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的增长,学生逐渐社会化,他们比以前更清楚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而且更能体会到别人被欺侮的感情[11]。
Feshbach[3]的移情三成份模型进一步解释了移情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作用。Feshbach[3]认为,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份:认知成份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份是指情绪反应能力。移情就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是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它是三种成份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辨别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能力。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若要对另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产生移情,此人必须能够从不同人的不同情绪状态中区分和辨认出相关的情感线索。其次要具备更复杂的认知技能,即依据获得的情感线索推测他人的内部情感状态,尤其是建立在采择他人观点基础上的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的推测。二者均属移情的认知成份。第三就是情绪情感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观察者产生与被观察者类似的情感体验的能力。我们平常使用的概念通常就包括这两种意思。也就是说,在刺激事件与个体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情感和认知”两种密不可分的中介因素。如果儿童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则他们就能比较准确的采择他人观点,避免冲突,减少误会,并促进合作;另一方面,如果因看到攻击所产生的伤害而引起攻击者的移情痛苦,则儿童亦能较好地处理唤起攻击的情境,抑制将来对他人的侵犯行为。
三、移情的抑制作用受个体唤醒状态的影响
Rose和Feshbach[3]指出,尽管有诸多证据表明在移情与攻击性行为间有逆反关系,这种关系却并非不变的重复。Miller和Eisenberg[6]通过元分析结果说明了在何种情况下这种关系是存在的,而在何种情况下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譬如当移情作为一种相似的操作或作为观察定势时就不会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当然更重要的影响移情抑制作用的是个体的认知状况。
有证据表明,引起攻击行为的认知缺失状态可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其中之一就是个体的情绪状态。Zillmann[5]通过实验发现,在高度唤醒状态下,所有知道其面临局势可以用其他方式缓和的被试与不知道这一形势的被试均会对耙目标的攻击行为实施较多的报复。而在低唤醒状态下,知道形势可以缓和的被试比不知道这种形势的被试采用的攻击性反应要少得多。在高唤醒状态下,被试明显地表现出无暇顾及形势可以缓和的事实,而径直付诸于激烈的行为反应。可以说是高唤醒状态破坏了移情过程而使个体产生认知缺失并进而引发攻击性反应的。为更形象地描绘认知抑制和唤醒水平的关系,Zillman提出了一个“行为导向的双重系统模型”,如下图:
附图
图1 行为导向的双重系统模型
曲线a-f显示了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应导向的假定有效范围(学习形式有强化、回避训练和刺激控制)。曲线b-e显示了通过认知调节获得的反应导向的假定有效范围。敌意性和攻击行为的认知导向主要在c-d区域内。d-f区域构成冲动性敌意和攻击的主要领地,a-c区域构成了此类冲动行为的第二领地[5]。
在探讨认知—唤醒模型与攻击性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Zillmann[5]总结性地指出,在攻击行为过程中,与高唤醒水平相联结的认知错乱将降低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攻击行为是一种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因此个体的认知抑制一旦受到破坏,个体就会诉诸于攻击。这里的抑制性认知主要指对攻击性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的认知,如社会舆论的谴责,受伤害者的报复性攻击等。因此Zillmann声明,“抑制性认知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操作,当个体的唤醒程度增加时,就极有可能导致操作失败。”
先前的有关移情与身体攻击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Baron和Green在实验中以耙目标所遭受的痛苦反应为指标对移情进行操纵。结果发现,来自受伤害者的痛苦线索会降低个体攻击性,但这仅仅是在没有威胁的互动情境中。如果被试已被激怒,则对方的痛苦表现不会降低其攻击强度。移情作为攻击的抑制因素只有在中等唤醒程度时最具有影响力。当个体处于极高或极低的唤醒状态时,移情就不能发挥其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作用。当然不同个体的移情水平是不一样的,因而对攻击性抑制作用的大小也不一样。Deborah R.Richardson[1]等的实验证明了移情水平高的个体在同样的唤醒情境中要比移情水平低的个体保持着较高的认知功能,表现有更强的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性。
