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
基本条件。
在电视机拥有量、普及率上升的同时,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也迅速扩张起来。1979年,电视覆盖率为30%,到1987年上升为73%。观众亦随之增加。1981年全国电视观众为2.7亿,到1988年已近6亿。据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调查,78%的人经常看电视,高于广播(56%)和报纸(49%)。观众的增加,意味着影响力的增强。十年前的报纸可以无视电视的存在,受众亦可不通过电视获取新闻,但在今天,报纸却不能无视电视,大多数受众也不能离开电视了。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第3页)
可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与报纸、广播的衰退、饱和相反,电视表现出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改善,中国拥有电视机的数量肯定还会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至于报纸,能在近年内克服危机,走出目前困境,并有所发展,是不会成问题的,但速度不会很快。因为中国目前的2.3亿文盲将肯定被排斥在报纸读者群之外,而且文盲的人数还在以一定的数量增长,所以今后的中国,电视将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媒介、娱乐媒介和广告媒介。在这个意义上,90年代及21世纪在中国的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将是电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三、从受众群看结构性调整
从受众的主要消息来源、接触媒介的时间、习惯及其兴趣内容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新闻业结构调整的迹象。
主要消息来源的变化
从报纸产生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报刊一直是中国受众基本的新闻渠道。七十年代中期,有线广播达到巅峰状态,全国入户率近70%,加上无线广播,其覆盖面和受众群远远超过了报刊。于是出现了报刊、广播平分天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期。
由于电视的迅速崛起,报纸作为基本的信息渠道的地位开始削弱。1986年枣庄市广播电视局对本地区城乡居民的调查表明,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了解新闻的人,分别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0.5%、23.4%、28.8%。在这里电视作为主要新闻媒介的作用已显著超过了报纸、广播。当然,这仅是枣庄一地的情况。但它地处中原,其经济文化又据全国中等水平,故庄枣的调查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全国的一般情况。前面提到的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视抽样调查所展示的百分比,更具有说服力。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在近年间三大媒介普及率演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目前电视机的绝对数量虽仍落后于收音机、报纸,但它能吸引超过后两者的受众群。这是因为后两者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个人媒介,而电视则是一种群体性媒介。1982年在电视机总数仅为收音机1/14的时候,它就拥有相当于听众1/3的观众群。至1987年,电视机增长5倍,以电视为基本信息渠道的受众在数量上超过广播和报纸,也就是极自然的事情了。
兴趣中心的转移
所谓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它主要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受众兴趣就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倾向。这种选择有两层意义。一为对不同新闻媒介的选择;一为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从年来的情况看,受众兴趣愈来愈倾向于新兴的电视媒介。至于新闻内容的选择,依媒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而言,读者的兴趣中心,一直是新闻性内容;听众则有两个兴趣中心,一日新闻性节目,一日娱乐性节目。这两者并存的局面,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是观众的兴趣。在电视刚问世时,观众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娱乐内容上,即电视首先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为观众所接纳的。此种情形一直持续80年代初期。1982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最喜欢的三个节目依次是电视剧55.7%,新闻联播50.5%、电影转播40%。1983年,浙江地区调查材料也显示出,在当时最感兴趣的三大节目内容里,爱看电视剧的人最多,占44.9%;其次是戏剧,占32%,再次是新闻节目,占31.9%。同年在江苏的另一次调查表明,观众对新闻联播的兴趣指数竟低于电视剧,相声、电影转播而屈居第四位。可见,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观众的兴趣中心,一直是娱乐内容,新闻节目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这些情况近天来有了重大变化。1986年,据“中央电视台全国28城市受观众调查分析报告”,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有68.6%的人是了解国内外时事;其次是消遣娱乐,占47.7%。翌年贵州电视台观众调查表明:“不管是哪一个文化程度层次上的观众,其收看电视的首位目的是来宾国家大事,其次是增长知识,第三是消遣娱乐”。同年吉林电视台的调查资料又表明:“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无论是市区和乡村,对电视新闻感兴趣的比例都很大,市区占37%,乡村占32%。而对影视剧节目感兴趣的人,市区乡村分别只有30%和29%。不难看出,近年来中国电视观众的兴趣中心,开始由娱乐内容转移到新闻内容上。这一转移在少数地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004.html
