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
什么会喜欢这些语词的原因并不能做出明确表述,但是内隐、自动地学习了语法的内在规则,并对符合语法的语词做出不同的评价[7]。Bornstein认为,被试在人工语法实验中显示的对合乎语法项目的偏好是一种适应能力,可以降低个体在不熟悉环境中受到潜在危险伤害的可能性。而Reber推论内隐认知在进化中的作用之一就是允许生物体从环境中自动收集信息,然后运用已经得到的知识来指导其在新异环境中的行为。
从认知机制的特性看,内隐认知比外显认知更强大,不受或很少受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因而可能对个体生存与发展具有更为稳定的保护作用。对个体在压力情境下学习高尔夫球技巧的效果进行测查发现,通过内隐学习获得技巧的被试在压力情境下比外显学习方式的被试更少失败[8]。对大学生的抑郁心境与内隐、外显记忆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自由回忆任务中抑郁组的成绩低于非抑郁组,而两组被试内隐学习的启动量没有显著差异[9]。由此可见,内隐认知具有比外显认知更稳定的特性,是人类认知系统中较基础、较强大的部分。
其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内隐认知机制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即已存在,使儿童能够在目的性、分析性、逻辑性认知发展之前获得知识经验,影响、制约着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对于年幼儿童而言,尚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外显目的、分析性过程与意志支配的控制性外显认知。早在外显性认知成熟之前,内隐认知就已经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了。近年来应用新生儿习惯化/去习惯化研究范式发现,从出生时而不是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婴儿就能记住事物(如脸、图片),基本的认知活动,如刺激反应的联结以及新旧事物的区分在生命早期就已发生。采用新异刺激偏好实验进行的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在经过1个和3个月的延迟后仍能保持对成人动作的记忆,而且小婴儿还可以记住他们以前做过的动作。对于大一些的婴儿所进行的延迟模仿实验表明,如果主试用不熟悉的玩具演示一些好玩新异的动作,虽然婴儿不能即刻模仿,但稍后一段时间婴儿就会模仿这些动作[2]。研究者还认为,用内隐认知机制可以理解为什么虽然个体不能记住早期、特别是3岁前发生的事情(即所谓“婴儿遗忘症”),但是其早期经验却可以影响个体一生[2]。例如,儿童对幼儿时期的同伴不能进行外显的记忆搜索,然而其对熟悉同伴的照片却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表明儿童早期的记忆方式可能是内隐的。让儿童分别进行以某材料为对象的直接记忆和操作活动,结果表明,儿童在操作活动的条件下,其对直接记忆条件下对于材料的记忆效果显著较优[10],表明内隐的认知方式似乎更适合年幼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儿童能够以游戏的形式学会许多知识,虽然可能无法很好地加以概括却能够应用到新的情景中;但是如果直接教授,让儿童以概念的形式进行学习,儿童即使记住了外显的知识,也往往难以运用。对此,一些学者指出,外显认知主要是分析性地获得关于某种知识体系的一种理论或认识,而内隐认知则主要是获得知识体系本身,因而在逻辑性、分析性思维尚不成熟的儿童期成为个体经验获得的重要方式。
不仅如此,内隐认知符合儿童知识运用情境性的特点,使儿童能够以内隐的方式更加牢固地储存知识经验。一项实验发现,如果在测试阶段恢复儿童在先前学习时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儿童在内隐记忆任务上的表现,但对外显任务表现无显著影响[11]。这提示,儿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和特定情境相联系,尤其是经由内隐认知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对情境特征更为敏感,儿童通过内隐认知所获得的知识相对地更容易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得到运用。
与外显认知明显的发展阶段差异相比,内隐认知较少年龄差异性,使得儿童从早期开始在利用这种机制获得知识的可能性上和成人相似。对儿童和成人进行内隐和外显记忆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外显的图片再认任务中,成人的表现远远好于儿童;而在内隐的图片碎片联想任务中,儿童和成人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12]。不仅如此,研究证明,外显记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呈现明显提高的趋势,但内隐记忆相对比较稳定,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不显著[13]。
再次,内隐认知机制在外显认知严重损伤的病人身上也存在,因此对保证非正常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更显著的意义。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在ADD、遗忘症、Alzheimer、精神分裂和焦虑症等各种神经损伤的病人中,即使这种神经损伤严重影响外显认知功能,甚至导致外显功能完全丧失,其内隐认知功能仍保持完整,为个体的病理康复带来了希望[14]。利用人工语法学习的偏好任务,研究发现神经损伤所引起的注意缺失状态会影响ADD病人的外显加工,但是对其内隐认知过程没有显著影响,这也完全符合在临床观察中得到的两种认知过程的分离模式。采用间接记忆测量对遗忘症患者在条件反射建立与消退、技能学习、重复启动效应研究以及不同通道记忆等多方面的一系列实验都表明,不论遗忘症患者的病情有多严重,他们在内隐记忆能力上往往与正常群体没有显著差异。对这些病人的生理研究进一步显示,外显和内隐认知功能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生理基础,在脑中存在决定外显或内隐认知的不同脑区,因而当一种机制受损后,另一种可以更多承担起保证生存和发展的责任[15]。相对而言,外显认知机制更容易受到损害,而内隐机制存在弥补外显认知缺陷的可能。充分利用内隐认知过程的效用将有助于外显认知机制受到严重损害者在一定程度内实现功能康复。
