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
,人有生命时是有"灵魂"的,它就是一种主宰着我们身
体和精神活动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现代人应该实现认识上的一致性。
第二,即便从哲学上来看,我们也可以达到对人之"灵魂"存在的体认。所谓
的存在有二种形式:一是实体性、有形性的存在;二是价值性、无形性的存在。具
体的物、东西是实体性有形性的存在;而人之观念、精神、心理、灵魂则是价值性、
无形性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后者是一种非实体,且为无形,便指陈其不存在。事
实上,由计算机技术营造出的非实体性存在的网络空间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
实体性存在──如生活、工作、娱乐等等的性质与内容;同时也改变了人类非实体
性的存在──如观念、思维、价值等等。对这样一种意义重大的新进展,任何人都
不可能否认其存在。
所以,人之"灵魂"是绝对地存在着的,不过它是一种非实体性、价值性、无
形性的存在;它可以说是人之精神的最高层次、最终极的主宰者。也就是说,人之
精神是有层次性的一种非实体性存在,有协调身体动作的意识,有管理思维的意识,
也有心理活动的意识,等等;而最高层面的意识则是对一些终极问题的求索,如:
我们人"生从何来,死到何去"?我们为何而活,又应该怎样而活?人生之意义何
在?死亡意味着什么、死后又去何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只能发自人之灵魂
深处。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也正是这些问题形成了哲学与宗教的展开。即便在当代
中国社会,人们有时也会脱口而出:"你还有没有良心?""你的灵魂到那里去了
?""我的痛苦痛到心里去了","灵魂深处找根源",等等。这些长期存在的社
会话语说明"灵魂"仍然是人们有意无意间承认的一种存在。古希腊的哲人曾经指
出,人间最最幸福之事不在肉体感官的享乐,而在灵魂的无痛苦。所以,要使人们
生死之品质达到较满意的程度,就必须解决灵魂的抚慰问题,这是古代(中世纪)
之宗教与哲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更是现代临终关怀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临终关怀
工作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三,承认人之灵魂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所谓主观唯心主义。"灵魂"存在
的观念只不过说明了:因为人内在地存在着灵魂,所以就会有灵魂之需求,临终关
怀中的灵性抚慰工作也就成为必要的了。并且,承认人之灵魂的存在,也不必然导
致迷信。许多人担忧只要认为人人都有一灵魂存在,必使迷信泛滥成灾。实际上,
这一类的忧虑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们存有灵魂,可能导致的是宗教的信仰和哲学的
智慧而不必然走向迷信。"宗教与迷信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宗教相信无限、
无形、彼岸的神和境界,而迷信则相信有限、有形、现世的神和境界。"(田洛《
宗教、迷信和科学》,文载《读书》1999年12期)在人类历史上,最早起来
反对迷信的并非是科学,而恰恰是哲学与宗教。所以,当一个人真正相信自我有灵
魂的存在,并诚心诚意地去满足灵魂之需,他或她最可能的是投向哲学与宗教,而
不是迷信,并会因此而扼制迷信的社会性泛滥。
第四,在现实的临终关怀的工作中,人之灵性的抚慰是核心。实际上,从临终
关怀事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医疗技术的问题,它最早起源于
宗教对病人的灵魂安慰,立足于基督博爱的基础之上。而所谓人之灵魂的存在也绝
不是空穴来风,在临终关怀的实际工作中,人有着灵性的需要已被大量的实例所证
明。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的杨克平博士介绍说:"一项针对21位癌末病患灵性需
求的研究发现,病患有寻求'神或宗教信仰'支持、寻求希望与力量的来源、领受
他人的爱与关怀及创造生命和生活意义等需求。而一项针对居家癌末患者的灵性需
求研究发现,病患有完成心愿、与家属相互表达爱与感谢,及宗教信仰等需求。"
(《安宁与缓和疗护学──概念与实务》,伟华书局有限公司1999年12月版,
第510页)台湾成功大学的赵可式博士在对临终病人灵性需求方面进行调查与研
究后指出:临终病人一般在灵性上有意义、宽恕与被宽恕、爱、希望、及宗教信仰
等项需求。(参见《临终病人的灵性需求及照顾》,文载《安宁照顾会讯》19期)
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若过得比较的顺利、比较的平静,或者文化素
质不怎么高,往往没有什么灵性的需要,或者灵性之需求很小,所以,人们不太察
觉灵魂的存在;而若人的文化素养很高,或者遭遇上人生的重大挫折,如极大的人
生痛苦、灾难与悲伤,重病与死亡,等等,便会蹦发出灵魂的呻吟: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一生究竟有何意义与价值?这样的痛苦与灾难为何降临在我的头上?死后会去
何方?等等。于是,人们此时不再关注于现世之物质的获取,而是生发出灵魂的渴
望,这时,人们迫切需要的是──灵魂的抚慰。
杨克平博士综合各种材料指出:人是身(body)、心(mind)与灵(spirit)
的整合体, 且三者是互为影响的, 而灵则是人核心的部分, 也是最深的层面。
spirit(灵)源于拉丁文的spiro,含有呼吸之意,引伸而言包含使生命蓬勃, 富
