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探析
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运行机制、战略选择机制、政治保障机制和价值目标取向等问题的理论审视,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动力、方法和途径问题的科学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现代化运动成功经验和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在今天的合理借鉴和运用。
一 理论的渊源:两种思想的交汇
(一)西方发展理论及世界现代化运动
20世纪中后期,是世界现代化运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时代,一场以新技术革命为核心涉及各领域的社会变迁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给正处于衰败中的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日、美、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力图在这场规模宏大的世界现代化运动高潮中尽快摆脱因殖民主义等原因造成的不发达状态。他们的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以及亚洲的“四小龙”、“四小小龙”等。这些国家所获得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无疑与当今国际社会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的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这些理论比较科学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切入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结合点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例如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了利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差异性,把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换相结合的切入方式,它在亚太、拉美许多利用低廉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工业的国家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我国特区经济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其次,它们比较科学地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协同性问题,探索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措施。例如普雷维什“中心——边陲”理论,及其“进口替代”战略等,它们在拉美、亚太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三,西方发展理论还系统地论证了发展战略选择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如罗斯托的“起飞”阶段问题,贝胡的成长点(成长极)选择问题,缪尔达尔的扩散、回波效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选择经济主导部门和经济成长点以及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取得较大成功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发展问题的后遗症”。比如当今一些发展中国家增长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增长与发展负相关问题等。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确是我国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加以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历史和时代的演进,也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本世纪70年代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其一是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中资本主义发展战略调整,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二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引起的。马克思在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中,曾独创性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根本动因以及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现代性特征,但是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其对于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如何跃迁到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超越等问题,一直存疑于马克思经典著作之中。列宁是最早在这种“峡谷”中探索的先行者。本世纪20年代前后,他先后提出过“直接过渡”和“迂回过渡”的设想,并创设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管理方法+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列宁的早逝,这一设想并未获得忠实、彻底的贯彻,到最后被逐步演变成一种背离列宁思路的斯大林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并影响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苏共20大后,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完整、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毛泽东在实施这些战略构想时却选择了错误的发动机制——“大跃进”战略和人民公社运动,实质又回到了“阶级斗争”的动力论,这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换探索的严重失败,最后形成了一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左”倾模式。
(三)两种思想、两种理论的交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家的宏伟气魄,从世界现代化运动及其理论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科学体系,并使这一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地走向成熟、完善。
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它最深刻的思想根源。这主要表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提供了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探索,也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框架的建构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它们的有些原理、观点甚至直接构成了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素材,比如生产力动力和生产力标准问题,社会矛盾的演变和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保障问题等等。
无庸置疑,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运动和当代西方现代发展理论对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发生过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首先,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在世界现代化运动这一巨大背景下发生的,因而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许多具体内容中无疑地带有这一时代的理论和实践的痕迹。比如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的科学贡献和科技、教育的作用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问题,以及发展战略重点中的能源、交通、通讯等产业关系问题等。其次,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的有些内容是受到西方现代化运动成功经验及其理论的启发,并被通过马克思主义改造后所形成的。比如战略选择机制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理论特区的成长、辐射、扩散效应等,以及以经济非均衡波动为前提的台阶式发展和机遇问题等等。
综上所述,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广阔的时代背景的。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相交汇的产物,它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成果的成功吸收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理论视野,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机制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他们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时曾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及其“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阶级之间冲突,……”。[1]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冲突,以及这种矛盾冲突表现形式——阶级斗争等,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观最基本的要素。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上述原理为基本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并在1980年4-5月间连续发表了四次关于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谈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观。此后,他又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说。改 《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探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245.html
一 理论的渊源:两种思想的交汇
(一)西方发展理论及世界现代化运动
20世纪中后期,是世界现代化运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时代,一场以新技术革命为核心涉及各领域的社会变迁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给正处于衰败中的资本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日、美、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力图在这场规模宏大的世界现代化运动高潮中尽快摆脱因殖民主义等原因造成的不发达状态。他们的这些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以及亚洲的“四小龙”、“四小小龙”等。这些国家所获得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无疑与当今国际社会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的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这些理论比较科学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中国家寻找切入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结合点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例如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了利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差异性,把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换相结合的切入方式,它在亚太、拉美许多利用低廉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工业的国家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我国特区经济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其次,它们比较科学地论证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协同性问题,探索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措施。例如普雷维什“中心——边陲”理论,及其“进口替代”战略等,它们在拉美、亚太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三,西方发展理论还系统地论证了发展战略选择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如罗斯托的“起飞”阶段问题,贝胡的成长点(成长极)选择问题,缪尔达尔的扩散、回波效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选择经济主导部门和经济成长点以及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取得较大成功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有的学者把它称之为“发展问题的后遗症”。比如当今一些发展中国家增长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增长与发展负相关问题等。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确是我国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加以慎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历史和时代的演进,也使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本世纪70年代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其一是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革命中资本主义发展战略调整,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二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阐述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引起的。马克思在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中,曾独创性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根本动因以及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现代性特征,但是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其对于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如何跃迁到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超越等问题,一直存疑于马克思经典著作之中。列宁是最早在这种“峡谷”中探索的先行者。本世纪20年代前后,他先后提出过“直接过渡”和“迂回过渡”的设想,并创设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管理方法+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列宁的早逝,这一设想并未获得忠实、彻底的贯彻,到最后被逐步演变成一种背离列宁思路的斯大林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并影响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苏共20大后,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完整、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毛泽东在实施这些战略构想时却选择了错误的发动机制——“大跃进”战略和人民公社运动,实质又回到了“阶级斗争”的动力论,这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换探索的严重失败,最后形成了一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左”倾模式。
(三)两种思想、两种理论的交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家的宏伟气魄,从世界现代化运动及其理论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科学体系,并使这一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地走向成熟、完善。
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它最深刻的思想根源。这主要表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提供了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探索,也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体系框架的建构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它们的有些原理、观点甚至直接构成了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素材,比如生产力动力和生产力标准问题,社会矛盾的演变和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保障问题等等。
无庸置疑,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运动和当代西方现代发展理论对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发生过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首先,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在世界现代化运动这一巨大背景下发生的,因而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许多具体内容中无疑地带有这一时代的理论和实践的痕迹。比如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的科学贡献和科技、教育的作用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问题,以及发展战略重点中的能源、交通、通讯等产业关系问题等。其次,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中的有些内容是受到西方现代化运动成功经验及其理论的启发,并被通过马克思主义改造后所形成的。比如战略选择机制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理论特区的成长、辐射、扩散效应等,以及以经济非均衡波动为前提的台阶式发展和机遇问题等等。
综上所述,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广阔的时代背景的。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相交汇的产物,它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成果的成功吸收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理论视野,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 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三种运行机制和双重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机制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他们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时曾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及其“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阶级之间冲突,……”。[1]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冲突,以及这种矛盾冲突表现形式——阶级斗争等,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观最基本的要素。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上述原理为基本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并在1980年4-5月间连续发表了四次关于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谈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观。此后,他又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说。改 《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