年代,应该能比以前的时代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临终关怀,而应该从广义的死亡教育的视
野来看待临终关怀,来发展临终关怀。
从这样一种眼光来看现代的临终关怀,就会意识到,临终关怀不仅仅是对临终
患者提供医疗的照护,还应该对所有的人(他们本质上都是临终者),提供死亡的
教育。告诉人们:既然人人都或迟或早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要早做准备,
尤其是精神与生理上的准备。当然,我们要看到作为死亡教育的临终关怀事业开展
的极大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年轻、活力、健康、享乐的时代,万众瞩
目的中心是美女如云健男如星的歌坛影坛和体坛。年老、疾病、死亡或被人们有意
识地抹除掉,或无意间地被忽视掉。虽然每个人也都明白自己必会老、必要病、肯
定会死,人们也还是在年轻时、健康时、离死亡还比较遥远时不愿意去思考,更不
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些是人就必然要面临的状况。可是,现实的发展是,无论你思考
不思考、接受不接受,老、病、死亡都必会在某一时刻到来。没有思想准备者,一
当面对这些与社会崇尚的价值相反的状态时必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而不愿
接受老、病、死者,将必然承受更大更强烈的人生痛苦和死亡的恐惧。因此,在这
样一些重大的生死问题上,临终关怀的事业除了发展医疗照护的方面,还必须介入
广泛的有关生死的社会教育过程,以让每个现代人发挥自己思维超前的特点,在活
得生机勃勃时、健康舒适时,在离死期尚远时,对必然要经受的衰老、疾病、死亡
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吸取过去人之经验与智慧,化作正确的方法、途径和勇气,来
面对和解决我们生命中的负面状态,尤其是在我们不可避免地步入生命的临终期时
能够将痛苦、焦虑、恐惧降到最低程度。
即便是在对绝症患者进行临终的关怀,其实质也在于配合疼痛控制的技术对患
者进行死亡的教育。告诉他们如何获得对自我人生的积极评价,又如何得到对死亡
及死之后的正确体认,由此使患者以生命的充实、正确的人生观和灵魂的安详来消
解对死亡的焦虑、恐惧与痛苦。
既然将临终关怀的性质定义在对人进行死亡的教育上,那么,从事这一工作者
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学科技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
识与技巧,以及人类古老文明传统和宗教的精神底蕴。这就需要临终关怀的从业人
员去广泛地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生命科学等等各学科的知识,并
转化为实际工作的素养与能力。也就是说,要对"病人"和一切人进行"全人"的
照顾,自我首先得是一个"全人"。要善于把医学方面的安宁疗护过程中所获得的
资料,转变为对世人进行生死教育的材料,并获得实际的成效。因此,临终关怀可
以说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最高体现之一。
它的发展将是人类生活品质提高之后,继之以提升死亡品质的主要希望所在。
所以,临终关怀的从业人员任重而道远,既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要有
宗教性的献身精神,还要有实践家的操作能力,综合这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终
关怀工作者。
二、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的临终关怀事业的问题
既然临终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也最为严
重的问题;那么,临终关怀事业的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在中国开展临
终关怀的事业,还必须解决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在理论上必须承认人之灵魂的存在。在台湾的安宁疗护界,人之"灵"
的存在是不需讨论的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通常被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心理、
社会和灵魂。所以,在台湾的许多医院,除了大陆医院中常见的急诊部、内科、外
科、住院部等之外(这些部门是解决病人的身体疾病的机构),还有大陆中国医院
里没有的牧灵部──专门照顾病人的心灵;社工部──专门解决病人的社会方面人
际方面法律方面的问题;自然,心理治疗部门是常见的医院中的组成部分。在这样
在医疗体系内,人的身、心、灵、社会四个层面的问题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中
国,因为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唯物与唯心之分的问题,如果认为有"灵魂"的存在
便相当于所谓"彻底的唯心主义",所以,通常是不承认灵魂存在的。如此,在中
国的医院里,可以有治疗身体疾病的部门,也可以有治疗心理疾病的部门,但却不
可能有抚慰人之灵魂的部门,原因很简单:灵魂都不被承认其有,又焉能设立抚慰
它的专立的部门?这就叫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没有灵魂安抚的临终关怀
不仅不能对患者进行"全人"式的照顾,而且,还因为它切掉了临终关怀中最最重
要的部分而萎缩为一种技术医学,它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了。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魂的存在不仅为大多数人所认可,而且形成了
相当系统的学说。今人所谓之"灵魂",古人通常称为"魂魄"。春秋时期的子产
认为:"人生始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汉孔
颖达在解释这段话时指出:"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
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
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在此,"灵"与"神"都是形容词,皆为说明"魂"与"魄"的奇妙性、神秘性,
后来,两者逐渐地合为现今人们常用的"灵魂"一词。
在中国古人眼中,魂与魄乃是人与生皆来的东西,"魄"附
对人之肉体的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魂"则是附在人之精神上,是人之精神活动
的主宰者。所以,人之生,就是身体与"魂""魄"之合;而人之死,不过就是"
魂"与"魄"离开肉身而已。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从原始的观念到民间的传统,
再到佛教的思想,"灵魂"不以肉体的死亡而消失(不朽、轮回)成为一种普遍性
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方,哲人们也早有类似
于中国古代关于灵魂的观念。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
而且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可以转世的。现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把灵魂定义为:
"一种稀薄的没有实体的人形,本质上是一种气息、薄膜或影子。"今天,人死后
"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宗教与科学在这方面的观点也仍然可
以互相讨论;可重要的是 《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325.html
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利用飞速发展的生命科学、新材
