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
更加强化其内核的真实性——而这一原则在目前的“电视文艺“中早已被随心所欲地扭曲了。因此,本文拟用三个内核真实的虚构故事,来引出和隐寓我们将谈的话题。 这也算“讲一点真实的故事”。不过为避免对号入座,再次声明此乃“艺术的真实”。
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第2页)
一、 美人痣的故事
——关于电视文艺之现状及原因
[本文]甲女,生于美人痣风行年代。 伊痣凸于背,红而圆,似相思红豆。其母每抚而叹曰:“若此痣生于汝面,那该……。”
及长,女常恨痣生于背,犹明珠暗投,无缘与玉环、飞燕辈媲美。后投身演艺界,有小成,电视栏目《暗室窥星》记者专访之。 甲女美目频闪,葱指轻摇,怩声曰:“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背上有一颗痣……。”
翌日,专访播出,电视观众蛙声十里——旧遇新知交口传之,报刊电视轮番炒之,专家学者侃而论之,追星一族争相告之。众口言痣立成风尚,《暗室窥星》收视率涨若钱塘之潮,广告合同如燕山雪花纷飞而至。
又翌日,《痣与美》、《痣与命运》、《痣粒与智力》、《痣与艺术》、《痣文化沿革》、《走近美人痣》、《美人痣大起底》……,美文哲著电视栏目争相面世;隆痣术、痣文化衫、痣粒测验、痣星模仿秀、“痣大综艺晚会”、“有痣青年大派对”诸般新潮时尚一时风行;终至作为“文化底层元素”的中国语言,也面临“白话运动”以来又一历史变革,流行时语如“痣慧”、“睿痣”、“精痣”、“大痣若愚”、“壮痣凌云”等等,载入各类新版汉语辞典。
论文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来自
又又翌日,痣文化盛极而衰。究其因,乃一帮有痣之士为弘扬痣文化,成立一名曰“痣民党”的社团,因涉嫌鼓吹伪科学,遭当局查禁。《暗室窥星》宣布封煞甲女,筹备推出新人。
甲女腰包捞足远循海外。《暗室窥星》屏幕上,乙女泳装登场,美目频闪,葱指轻摇,怩声曰:“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臀部有一个疤……。”
[释文]电视在西方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西方知识界却因名声不好而常被视作“卫生间读物”。曾任三届美国政府内阁高级幕僚的布热津斯基博士,代表知识界普遍看法予电视以这样的定性:“西方的电视逐步地越来越成为感官的、性的、轰动的”,“渲染新奇的刺激”。“伤风败俗和享乐主义在文化中占了这么大的优势,就必然对社会价值观念起涣散作用,并损伤和破坏曾经被人们笃信的观念。”“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价值观念一再表明它完全有理由可被称之为道德败坏和文化堕落。在这方面,电视尤其是罪魁祸首。”布氏还直斥美国电视娱乐节目(大致相当于我们的“电视文艺”概念)是美国社会当今存在的20大难题之一,其危害性可概括为“以娱乐为幌子,视觉媒介大规模传播道德败坏之世风。”②
布氏指出,电视及其娱乐节目的低劣化,并非出自电视人的本性,而是由于电视节目的商品性与电视受众“人性的弱点”之合力,迫使电视媒体不得不屈认“劣币驱逐良币”这一古老法则,亦即“推销淫秽文化的电视制作商实际上对那些不这么干的电视制作者占有竞争的优势”。但正如布氏指出的那样,享乐主义不可能构成社会的坚实支柱,一味纵容个人的自我满足,终将造成社会的解体;对于一个人类社会来说,经济与技术并非决定一切的力量,“在决定未来方面,价值观念和信仰与技术和经济一样重要。”③
布氏对西方电视的批判,对我们反观自身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作为电视生存环境的中国当代社会,刚刚迈过(大多数人)温饱的门槛,层出不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难题仍在时时困扰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权也不断受到国际环境的压力——这一现实文化背景,使中国社会亟需传统文化价值观支撑其凝聚力与进取精神,中国电视文艺却已经在把全体中国人向崇尚娱乐的时代导引——让青少年追逐明星,让中年人渴慕“高尚生活方式”,让主妇们沉醉于庸俗肥皂剧的太虚幻境,让老人把电视当作惟一的精神寄托;当然,更可怕的是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庸腐乏味的电视节目,使儿童正在失去其想象力、好奇心和正常的艺术趣味;在电视的五光十色之中,他们将既看不到中国文化的过去,也抓不住中国文化的未来。
长此以往,中国人世世代代以绵延不绝的文化价值来维系的社会,会不会在电视及其“文艺”的解构下,像布热津斯基所担心的那样“解体”?