在电视机拥有量、普及率上升的同时,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也迅速扩张起来。1979年,电视覆盖率为30%,到1987年上升为73%。观众亦随之增加。1981年全国电视观众为2.7亿,到1988年已近6亿。据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抽样调查,78%的人经常看电视,高于广播(56%)和报纸(49%)。观众的增加,意味着影响力的增强。十年前的报纸可以无视电视的存在,受众亦可不通过电视获取新闻,但在今天,报纸却不能无视电视,大多数受众也不能离开电视了。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第3页)
可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与报纸、广播的衰退、饱和相反,电视表现出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改善,中国拥有电视机的数量肯定还会继续以较大幅度增长。至于报纸,能在近年内克服危机,走出目前困境,并有所发展,是不会成问题的,但速度不会很快。因为中国目前的2.3亿文盲将肯定被排斥在报纸读者群之外,而且文盲的人数还在以一定的数量增长,所以今后的中国,电视将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媒介、娱乐媒介和广告媒介。在这个意义上,90年代及21世纪在中国的在各种传播媒介中,将是电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三、从受众群看结构性调整
从受众的主要消息来源、接触媒介的时间、习惯及其兴趣内容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新闻业结构调整的迹象。
主要消息来源的变化
从报纸产生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报刊一直是中国受众基本的新闻渠道。七十年代中期,有线广播达到巅峰状态,全国入户率近70%,加上无线广播,其覆盖面和受众群远远超过了报刊。于是出现了报刊、广播平分天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期。
由于电视的迅速崛起,报纸作为基本的信息渠道的地位开始削弱。1986年枣庄市广播电视局对本地区城乡居民的调查表明,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了解新闻的人,分别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0.5%、23.4%、28.8%。在这里电视作为主要新闻媒介的作用已显著超过了报纸、广播。当然,这仅是枣庄一地的情况。但它地处中原,其经济文化又据全国中等水平,故庄枣的调查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全国的一般情况。前面提到的1987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视抽样调查所展示的百分比,更具有说服力。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在近年间三大媒介普及率演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目前电视机的绝对数量虽仍落后于收音机、报纸,但它能吸引超过后两者的受众群。这是因为后两者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个人媒介,而电视则是一种群体性媒介。1982年在电视机总数仅为收音机1/14的时候,它就拥有相当于听众1/3的观众群。至1987年,电视机增长5倍,以电视为基本信息渠道的受众在数量上超过广播和报纸,也就是极自然的事情了。
兴趣中心的转移
所谓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它主要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受众兴趣就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倾向。这种选择有两层意义。一为对不同新闻媒介的选择;一为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从年来的情况看,受众兴趣愈来愈倾向于新兴的电视媒介。至于新闻内容的选择,依媒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而言,读者的兴趣中心,一直是新闻性内容;听众则有两个兴趣中心,一日新闻性节目,一日娱乐性节目。这两者并存的局面,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唯一变化的是观众的兴趣。在电视刚问世时,观众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娱乐内容上,即电视首先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为观众所接纳的。此种情形一直持续80年代初期。1982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最喜欢的三个节目依次是电视剧55.7%,新闻联播50.5%、电影转播40%。1983年,浙江地区调查材料也显示出,在当时最感兴趣的三大节目内容里,爱看电视剧的人最多,占44.9%;其次是戏剧,占32%,再次是新闻节目,占31.9%。同年在江苏的另一次调查表明,观众对新闻联播的兴趣指数竟低于电视剧,相声、电影转播而屈居第四位。可见,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观众的兴趣中心,一直是娱乐内容,新闻节目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这些情况近天来有了重大变化。1986年,据“中央电视台全国28城市受观众调查分析报告”,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有68.6%的人是了解国内外时事;其次是消遣娱乐,占47.7%。翌年贵州电视台观众调查表明:“不管是哪一个文化程度层次上的观众,其收看电视的首位目的是来宾国家大事,其次是增长知识,第三是消遣娱乐”。同年吉林电视台的调查资料又表明:“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无论是市区和乡村,对电视新闻感兴趣的比例都很大,市区占37%,乡村占32%。而对影视剧节目感兴趣的人,市区乡村分别只有30%和29%。不难看出,近年来中国电视观众的兴趣中心,开始由娱乐内容转移到新闻内容上。这一转移在少数地 《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