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
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地方的一个马槽里,生长在一个贫穷的木匠家里,最重要的是,他在受尽凌辱被所有的人弃绝之后死在十字架上——而十字架是当是一种最为严酷与耻辱的刑具,基督在接受死刑的时候,显得软弱顺从,并感受到了极深的痛苦,也没有席勒所说的那种肉体虽然受苦、精神却远远超越于肉体痛苦之上的崇高感。在福音书中,并没有描给基督从容就义的画面。相反,在被捕之前的夜里,他知道自己要被交在敌人的手中而死,因此,在客西马尼园里的祷告中泪如雨下,求父如果可能就把这死的苦杯除去。最后,基督在十字架上高呼着“我的父,我的父,你为什么离弃我”而死。总之,在基督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赤裸裸的痛苦与死亡。虽然三天以后,基督从死里复活,但他的手上与胸上仍然带着钉痕与刺痕,这些伤恒是永恒不可消除的。这就是神的显现,这是一位带有伤痕的神,一位死过的神。
这与判断意识的理想中的神完全不同的。(在基督教中,这样的判断意识以法利赛人为代表)对于判断意识来说,神只能是全知全能的。作为无限,神与一切丑、恶、死、恐惧都无关,因此神显为一个真实的人已是不可能,而神会死则更不可能。对于知性思维来说,神、善、无限或都说普遍,就是与有限的人(当然不是现代哲学所说的理想的人)、恶、有限、特殊对立的。
因此,黑格尔指出,“神
深受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影响的当代德国神学家莫特曼认为,否定基督的十字架,否定基督教的神是一位被定十字架的神,是当代神学中的重大问题。在他看来,一种神学的神如果是全知全能全善,这种神学面对现实的苦难罪恶就无言以对,或者说只能进行审判。有求有欲的人面对这样的神,就只是面对着一个审判者,并且这种审判是非常冷漠的审判。同样,现代哲学把人或者说理想的人设想为不受罪恶困绕的道德完人,或者黑格尔说的“优秀本质”、“优美灵魂”,那么,这样的人面对现实的罪恶和痛苦,只能是一个冷漠的审判者。
在莫特曼看来,那种根深蒂固的全知全能神的形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希腊。我们已经指出,在希腊的神象上有一种冷漠,这种冷漠最终不止停留于大理石雕像上,而转入了希腊人的观念中,在苏格拉底出现之后,一神论的思想得以在希腊哲学中出现,而对此最有影响的论述当属亚里士多德,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神就是一位完美的不动者,这样的神不会受苦,不会受到恶的侵袭,更不可能死亡,这样的神无欲无求,因此也是冷漠的。(16)而这样一种神的形象一直影响着西方对基督教的理解,并且一直影响到无神论的现代哲学,希腊神象上的那冷漠由此而成了追求着神性——或者说绝对的自我意识——的现代人心里的冷漠。这种冷漠就是判断意识面对行动意识的招认所表面出来的硬心肠。否定了神是抽象的普遍性、否定抽象的“纯善”,才能否定判断意识的冷漠的“硬心肠”。
基督教不仅以基督的一生来否定纯善的幻想,而且又直接分析出人性善恶之间的关系。黑格尔说,“确实,从根本上说人性是善的:人潜在地是精神与合理性,依据神的形象被造。神是善的,人作为精神是神的反映,人也潜在地是善的。”(17)但正象在神之中有了有限的、恶的环节,人的善也包含着恶的环节。这就表现在,当人还只是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存在时,就与其“善”的本质、与其具有的神的形象不相符。因为人按照神的形象而被造,因此,人“已不再是动物,但人的意志的内容与目标还是自然的,从这个观点看,人性是恶的,它是恶的,就因为它还是一桩自然事物。”(18)这并不是说动物是恶的,而说以精神为本质的人还直接地是动物,尚不是精神,它的普遍本质与它的特殊存在的矛盾没有解决,这样,它就是恶的。恶就是人的概念中的这种直接存在与本质的分裂。基督教所说的罪也就是这个意思。所谓人与神的分离就是罪,也就是人与自己的本质相违背是一种罪。
我们常常说,西方文学、艺术、乃至哲学在经过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陷于对一切完美理想的失望,因此转而去暴露人性恶的一面,丑的一面。在哲学上这一个转折表现为,象黑格尔那样的乐观的理想主义哲学被否定,而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这样的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受到了欢迎。但是,在揭示出人心的丑陋一面,在摧毁一切与现实分离之理想的虚幻性方面,黑格尔并不落后于上述这些思想家。从上面他对基督教的分析来看,我们就发现,他比起启蒙时代的神学家更清楚地看到基督教中包含的否定性一面。