“美人痣”的故事,作为“电视文艺”部分节目的缩影,既不鲜见也不极端。明星们当然有弱智的权利,也有信口开河的言论自由;而电视热衷于传播这类无聊的东西,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这就让我们想起布氏对美国电视低劣化原因的剖析;电视的商品性质加受众的窥视癖。
电视的商品性质,具体体现于其以收视率为标志的电视广 《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299.html
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第2页)
一、 美人痣的故事
——关于电视文艺之现状及原因
[本文]甲女,生于美人痣风行年代。 伊痣凸于背,红而圆,似相思红豆。其母每抚而叹曰:“若此痣生于汝面,那该……。”
及长,女常恨痣生于背,犹明珠暗投,无缘与玉环、飞燕辈媲美。后投身演艺界,有小成,电视栏目《暗室窥星》记者专访之。 甲女美目频闪,葱指轻摇,怩声曰:“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背上有一颗痣……。”
翌日,专访播出,电视观众蛙声十里——旧遇新知交口传之,报刊电视轮番炒之,专家学者侃而论之,追星一族争相告之。众口言痣立成风尚,《暗室窥星》收视率涨若钱塘之潮,广告合同如燕山雪花纷飞而至。
又翌日,《痣与美》、《痣与命运》、《痣粒与智力》、《痣与艺术》、《痣文化沿革》、《走近美人痣》、《美人痣大起底》……,美文哲著电视栏目争相面世;隆痣术、痣文化衫、痣粒测验、痣星模仿秀、“痣大综艺晚会”、“有痣青年大派对”诸般新潮时尚一时风行;终至作为“文化底层元素”的中国语言,也面临“白话运动”以来又一历史变革,流行时语如“痣慧”、“睿痣”、“精痣”、“大痣若愚”、“壮痣凌云”等等,载入各类新版汉语辞典。
论文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来自
又又翌日,痣文化盛极而衰。究其因,乃一帮有痣之士为弘扬痣文化,成立一名曰“痣民党”的社团,因涉嫌鼓吹伪科学,遭当局查禁。《暗室窥星》宣布封煞甲女,筹备推出新人。
甲女腰包捞足远循海外。《暗室窥星》屏幕上,乙女泳装登场,美目频闪,葱指轻摇,怩声曰:“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臀部有一个疤……。”
[释文]电视在西方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西方知识界却因名声不好而常被视作“卫生间读物”。曾任三届美国政府内阁高级幕僚的布热津斯基博士,代表知识界普遍看法予电视以这样的定性:“西方的电视逐步地越来越成为感官的、性的、轰动的”,“渲染新奇的刺激”。“伤风败俗和享乐主义在文化中占了这么大的优势,就必然对社会价值观念起涣散作用,并损伤和破坏曾经被人们笃信的观念。”“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价值观念一再表明它完全有理由可被称之为道德败坏和文化堕落。在这方面,电视尤其是罪魁祸首。”布氏还直斥美国电视娱乐节目(大致相当于我们的“电视文艺”概念)是美国社会当今存在的20大难题之一,其危害性可概括为“以娱乐为幌子,视觉媒介大规模传播道德败坏之世风。”②
布氏指出,电视及其娱乐节目的低劣化,并非出自电视人的本性,而是由于电视节目的商品性与电视受众“人性的弱点”之合力,迫使电视媒体不得不屈认“劣币驱逐良币”这一古老法则,亦即“推销淫秽文化的电视制作商实际上对那些不这么干的电视制作者占有竞争的优势”。但正如布氏指出的那样,享乐主义不可能构成社会的坚实支柱,一味纵容个人的自我满足,终将造成社会的解体;对于一个人类社会来说,经济与技术并非决定一切的力量,“在决定未来方面,价值观念和信仰与技术和经济一样重要。”③
布氏对西方电视的批判,对我们反观自身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作为电视生存环境的中国当代社会,刚刚迈过(大多数人)温饱的门槛,层出不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难题仍在时时困扰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权也不断受到国际环境的压力——这一现实文化背景,使中国社会亟需传统文化价值观支撑其凝聚力与进取精神,中国电视文艺却已经在把全体中国人向崇尚娱乐的时代导引——让青少年追逐明星,让中年人渴慕“高尚生活方式”,让主妇们沉醉于庸俗肥皂剧的太虚幻境,让老人把电视当作惟一的精神寄托;当然,更可怕的是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庸腐乏味的电视节目,使儿童正在失去其想象力、好奇心和正常的艺术趣味;在电视的五光十色之中,他们将既看不到中国文化的过去,也抓不住中国文化的未来。
长此以往,中国人世世代代以绵延不绝的文化价值来维系的社会,会不会在电视及其“文艺”的解构下,像布热津斯基所担心的那样“解体”?
“美人痣”的故事,作为“电视文艺”部分节目的缩影,既不鲜见也不极端。明星们当然有弱智的权利,也有信口开河的言论自由;而电视热衷于传播这类无聊的东西,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这就让我们想起布氏对美国电视低劣化原因的剖析;电视的商品性质加受众的窥视癖。
电视的商品性质,具体体现于其以收视率为标志的电视广 《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