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


闻,心无所知,...... 多知为败。”( 《庄子·在宥》)也就是说只有不识不知,不进行任何人为的认识活动,才能得到真知。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无为”决不只是某家某派某个人物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一 种思想主张,它贯穿于各家学说讨论的许多问题之中,而在具体内容上则有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因此“无为”是一种思维模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三、“无为”思维模式的意义
    先秦诸子文章中时有 以大禹治水为例来说明“无为”、“静因”之道者。如孟子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所谓“行其所无事”也就是无为。《吕氏春秋》也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 之功也。”(《吕氏春秋·贵因》)禹治水的方法跟他的父亲鲧不同。鲧的方法是人为的“湮”,费力多而功效低。禹的方法则不同,他因顺着水的自然流势无为而治,“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国语·周语》),把水引进了东海。传说鲧的性格是为人“悻直”(《楚辞·离骚》),“负命毁族”‘(《史记·五帝本纪》)’。可知是个刚愎自用之人。而禹的性格亦与其父相反,古书上说他“好问好察迩言”(《中庸》),“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性格颇有随和因顺的色彩。也许先秦思想家“无为”“静因”的思想方法确曾从大禹治水的方法中得到过某种启示。
    另外,“无为”、“静因”的思维模式的形成,可能和中国古代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社会形态有关。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人们对于天时、地利等客观外在条件的极大的依赖性。与富于迁徙性的游牧民族不同,农耕社会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在他们尚无足够的力量来同自然力量相抗争的情况下,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客观外部环境的因顺与适应,乃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同时也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其后果当然是使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开拓性、创造性、进取性等精神,在“靠天吃饭”的严酷现实面前,受到了压抑。因而“无为”思维模式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文化中诸如听天由命、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无所作为等消极方面,与“无为”思维模式不无关系。
    但是,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无为”思维模式,特别是当我们把它放到“后现代”的话语环境中来加以评价时,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不少极其可取的,很有价值的意义。笔者认为其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无为”思维模式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朴素辩证法色彩。 它引导人们注意到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同一性,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为”与“不为”,行为的主体与客体,一件事情的原因和结果,目标与手段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有多种可能性,而且是可以改变的;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 相反相成,而且可以互相转化的。
    (2)、“无为”思维模式带有反向思维的特征。它提醒人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妨运用反向思维,脑筋急转弯,换个角度看,回过头来看,退下一步看,也许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你身后,或许问题竟可以不解而解。它还提示人们一种高明的策略智慧,解决问题并非只有一条路,也并非总是需要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有时不妨以退为进,先退后进,有时可以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有时则要适可而止,止于至善。
    (3)、“无为”思维模式是富于妥协精神的思维模式。它提示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分歧,乃至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对立关系时,采取随和的、妥协的态度,不要总是固执己见,不知退让,不要总是搞对抗,搞“斗争哲学”。要善于 与对方寻求共同点,作出必要的让步以取得妥协。这种妥协 精神对于一个现代文明民主的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民主精神的一个要素就是妥协,没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相互妥协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民主。又如,对于分歧很大,争执不休的敏感政治问题采取“不搞争论”的态度, 这也是一种高明的“无为”式的妥协智慧。此 正老子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无为”思维模式是一种尊重客体的思维模式。它提示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与“行”的活动中,对“知”与“行”的对象与客体要采取尊重的、因顺的

态度。不要无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一味膨胀主体的自我意识,按照主观 意图恣意妄为。具体来说,就是认识事物,要怀着“虚静”之心,排除主观偏见。做事情,要以“因顺”的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对客体的尊重也提示人类要尊重 自己生存于其间的环境。现代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已经“为”之过分, 而“因”之不足,没有给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足够的尊重, 这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后果。现在是到了应该纠正和补救的时候了。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336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