其实,黑格尔不仅仅是在分析基督教时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可以说,《精神现象学》也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否定性层面的揭露。我们上文所述的道德意识在《精神现象学》的不同章节里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例如,这种道德意识有时是“心的自大狂”,有时是“高贵意识”,有时又是“德行意识”,但每一次黑格尔都揭示出他们自身的“确定性”(即它们对自身的理解)与它们的“真理性”(即它们的实际情况)之间的不符。这样一个主题在《精神现象学》中有着多层变凑,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黑格尔是在提醒人们放弃对于人性至善、对于理想的一种过于简单的理解。
黑格尔的这些分析,正可看作是对基督教的人性的善恶两面性的分析。正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或者说是向往者无限的,才可能出现道德意识,但是,这些表现为“心的自大狂”、表现为“高贵意识”等等的道德意识都没有改变有机体生命特有的自然性,或者说自私性。圣经说,“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原罪无所不在,同样,在黑格尔看来,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不可避免的,是内在于人的概念当中的,因而是绝对普遍的。
所以,判断意识以“优美灵魂”自居就是毫无道理的。回到我们在一开始所引用的这个圣经故事中,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你们当中谁是无罪的,就可以用石头打她”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每一个人的直接存在当中都包含了一种罪性在其中,并不存在“罪人在一边,无辜者在一边”的情况,所以,不存在一部分人判断另一部人的可能性。例如,奥斯维辛这种情况发生以后,要去重建伦理生活,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找清“罪人”,而在于进行宽恕。
(2)忏悔
不过,要正确地理解上述“宽恕”的含义,就不能不讲到“忏悔”。
在黑格尔看来,基督教对罪的宽恕并不是对罪的开脱。因为基督教不是一种悲观的“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如果说道德意识追求着一种远远高于希腊的理想,这对基督教来说也是如此——甚至于如我们后面将要论及的,这种对完美性的向往甚至可以说是起源于基督教。因此,基督教绝不是要停留在有限性那里,而是要完成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以,基督虽然死于人的罪恶,但他在三天后又复活了,这一复活恰恰是对罪恶的否定。同样,基督教对人性的恶有完全清醒的认识,正如基督心里非常明白“人是怎么一回事”,但基督并不对人失望,基督教拯救的宗旨表明基督教对人的善性所抱有一种极大的信心。因此,黑格尔说,基督教要表明的是“有限的、软弱的、罪恶的,并不能有损于无限、完美与善”。(19)
可见,如果把这样一种宗教对罪恶的宽恕理解为对罪恶的开脱显然就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基督教明确地表示,罪与罚有割不断的联系。因此,基督教认为,鲜血,尤其是基督之血对于宽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20)可以说,古老的罪与罚的因果报应观并未在基督教中消失,而黑格尔也是完全认同于基督教的这一观点的。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指出,“犯罪的行为本质上是没有真实存在的”,乃是因为“由罪行后来受到惩罚或禁止来看,更足以显得它没有真实的存在”。(21)在《精神现象学》中,“罪行按它的内容就说,在现实的惩罚中回到它的本身或者回到它的反面或者颠倒了的一面。在这里法律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288.html