综上所述,移情作为抑制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唤醒状态作为诱发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两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的内涵表现为,唤醒状态会破坏移情的抑制功能,而高移情水平则能适当降低唤醒程度。
四、移情训练
Chandler和Chandler,Greens,Pan & Barenboim报告说,犯罪少年与情感错乱男孩、攻击性男孩在观点采择能力上表现有明显的缺陷,而通过观点采择能力的训练可以减少他们的偏离行为。这是因为拥有观点采择特质的个体能够在威胁情形下保持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并进而强化了攻击性抑制的可能。Richardson[1]利用实验论证了个体可以通过观点采择指令即实验中的移情操作来实现观点采择。这样,不论是特质移情还是通过观点采择指令产生的高移情水平都会加强攻击性抑制,降低攻击性反应。这正是我们实施移情训练程序的依据。
Feshbach[3]所完善的一个移情训练程序是以他的移情三成份模型为基础的。他认为移情本身具有多项功能,可以加深个体的自我了解;提高儿童的社会理解力;使个体具有更强的情感反应力,更丰富的同情心;促使个体表现出更多的关怀行为;强化儿童的交流技能,密切认知、情感和人际行为的关系。最后一项对抑制攻击性行为最有针对性。
Zillmann[5]也认为,攻击性的降低可以通过双方的观点交流而实现,他说:“攻击性冲突的最好解决途径是,一个人明白了对方的痛苦,一个人看到了另一个人观念中的善念,对方的目标是合法的,行为是合理的”。那么训练儿童利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以扼制其消极的攻击性策略的实施无疑是可行的。Feshbach就是通过对儿童的三项移情能力分别予以训练来实现提高其移情水平这一目标的。
首先是增强儿童的情绪情感确认能力,Feshbach建议多多给予儿童辨别人物表情的机会,如通过不同表情的“脸谱
正如Feshbach[3]所称的,“我们目前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如何降低、纠正或控制儿童的攻击和暴力行为,……毫不意外,我们选择了移情作为重要的调节策略。”
【参考文献】
[1] Deborah R.Richardson et al..Empathy as a Cognitive inhibitor of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 [J].Aggressive Behavior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205.html
Feshbach[3]的移情三成份模型进一步解释了移情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作用。Feshbach[3]认为,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份:认知成份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份是指情绪反应能力。移情就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是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它是三种成份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是辨别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能力。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若要对另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产生移情,此人必须能够从不同人的不同情绪状态中区分和辨认出相关的情感线索。其次要具备更复杂的认知技能,即依据获得的情感线索推测他人的内部情感状态,尤其是建立在采择他人观点基础上的对他人内部情感状态的推测。二者均属移情的认知成份。第三就是情绪情感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观察者产生与被观察者类似的情感体验的能力。我们平常使用的概念通常就包括这两种意思。也就是说,在刺激事件与个体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情感和认知”两种密不可分的中介因素。如果儿童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则他们就能比较准确的采择他人观点,避免冲突,减少误会,并促进合作;另一方面,如果因看到攻击所产生的伤害而引起攻击者的移情痛苦,则儿童亦能较好地处理唤起攻击的情境,抑制将来对他人的侵犯行为。
三、移情的抑制作用受个体唤醒状态的影响
Rose和Feshbach[3]指出,尽管有诸多证据表明在移情与攻击性行为间有逆反关系,这种关系却并非不变的重复。Miller和Eisenberg[6]通过元分析结果说明了在何种情况下这种关系是存在的,而在何种情况下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譬如当移情作为一种相似的操作或作为观察定势时就不会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当然更重要的影响移情抑制作用的是个体的认知状况。
有证据表明,引起攻击行为的认知缺失状态可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其中之一就是个体的情绪状态。Zillmann[5]通过实验发现,在高度唤醒状态下,所有知道其面临局势可以用其他方式缓和的被试与不知道这一形势的被试均会对耙目标的攻击行为实施较多的报复。而在低唤醒状态下,知道形势可以缓和的被试比不知道这种形势的被试采用的攻击性反应要少得多。在高唤醒状态下,被试明显地表现出无暇顾及形势可以缓和的事实,而径直付诸于激烈的行为反应。可以说是高唤醒状态破坏了移情过程而使个体产生认知缺失并进而引发攻击性反应的。为更形象地描绘认知抑制和唤醒水平的关系,Zillman提出了一个“行为导向的双重系统模型”,如下图:
附图
图1 行为导向的双重系统模型