三、内隐认知在个体学习与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内隐认知对保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了人类认知加工机制的多样性,为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实质和发展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外显认知的新窗口。毫无疑问,内隐和外显机制都是人类认知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地发挥各自作用,但这两种机制并不是绝对割裂的。积极利用不同认知机制的优势,并促成两者的协同活动将最大可能地提高个体认识过程的效率。为此,我们将讨论内隐认知及其和外显认知的协同作用在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和有效学习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外显认知受损的神经损伤病人利用其内隐机制进行康复训练的实践。
在儿童早期母语获得的过程中,内隐认知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将其概括为语言获得的“可理解的大量输
一些研究者将母语获得的研究结果推论到第二语言学习上,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个体、尤其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失败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只以目标语言形式本体为学习的客观对象,而忽略了以第二语言为工具传递意义,因而偏离语言和语言获得的本质。为此,研究者强调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必须充分重视利用内隐认知机制,重视帮助学习者通过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来掌握目标语言,并发展了各种第二语言学习方案力图提高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质量。其中,浸泡式教学法(immersion education)和基于书本阅读(book-basedprogram)的方案是内隐认知机制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内成功运用的范例。
浸泡式教学法的主要原则是将要学习的第二语言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而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伴随产物,即一种非语言形式指向(非目的性)的内隐获得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浸泡式教学法完全可以达到传统教学的目的,且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兴趣、语感等方面都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生[19][20]。
由于浸泡式教学法要求双语或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137.html
从认知机制的特性看,内隐认知比外显认知更强大,不受或很少受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因而可能对个体生存与发展具有更为稳定的保护作用。对个体在压力情境下学习高尔夫球技巧的效果进行测查发现,通过内隐学习获得技巧的被试在压力情境下比外显学习方式的被试更少失败[8]。对大学生的抑郁心境与内隐、外显记忆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自由回忆任务中抑郁组的成绩低于非抑郁组,而两组被试内隐学习的启动量没有显著差异[9]。由此可见,内隐认知具有比外显认知更稳定的特性,是人类认知系统中较基础、较强大的部分。
其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内隐认知机制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即已存在,使儿童能够在目的性、分析性、逻辑性认知发展之前获得知识经验,影响、制约着儿童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对于年幼儿童而言,尚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外显目的、分析性过程与意志支配的控制性外显认知。早在外显性认知成熟之前,内隐认知就已经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了。近年来应用新生儿习惯化/去习惯化研究范式发现,从出生时而不是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婴儿就能记住事物(如脸、图片),基本的认知活动,如刺激反应的联结以及新旧事物的区分在生命早期就已发生。采用新异刺激偏好实验进行的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在经过1个和3个月的延迟后仍能保持对成人动作的记忆,而且小婴儿还可以记住他们以前做过的动作。对于大一些的婴儿所进行的延迟模仿实验表明,如果主试用不熟悉的玩具演示一些好玩新异的动作,虽然婴儿不能即刻模仿,但稍后一段时间婴儿就会模仿这些动作[2]。研究者还认为,用内隐认知机制可以理解为什么虽然个体不能记住早期、特别是3岁前发生的事情(即所谓“婴儿遗忘症”),但是其早期经验却可以影响个体一生[2]。例如,儿童对幼儿时期的同伴不能进行外显的记忆搜索,然而其对熟悉同伴的照片却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表明儿童早期的记忆方式可能是内隐的。让儿童分别进行以某材料为对象的直接记忆和操作活动,结果表明,儿童在操作活动的条件下,其对直接记忆条件下对于材料的记忆效果显著较优[10],表明内隐的认知方式似乎更适合年幼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儿童能够以游戏的形式学会许多知识,虽然可能无法很好地加以概括却能够应用到新的情景中;但是如果直接教授,让儿童以概念的形式进行学习,儿童即使记住了外显的知识,也往往难以运用。对此,一些学者指出,外显认知主要是分析性地获得关于某种知识体系的一种理论或认识,而内隐认知则主要是获得知识体系本身,因而在逻辑性、分析性思维尚不成熟的儿童期成为个体经验获得的重要方式。
不仅如此,内隐认知符合儿童知识运用情境性的特点,使儿童能够以内隐的方式更加牢固地储存知识经验。一项实验发现,如果在测试阶段恢复儿童在先前学习时所处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儿童在内隐记忆任务上的表现,但对外显任务表现无显著影响[11]。这提示,儿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和特定情境相联系,尤其是经由内隐认知过程所获得的知识对情境特征更为敏感,儿童通过内隐认知所获得的知识相对地更容易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得到运用。