这与判断意识的理想中的神完全不同的。(在基督教中,这样的判断意识以法利赛人为代表)对于判断意识来说,神只能是全知全能的。作为无限,神与一切丑、恶、死、恐惧都无关,因此神显为一个真实的人已是不可能,而神会死则更不可能。对于知性思维来说,神、善、无限或都说普遍,就是与有限的人(当然不是现代哲学所说的理想的人)、恶、有限、特殊对立的。
因此,黑格尔指出,“神
死了”是一个极为可怕在的思想。死是个体生命有限性、特殊性的最大明证,“是人性的、绝对的有限性的最完全的证明,而基督确实是作为人间罪恶的牺牲品而死了:不仅仅是自然的死亡,而且是在十字架上的耻辱卑贱的死亡。在他身上,人性被表达到了极至。”(14)基督所启示出来的神并不直接是全知全能全善,而是一个会死的人。然而,这正是基督对全知全能神的否定,也是对抽象的普遍性的否定,是对一片光明那种理想的否定,对抽象的纯善的否定。这一切都说明否定性是神的一个内在环节。当然基督之死并不是说基督是恶,而是说,恶、有限是进入了基督的生命里,使基督的生命受到了来自恶的破坏,黑格尔明确说基督是无罪的,但他也明确说恶成了神的一个环节。(15)
深受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想影响的当代德国神学家莫特曼认为,否定基督的十字架,否定基督教的神是一位被定十字架的神,是当代神学中的重大问题。在他看来,一种神学的神如果是全知全能全善,这种神学面对现实的苦难罪恶就无言以对,或者说只能进行审判。有求有欲的人面对这样的神,就只是面对着一个审判者,并且这种审判是非常冷漠的审判。同样,现代哲学把人或者说理想的人设想为不受罪恶困绕的道德完人,或者黑格尔说的“优秀本质”、“优美灵魂”,那么,这样的人面对现实的罪恶和痛苦,只能是一个冷漠的审判者。
在莫特曼看来,那种根深蒂固的全知全能神的形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希腊。我们已经指出,在希腊的神象上有一种冷漠,这种冷漠最终不止停留于大理石雕像上,而转入了希腊人的观念中,在苏格拉底出现之后,一神论的思想得以在希腊哲学中出现,而对此最有影响的论述当属亚里士多德,然而亚里士多德的神就是一位完美的不动者,这样的神不会受苦,不会受到恶的侵袭,更不可能死亡,这样的神无欲无求,因此也是冷漠的。(16)而这样一种神的形象一直影响着西方对基督教的理解,并且一直影响到无神论的现代哲学,希腊神象上的那冷漠由此而成了追求着神性——或者说绝对的自我意识——的现代人心里的冷漠。这种冷漠就是判断意识面对行动意识的招认所表面出来的硬心肠。否定了神是抽象的普遍性、否定抽象的“纯善”,才能否定判断意识的冷漠的“硬心肠”。
基督教不仅以基督的一生来否定纯善的幻想,而且又直接分析出人性善恶之间的关系。黑格尔说,“确实,从根本上说人性是善的:人潜在地是精神与合理性,依据神的形象被造。神是善的,人作为精神是神的反映,人也潜在地是善的。”(17)但正象在神之中有了有限的、恶的环节,人的善也包含着恶的环节。这就表现在,当人还只是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存在时,就与其“善”的本质、与其具有的神的形象不相符。因为人按照神的形象而被造,因此,人“已不再是动物,但人的意志的内容与目标还是自然的,从这个观点看,人性是恶的,它是恶的,就因为它还是一桩自然事物。”(18)这并不是说动物是恶的,而说以精神为本质的人还直接地是动物,尚不是精神,它的普遍本质与它的特殊存在的矛盾没有解决,这样,它就是恶的。恶就是人的概念中的这种直接存在与本质的分裂。基督教所说的罪也就是这个意思。所谓人与神的分离就是罪,也就是人与自己的本质相违背是一种罪。
我们常常说,西方文学、艺术、乃至哲学在经过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陷于对一切完美理想的失望,因此转而去暴露人性恶的一面,丑的一面。在哲学上这一个转折表现为,象黑格尔那样的乐观的理想主义哲学被否定,而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这样的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受到了欢迎。但是,在揭示出人心的丑陋一面,在摧毁一切与现实分离之理想的虚幻性方面,黑格尔并不落后于上述这些思想家。从上面他对基督教的分析来看,我们就发现,他比起启蒙时代的神学家更清楚地看到基督教中包含的否定性一面。