曲线a-f显示了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应导向的假定有效范围(学习形式有强化、回避训练和刺激控制)。曲线b-e显示了通过认知调节获得的反应导向的假定有效范围。敌意性和攻击行为的认知导向主要在c-d区域内。d-f区域构成冲动性敌意和攻击的主要领地,a-c区域构成了此类冲动行为的第二领地[5]。
在探讨认知—唤醒模型与攻击性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Zillmann[5]总结性地指出,在攻击行为过程中,与高唤醒水平相联结的认知错乱将降低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攻击行为是一种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因此个体的认知抑制一旦受到破坏,个体就会诉诸于攻击。这里的抑制性认知主要指对攻击性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的认知,如社会舆论的谴责,受伤害者的报复性攻击等。因此Zillmann声明,“抑制性认知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操作,当个体的唤醒程度增加时,就极有可能导致操作失败。”
先前的有关移情与身体攻击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Baron和Green在实验中以耙目标所遭受的痛苦反应为指标对移情进行操纵。结果发现,来自受伤害者的痛苦线索会降低个体攻击性,但这仅仅是在没有威胁的互动情境中。如果被试已被激怒,则对方的痛苦表现不会降低其攻击强度。移情作为攻击的抑制因素只有在中等唤醒程度时最具有影响力。当个体处于极高或极低的唤醒状态时,移情就不能发挥其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作用。当然不同个体的移情水平是不一样的,因而对攻击性抑制作用的大小也不一样。Deborah R.Richardson[1]等的实验证明了移情水平高的个体在同样的唤醒情境中要比移情水平低的个体保持着较高的认知功能,表现有更强的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性。
综上所述,移情作为抑制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唤醒状态作为诱发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两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的内涵表现为,唤醒状态会破坏移情的抑制功能,而高移情水平则能适当降低唤醒程度。
四、移情训练
Chandler和Chandler,Greens,Pan & Barenboim报告说,犯罪少年与情感错乱男孩、攻击性男孩在观点采择能力上表现有明显的缺陷,而通过观点采择能力的训练可以减少他们的偏离行为。这是因为拥有观点采择特质的个体能够在威胁情形下保持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并进而强化了攻击性抑制的可能。Richardson[1]利用实验论证了个体可以通过观点采择指令即实验中的移情操作来实现观点采择。这样,不论是特质移情还是通过观点采择指令产生的高移情水平都会加强攻击性抑制,降低攻击性反应。这正是我们实施移情训练程序的依据。
Feshbach[3]所完善的一个移情训练程序是以他的移情三成份模型为基础的。他认为移情本身具有多项功能,可以加深个体的自我了解;提高儿童的社会理解力;使个体具有更强的情感反应力,更丰富的同情心;促使个体表现出更多的关怀行为;强化儿童的交流技能,密切认知、情感和人际行为的关系。最后一项对抑制攻击性行为最有针对性。
Zillmann[5]也认为,攻击性的降低可以通过双方的观点交流而实现,他说:“攻击性冲突的最好解决途径是,一个人明白了对方的痛苦,一个人看到了另一个人观念中的善念,对方的目标是合法的,行为是合理的”。那么训练儿童利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以扼制其消极的攻击性策略的实施无疑是可行的。Feshbach就是通过对儿童的三项移情能力分别予以训练来实现提高其移情水平这一目标的。
首先是增强儿童的情绪情感确认能力,Feshbach建议多多给予儿童辨别人物表情的机会,如通过不同表情的“脸谱
图”训练[13]。其次是增强儿童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向儿童讲述一系列故事并让儿童回答故事中人物的感觉,或者让儿童设想不同人的偏好及可能行为。如“情景描绘”,设置某种被攻击的情景,然后对被攻击者的伤害情景予以渲染式的描绘,从而让攻击者目睹攻击情景,体会被攻击者被伤害所造成的痛苦,唤起他们的痛苦情绪,从而让攻击者在思想上形成“伤害他人不对”的观念,形成贬低攻击行为的价值观,在心理上产生施行攻击行为的内疚感,以此来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16]。最后是增加儿童的情感反应能力,有目的的组织多种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即角色扮演法。设置某种攻击情境,让攻击者扮演被攻击者,使其亲身体验被攻击时的恐惧、痛苦、厌恶和愤怒等心理感受。一个攻击者当他真正体验到被攻击的痛苦滋味,再对别人施以攻击时,原来体验过的被攻击的痛苦等心理反应就会重现,这时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在游戏结束后要求他们对故事情节进行讨论以确定所扮演角色情感的准确性[16]。
正如Feshbach[3]所称的,“我们目前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如何降低、纠正或控制儿童的攻击和暴力行为,……毫不意外,我们选择了移情作为重要的调节策略。”
【参考文献】
[1] Deborah R.Richardson et al..Empathy as a Cognitive inhibitor of interpersonal aggression [J].Aggressive Behavior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