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的基本生存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望21世纪,人类将运用生命科学中的"克隆"技术、遗传工程里的基因解码、
人文医学中的临终关怀,以及哲学的智慧、宗教的信仰等来更好地解决死亡的问题,
这是一个综合地解决人类之死亡问题的年代,应该能比以前的时代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临终关怀,而应该从广义的死亡教育的视
野来看待临终关怀,来发展临终关怀。
从这样一种眼光来看现代的临终关怀,就会意识到,临终关怀不仅仅是对临终
患者提供医疗的照护,还应该对所有的人(他们本质上都是临终者),提供死亡的
教育。告诉人们:既然人人都或迟或早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要早做准备,
尤其是精神与生理上的准备。当然,我们要看到作为死亡教育的临终关怀事业开展
的极大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年轻、活力、健康、享乐的时代,万众瞩
目的中心是美女如云健男如星的歌坛影坛和体坛。年老、疾病、死亡或被人们有意
识地抹除掉,或无意间地被忽视掉。虽然每个人也都明白自己必会老、必要病、肯
定会死,人们也还是在年轻时、健康时、离死亡还比较遥远时不愿意去思考,更不
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些是人就必然要面临的状况。可是,现实的发展是,无论你思考
不思考、接受不接受,老、病、死亡都必会在某一时刻到来。没有思想准备者,一
当面对这些与社会崇尚的价值相反的状态时必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而不愿
接受老、病、死者,将必然承受更大更强烈的人生痛苦和死亡的恐惧。因此,在这
样一些重大的生死问题上,临终关怀的事业除了发展医疗照护的方面,还必须介入
广泛的有关生死的社会教育过程,以让每个现代人发挥自己思维超前的特点,在活
得生机勃勃时、健康舒适时,在离死期尚远时,对必然要经受的衰老、疾病、死亡
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吸取过去人之经验与智慧,化作正确的方法、途径和勇气,来
面对和解决我们生命中的负面状态,尤其是在我们不可避免地步入生命的临终期时
能够将痛苦、焦虑、恐惧降到最低程度。
即便是在对绝症患者进行临终的关怀,其实质也在于配合疼痛控制的技术对患
者进行死亡的教育。告诉他们如何获得对自我人生的积极评价,又如何得到对死亡
及死之后的正确体认,由此使患者以生命的充实、正确的人生观和灵魂的安详来消
解对死亡的焦虑、恐惧与痛苦。
既然将临终关怀的性质定义在对人进行死亡的教育上,那么,从事这一工作者
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学科技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
识与技巧,以及人类古老文明传统和宗教的精神底蕴。这就需要临终关怀的从业人
员去广泛地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生命科学等等各学科的知识,并
转化为实际工作的素养与能力。也就是说,要对"病人"和一切人进行"全人"的
照顾,自我首先得是一个"全人"。要善于把医学方面的安宁疗护过程中所获得的
资料,转变为对世人进行生死教育的材料,并获得实际的成效。因此,临终关怀可
以说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最高体现之一。
它的发展将是人类生活品质提高之后,继之以提升死亡品质的主要希望所在。
所以,临终关怀的从业人员任重而道远,既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要有
宗教性的献身精神,还要有实践家的操作能力,综合这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终
关怀工作者。
二、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的临终关怀事业的问题
既然临终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也最为严
重的问题;那么,临终关怀事业的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在中国开展临
终关怀的事业,还必须解决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在理论上必须承认人之灵魂的存在。在台湾的安宁疗护界,人之"灵"
的存在是不需讨论的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通常被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心理、
社会和灵魂。所以,在台湾的许多医院,除了大陆医院中常见的急诊部、内科、外
科、住院部等之外(这些部门是解决病人的身体疾病的机构),还有大陆中国医院
里没有的牧灵部──专门照顾病人的心灵;社工部──专门解决病人的社会方面人
际方面法律方面的问题;自然,心理治疗部门是常见的医院中的组成部分。在这样
在医疗体系内,人的身、心、灵、社会四个层面的问题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中
国,因为有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唯物与唯心之分的问题,如果认为有"灵魂"的存在
便相当于所谓"彻底的唯心主义",所以,通常是不承认灵魂存在的。如此,在中
国的医院里,可以有治疗身体疾病的部门,也可以有治疗心理疾病的部门,但却不
可能有抚慰人之灵魂的部门,原因很简单:灵魂都不被承认其有,又焉能设立抚慰
它的专立的部门?这就叫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没有灵魂安抚的临终关怀
不仅不能对患者进行"全人"式的照顾,而且,还因为它切掉了临终关怀中最最重
要的部分而萎缩为一种技术医学,它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了。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魂的存在不仅为大多数人所认可,而且形成了
相当系统的学说。今人所谓之"灵魂",古人通常称为"魂魄"。春秋时期的子产
认为:"人生始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汉孔
颖达在解释这段话时指出:"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
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
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在此,"灵"与"神"都是形容词,皆为说明"魂"与"魄"的奇妙性、神秘性,
后来,两者逐渐地合为现今人们常用的"灵魂"一词。
在中国古人眼中,魂与魄乃是人与生皆来的东西,"魄"附
在人的形体之上,
对人之肉体的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魂"则是附在人之精神上,是人之精神活动
的主宰者。所以,人之生,就是身体与"魂""魄"之合;而人之死,不过就是"
魂"与"魄"离开肉身而已。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从原始的观念到民间的传统,
再到佛教的思想,"灵魂"不以肉体的死亡而消失(不朽、轮回)成为一种普遍性
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方,哲人们也早有类似
于中国古代关于灵魂的观念。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
而且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可以转世的。现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把灵魂定义为:
"一种稀薄的没有实体的人形,本质上是一种气息、薄膜或影子。"今天,人死后
"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宗教与科学在这方面的观点也仍然可
以互相讨论;可重要的是 《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