其实,黑格尔不仅仅是在分析基督教时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可以说,《精神现象学》也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否定性层面的揭露。我们上文所述的道德意识在《精神现象学》的不同章节里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例如,这种道德意识有时是“心的自大狂”,有时是“高贵意识”,有时又是“德行意识”,但每一次黑格尔都揭示出他们自身的“确定性”(即它们对自身的理解)与它们的“真理性”(即它们的实际情况)之间的不符。这样一个主题在《精神现象学》中有着多层变凑,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黑格尔是在提醒人们放弃对于人性至善、对于理想的一种过于简单的理解。
黑格尔的这些分析,正可看作是对基督教的人性的善恶两面性的分析。正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或者说是向往者无限的,才可能出现道德意识,但是,这些表现为“心的自大狂”、表现为“高贵意识”等等的道德意识都没有改变有机体生命特有的自然性,或者说自私性。圣经说,“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原罪无所不在,同样,在黑格尔看来,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不可避免的,是内在于人的概念当中的,因而是绝对普遍的。
所以,判断意识以“优美灵魂”自居就是毫无道理的。回到我们在一开始所引用的这个圣经故事中,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你们当中谁是无罪的,就可以用石头打她”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每一个人的直接存在当中都包含了一种罪性在其中,并不存在“罪人在一边,无辜者在一边”的情况,所以,不存在一部分人判断另一部人的可能性。例如,奥斯维辛这种情况发生以后,要去重建伦理生活,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找清“罪人”,而在于进行宽恕。
(2)忏悔
不过,要正确地理解上述“宽恕”的含义,就不能不讲到“忏悔”。
在黑格尔看来,基督教对罪的宽恕并不是对罪的开脱。因为基督教不是一种悲观的“现实主义”,而是一种完全的理想主义,如果说道德意识追求着一种远远高于希腊的理想,这对基督教来说也是如此——甚至于如我们后面将要论及的,这种对完美性的向往甚至可以说是起源于基督教。因此,基督教绝不是要停留在有限性那里,而是要完成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所以,基督虽然死于人的罪恶,但他在三天后又复活了,这一复活恰恰是对罪恶的否定。同样,基督教对人性的恶有完全清醒的认识,正如基督心里非常明白“人是怎么一回事”,但基督并不对人失望,基督教拯救的宗旨表明基督教对人的善性所抱有一种极大的信心。因此,黑格尔说,基督教要表明的是“有限的、软弱的、罪恶的,并不能有损于无限、完美与善”。(19)
可见,如果把这样一种宗教对罪恶的宽恕理解为对罪恶的开脱显然就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基督教明确地表示,罪与罚有割不断的联系。因此,基督教认为,鲜血,尤其是基督之血对于宽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20)可以说,古老的罪与罚的因果报应观并未在基督教中消失,而黑格尔也是完全认同于基督教的这一观点的。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指出,“犯罪的行为本质上是没有真实存在的”,乃是因为“由罪行后来受到惩罚或禁止来看,更足以显得它没有真实的存在”。(21)在《精神现象学》中,“罪行按它的内容就说,在现实的惩罚中回到它的本身或者回到它的反面或者颠倒了的一面。在这里法律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出路(下)(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