有生气的意思。中文则将其解释为有勇气、精神、灵魂、活力或性格等意。"灵"
来自我们的"根",及人类在宇宙生命中的体验。所以,"灵性是人在生命过程中
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现,可藉由个人与自我关系、他人关系,及神的关系之交流,体
会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过程。"(同上书,第513-515页)杨博士进一步指
出,灵性的照护包括7项内容:其一,生命回顾,即有系统的协助病患以一种崭新
的观点去回忆其生命中以往的种种旧痛或快乐的过程。自生命回顾中寻找诸种经历
的意义,使病患能体会到他(她
受苦难的另一种诠释,来体验生命的意义。其二,道别。其三,全程陪同走过悲伤
的所有阶段。其四,共同面对死亡的事实。其五,处理未完成的事物,包括实务、
情绪或灵性上的。其六,协助探寻生命、死亡与濒死的意义。其七,谈论希望与害
怕的事物等。(同上书,第517页)台湾安宁疗护事业中对"灵"的肯认及比较
完善的照顾方式,以及其它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中国全体临终关怀工作者的高度
重视,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地加入新的材料,使之日渐完善,以造福全体中国
人,乃至全人类。
三、对海峡两岸之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看法
如果我们承认人有"灵魂"的存在,承认人之全面的幸福包括最重要的灵魂之
幸福在内,且认识到人之生与死的最终极的问题都可归约为"灵魂"的安顿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应该也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大力度地将哲学的资源与宗教的资源引入
临终关怀的医疗照顾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从台湾的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来看,宗教资源的引入已无任何的问题,
医院中"牧灵部"的设立是安宁疗护中运用宗教资源的组织化制度化的保证;而活
跃在安宁病房内的神父、修女、师傅则是人力资源的保障。安宁疗护在台湾10余
年的发展,无论是从人员的培训、硬体的建设、民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是制度的
订立、社会的倡导,等各方面均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以笔者之管见,若台湾
《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325.html
体和精神活动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现代人应该实现认识上的一致性。
第二,即便从哲学上来看,我们也可以达到对人之"灵魂"存在的体认。所谓
的存在有二种形式:一是实体性、有形性的存在;二是价值性、无形性的存在。具
体的物、东西是实体性有形性的存在;而人之观念、精神、心理、灵魂则是价值性、
无形性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后者是一种非实体,且为无形,便指陈其不存在。事
实上,由计算机技术营造出的非实体性存在的网络空间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
实体性存在──如生活、工作、娱乐等等的性质与内容;同时也改变了人类非实体
性的存在──如观念、思维、价值等等。对这样一种意义重大的新进展,任何人都
不可能否认其存在。
所以,人之"灵魂"是绝对地存在着的,不过它是一种非实体性、价值性、无
形性的存在;它可以说是人之精神的最高层次、最终极的主宰者。也就是说,人之
精神是有层次性的一种非实体性存在,有协调身体动作的意识,有管理思维的意识,
也有心理活动的意识,等等;而最高层面的意识则是对一些终极问题的求索,如:
我们人"生从何来,死到何去"?我们为何而活,又应该怎样而活?人生之意义何
在?死亡意味着什么、死后又去何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只能发自人之灵魂
深处。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也正是这些问题形成了哲学与宗教的展开。即便在当代
中国社会,人们有时也会脱口而出:"你还有没有良心?""你的灵魂到那里去了
?""我的痛苦痛到心里去了","灵魂深处找根源",等等。这些长期存在的社
会话语说明"灵魂"仍然是人们有意无意间承认的一种存在。古希腊的哲人曾经指
出,人间最最幸福之事不在肉体感官的享乐,而在灵魂的无痛苦。所以,要使人们
生死之品质达到较满意的程度,就必须解决灵魂的抚慰问题,这是古代(中世纪)
之宗教与哲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更是现代临终关怀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临终关怀
工作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三,承认人之灵魂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所谓主观唯心主义。"灵魂"存在
的观念只不过说明了:因为人内在地存在着灵魂,所以就会有灵魂之需求,临终关
怀中的灵性抚慰工作也就成为必要的了。并且,承认人之灵魂的存在,也不必然导
致迷信。许多人担忧只要认为人人都有一灵魂存在,必使迷信泛滥成灾。实际上,