与外显认知明显的发展阶段差异相比,内隐认知较少年龄差异性,使得儿童从早期开始在利用这种机制获得知识的可能性上和成人相似。对儿童和成人进行内隐和外显记忆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外显的图片再认任务中,成人的表现远远好于儿童;而在内隐的图片碎片联想任务中,儿童和成人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12]。不仅如此,研究证明,外显记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呈现明显提高的趋势,但内隐记忆相对比较稳定,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不显著[13]。
再次,内隐认知机制在外显认知严重损伤的病人身上也存在,因此对保证非正常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更显著的意义。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在ADD、遗忘症、Alzheimer、精神分裂和焦虑症等各种神经损伤的病人中,即使这种神经损伤严重影响外显认知功能,甚至导致外显功能完全丧失,其内隐认知功能仍保持完整,为个体的病理康复带来了希望[14]。利用人工语法学习的偏好任务,研究发现神经损伤所引起的注意缺失状态会影响ADD病人的外显加工,但是对其内隐认知过程没有显著影响,这也完全符合在临床观察中得到的两种认知过程的分离模式。采用间接记忆测量对遗忘症患者在条件反射建立与消退、技能学习、重复启动效应研究以及不同通道记忆等多方面的一系列实验都表明,不论遗忘症患者的病情有多严重,他们在内隐记忆能力上往往与正常群体没有显著差异。对这些病人的生理研究进一步显示,外显和内隐认知功能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生理基础,在脑中存在决定外显或内隐认知的不同脑区,因而当一种机制受损后,另一种可以更多承担起保证生存和发展的责任[15]。相对而言,外显认知机制更容易受到损害,而内隐机制存在弥补外显认知缺陷的可能。充分利用内隐认知过程的效用将有助于外显认知机制受到严重损害者在一定程度内实现功能康复。
三、内隐认知在个体学习与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内隐认知对保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了人类认知加工机制的多样性,为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实质和发展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外显认知的新窗口。毫无疑问,内隐和外显机制都是人类认知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独立地发挥各自作用,但这两种机制并不是绝对割裂的。积极利用不同认知机制的优势,并促成两者的协同活动将最大可能地提高个体认识过程的效率。为此,我们将讨论内隐认知及其和外显认知的协同作用在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和有效学习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外显认知受损的神经损伤病人利用其内隐机制进行康复训练的实践。
在儿童早期母语获得的过程中,内隐认知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将其概括为语言获得的“可理解的大量输
入”前提[16]。在正常情况下,生活于自然语境中的儿童到3岁左右就基本掌握母语。仔细分析母语获得过程可以发现,儿童是在自然语境中通过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获得语言的,交流促进着语言的发展。然而,对于已经获得的语言,儿童能自如加以运用却不能明确说出其规则,因此母语获得的过程很多是符合内隐学习的非目的性特点的。儿童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内隐认知机制。研究表明,在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内隐记忆能够使儿童产生比图画书单独传递的信息多得多的知识,从而促进儿童表达性语言能力的获得[17]。在一项对学龄儿童的实验中,被试分成家庭实验组、学校实验组和控制组,由教师或者家长每天给实验组的儿童阅读一本故事书,读完60本书后对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显著高于控制组儿童,提示儿童通过阅读活动明显提高了语言能力[18]。
一些研究者将母语获得的研究结果推论到第二语言学习上,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个体、尤其是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失败或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只以目标语言形式本体为学习的客观对象,而忽略了以第二语言为工具传递意义,因而偏离语言和语言获得的本质。为此,研究者强调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必须充分重视利用内隐认知机制,重视帮助学习者通过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来掌握目标语言,并发展了各种第二语言学习方案力图提高个体第二语言学习的质量。其中,浸泡式教学法(immersion education)和基于书本阅读(book-basedprogram)的方案是内隐认知机制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内成功运用的范例。
浸泡式教学法的主要原则是将要学习的第二语言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而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伴随产物,即一种非语言形式指向(非目的性)的内隐获得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浸泡式教学法完全可以达到传统教学的目的,且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兴趣、语感等方面都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生[19][20]。
由于浸泡式教学法要求双语或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