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
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3、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提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400页。)。毛泽东探索出的这条工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道路既不是通过“羊吃人”的方式把农民逼为雇佣劳动者来发展工业化的西欧式工业化道路,也不是通过损害农业和农民利益来实现工业化的苏联、东欧式工业化道路,而是一条既能实现工业化,又能发展农业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还开创了世界上第三条工业化道路。
4、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他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构想。主要有:
①保存和发展一些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毛泽东知道上海、天津出现一些“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后明确指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设私营工厂,华侨投资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把他的这个设想称为“新经济政策”。
②冲破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允许地方和企业搞一些“独立王国”,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③社会主义中国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商品生产的历史发展阶段。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④创造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三结合。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理论,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没有能在毛泽东时代开花结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艰辛探索。因为他们的探索不仅使中国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避免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而且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纠正了毛泽东那些不切实际或错误的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正确的思想,把毛泽东当年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抱的愿望逐步变成了现实。
三、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他是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的。它们在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关于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上,在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使命的基本原则问题上都是一致的。因此,毛泽东思想决不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外的思想体系,而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没有提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是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之一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新特征相结合,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继承马列主义,不是固守马列主义的个别结论,而是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具体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以高度求实的态度来对待马列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马列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原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有人说毛泽东没有很多马列著作的藏书并由此断定毛泽东不是马列主义者。这反映出这些人恰恰是没有领会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把握马列主义的本质。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见解、新观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有着三重关系:一是继承。就是坚持那些被实践证明为科学原理的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积累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邓小平理论大部分内容是直接以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纠正。主要是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把毛泽东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背离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的重新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纠正错误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三是发展。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摆正那些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原有体制的禁锢,开创新的局面。总之,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前进的三座里程碑,是我们党的三面伟大旗帜。三面旗帜一面也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159.html
3、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提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400页。)。毛泽东探索出的这条工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道路既不是通过“羊吃人”的方式把农民逼为雇佣劳动者来发展工业化的西欧式工业化道路,也不是通过损害农业和农民利益来实现工业化的苏联、东欧式工业化道路,而是一条既能实现工业化,又能发展农业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还开创了世界上第三条工业化道路。
4、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他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构想。主要有:
①保存和发展一些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毛泽东知道上海、天津出现一些“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后明确指出: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设私营工厂,华侨投资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把他的这个设想称为“新经济政策”。
②冲破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允许地方和企业搞一些“独立王国”,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③社会主义中国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商品生产的历史发展阶段。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④创造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三结合。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理论,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没有能在毛泽东时代开花结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艰辛探索。因为他们的探索不仅使中国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避免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带来的冲击,而且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纠正了毛泽东那些不切实际或错误的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正确的思想,把毛泽东当年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抱的愿望逐步变成了现实。
三、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他是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的。它们在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上,在关于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上,在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使命的基本原则问题上都是一致的。因此,毛泽东思想决不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外的思想体系,而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没有提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是发展的科学。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之一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新特征相结合,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坚持、继承马列主义,不是固守马列主义的个别结论,而是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具体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以高度求实的态度来对待马列主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马列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原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有人说毛泽东没有很多马列著作的藏书并由此断定毛泽东不是马列主义者。这反映出这些人恰恰是没有领会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把握马列主义的本质。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见解、新观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有着三重关系:一是继承。就是坚持那些被实践证明为科学原理的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积累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邓小平理论大部分内容是直接以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纠正。主要是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把毛泽东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背离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的重新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纠正错误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三是发展。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摆正那些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原有体制的禁锢,开创新的局面。总之,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前进的三座里程碑,是我们党的三面伟大旗帜。三面旗帜一面也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
《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