这一类的忧虑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们存有灵魂,可能导致的是宗教的信仰和哲学的
智慧而不必然走向迷信。"宗教与迷信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宗教相信无限、
无形、彼岸的神和境界,而迷信则相信有限、有形、现世的神和境界。"(田洛《
宗教、迷信和科学》,文载《读书》1999年12期)在人类历史上,最早起来
反对迷信的并非是科学,而恰恰是哲学与宗教。所以,当一个人真正相信自我有灵
魂的存在,并诚心诚意地去满足灵魂之需,他或她最可能的是投向哲学与宗教,而
不是迷信,并会因此而扼制迷信的社会性泛滥。
第四,在现实的临终关怀的工作中,人之灵性的抚慰是核心。实际上,从临终
关怀事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医疗技术的问题,它最早起源于
宗教对病人的灵魂安慰,立足于基督博爱的基础之上。而所谓人之灵魂的存在也绝
不是空穴来风,在临终关怀的实际工作中,人有着灵性的需要已被大量的实例所证
明。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的杨克平博士介绍说:"一项针对21位癌末病患灵性需
求的研究发现,病患有寻求'神或宗教信仰'支持、寻求希望与力量的来源、领受
他人的爱与关怀及创造生命和生活意义等需求。而一项针对居家癌末患者的灵性需
求研究发现,病患有完成心愿、与家属相互表达爱与感谢,及宗教信仰等需求。"
(《安宁与缓和疗护学──概念与实务》,伟华书局有限公司1999年12月版,
第510页)台湾成功大学的赵可式博士在对临终病人灵性需求方面进行调查与研
究后指出:临终病人一般在灵性上有意义、宽恕与被宽恕、爱、希望、及宗教信仰
等项需求。(参见《临终病人的灵性需求及照顾》,文载《安宁照顾会讯》19期)
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若过得比较的顺利、比较的平静,或者文化素
质不怎么高,往往没有什么灵性的需要,或者灵性之需求很小,所以,人们不太察
觉灵魂的存在;而若人的文化素养很高,或者遭遇上人生的重大挫折,如极大的人
生痛苦、灾难与悲伤,重病与死亡,等等,便会蹦发出灵魂的呻吟: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一生究竟有何意义与价值?这样的痛苦与灾难为何降临在我的头上?死后会去
何方?等等。于是,人们此时不再关注于现世之物质的获取,而是生发出灵魂的渴
望,这时,人们迫切需要的是──灵魂的抚慰。
杨克平博士综合各种材料指出:人是身(body)、心(mind)与灵(spirit)
的整合体, 且三者是互为影响的, 而灵则是人核心的部分, 也是最深的层面。
spirit(灵)源于拉丁文的spiro,含有呼吸之意,引伸而言包含使生命蓬勃, 富
有生气的意思。中文则将其解释为有勇气、精神、灵魂、活力或性格等意。"灵"
来自我们的"根",及人类在宇宙生命中的体验。所以,"灵性是人在生命过程中
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现,可藉由个人与自我关系、他人关系,及神的关系之交流,体
会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过程。"(同上书,第513-515页)杨博士进一步指
出,灵性的照护包括7项内容:其一,生命回顾,即有系统的协助病患以一种崭新
的观点去回忆其生命中以往的种种旧痛或快乐的过程。自生命回顾中寻找诸种经历
的意义,使病患能体会到他(她
)并未白活一遭,并藉由创造与工作、体认价值与
受苦难的另一种诠释,来体验生命的意义。其二,道别。其三,全程陪同走过悲伤
的所有阶段。其四,共同面对死亡的事实。其五,处理未完成的事物,包括实务、
情绪或灵性上的。其六,协助探寻生命、死亡与濒死的意义。其七,谈论希望与害
怕的事物等。(同上书,第517页)台湾安宁疗护事业中对"灵"的肯认及比较
完善的照顾方式,以及其它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中国全体临终关怀工作者的高度
重视,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地加入新的材料,使之日渐完善,以造福全体中国
人,乃至全人类。
三、对海峡两岸之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看法
如果我们承认人有"灵魂"的存在,承认人之全面的幸福包括最重要的灵魂之
幸福在内,且认识到人之生与死的最终极的问题都可归约为"灵魂"的安顿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应该也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大力度地将哲学的资源与宗教的资源引入
临终关怀的医疗照顾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从台湾的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来看,宗教资源的引入已无任何的问题,
医院中"牧灵部"的设立是安宁疗护中运用宗教资源的组织化制度化的保证;而活
跃在安宁病房内的神父、修女、师傅则是人力资源的保障。安宁疗护在台湾10余
年的发展,无论是从人员的培训、硬体的建设、民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是制度的
订立、社会的倡导,等各方面均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以笔者之管见,若台湾
《关于中国本土化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沉思(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