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文化全球化中的民族话语权


:[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马 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页。)。而后现代论者的“全球意识”也是力 图超越狭隘阶级、民族、国家界限,超越西方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的(注:王治河:《 论后现代的全球意识》,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第87页。), 但事实上,即便那些发达国家也感受到了文化全球化中美国通俗性大众文化的侵袭。民 族文化价值成为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放任文化市场,坐视 文化的平面化和看似多样其实全都被美国化,将削弱本民族文化价值,阻碍族群精神的 自然发展,一旦酿成恶果就不堪设想,“一旦全球化模式去掉了我们传递传统价值的能 力或意愿,我们将坐吃山空,变得退化,成为那种面向收视率、广告收入和销售指标并 追求大众效应的低水准文化的牺牲品”(注:[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 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身处如此严重的挑战 式的文化全球化中,捍卫民族文化特性已然上升到发展战略的层面,各国的有识之士纷 纷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当美国不断将《独立宣言》中的三个关键词 ——生命、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经由各种包装方式销向世界各地的时候,加拿大 的学人提出了和平、秩序和善治,而德国前领导人则回溯到社会民主党的《哥底斯堡纲 领》,重申自由、公正和团结。也许在所有这些代表人类普遍意愿的词汇之间并没有巨 大的分野和意义上的鸿沟,然而,重要的是申明行为本身意味着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再 度确认,“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高校应该成为这方 面的主要源泉……不要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传承抛进受忽略的角落”(注:[ 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第62页。)。而且,类似问题在后发国家的表现更为紧迫和复杂。除了受到外界 文化的挤压之外,弱势民族文化的根本危险在于失去了本土自觉之后的自我削弱,这种 历史健忘症、文化软骨病会给本来正需要大力发展和倡扬的民族文化造成戕害,直接影 响到全球竞争时代的本土精神实力。从某些弱势国家知识界的近况可以看出,在强势文 化的阴影笼罩下,一些知识者只关切异域话语,忽略本土文化问题,避而不谈全球化与 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关系,一味追“新”逐“后”,理论跟风、术语移植、问题模仿, 看似热闹的众声喧哗,其实不过是遵循强势文化的历史思想脉络重新走一遍他者的来时 旧路,也许可以得到些许思维论、方法论方面的新见与启迪,可是遭到遮蔽的却是更为 重要的处身性文化问题。
     不过,一旦本土化问题进入到知识视阈之中,就已经表明,或至少已经隐含了话语权 的收回和再度确立的意识自觉。当封闭环境中的文化小生产状态已经不可复现,重建文 化个性与重建民族个性就成为重要的文化自救对策。但是,这类实践所面临的重重困境 也不容忽视。就汉语知识界已进行过的诸种尝试而言,一度兴盛的国学热潮、借助视觉 艺术风行海外的民俗电影和引起国人叫好、他者惊惧的民族话语高涨,都经历着与初衷 渐行渐远的尴尬境地。
     就儒学复兴和国学回潮而言,一度在两岸三地知识界的联手共创中显出新生的价值与 可能,甚至大有推而广之的输出势头,关于儒家文化圈的设想甚至受到别国战略情报部 门的重视。可是,文化的建构已经失去了一厢情愿的单纯语境,国内接受群体在思想观 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判断方面发生了不容忽视的改变,年轻一代的学人不仅拒绝不假思 索地接受这个文化潮流,甚至不无偏激地将之批评为“精神逃亡”,“暴露出知识精英 价值取向上的迷惘和精神建构上的消极”(注:贺奕:《群体性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 子的世纪病》,《文艺争鸣》1995年第3期。)。同时,曾经创下经济发展奇迹速度的亚 洲“四小龙”,在1997年金融风暴中的全军覆没导致了对于新儒家价值的再评价,海外 对于儒家文化圈的建立设想也不得不再次做出修正。
     一些文化制作者提出通过制造本民族的流行文化来取代和对抗国外商业文化,尤其在 影像文化生产中加大民族文化的含量。初听起来这种设想是双赢思路,既可以满足本土 观众的审美预期,回应日常生活经验,又可以展示特色中国,在世界文化视阈中获取认 可或赞誉。然而从实践当中显现出来的误区则是双重的失落。一方面,此类文化产品在 本土观众中获得的反响在回馈程度上远远弱于国土以外,另一方面,它提供给异域观者 的文本欣赏,不仅没有抵达沟通的理想境界,反而造成更多的误读。视觉文化所造成的 真实幻象提供给观影者似是而非的文化经验,以致于他们在论证自己的学术观点时,竟 从影片中的艺术因素中借用论据,用那些未曾经过验证的、艺术化的伪民俗来证明历史 性、实证性的文化差异,成为西方的“以诗证史”(注:[澳]斯泰芬尼·唐纳德:《中 英视觉文化中白色女性的研究》,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 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不仅不足为凭,而且是以讹传讹。因此,仅仅寄希望于打造本土流 行文化,并不能完成

民族文化的重建和自救。如果其中已经先在地失去了对于“被凝视 ”的自省意识,失去了针对后殖民风潮的批判维度,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也就无 从逃离价值平面化的危险,不仅不可能具有建设性功效,反而会造成更多的负面效应。 因此,民族文化自救之途必须与价值重现相连,否则就可能流于空虚的话语泡沫。
         四、确立民族话语权与本土文化输出
     在话语理论中,话语权被用来指称言说者的权力,话语权的获得与失去,直接关系到 言说是否可以继续,所说是否为真,交往的对象是否处在平等的势位上。推而广之,一 个民族的话语权,也就是该民族在全球语境中具备怎样的知识地位,在话语的运动中是 纯然被动呢,还是有所输出和贡献。确立文化全球化中的民族话语权(第3页),不是暂时的意气 之争,而是保证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分享话语霸权,以 代表人类普遍方向自居,而是保存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持续发展的培养基,使理论的多 元倡导物化成存在的多样形态。这样才会避免文化史的再次断裂,避免后殖民时代中的 文化同化,并且可以提供激活传统文化的活性因子,确保传统文化继续留存在当代视野 中,参与建构社会价值系统和民族心理结构,由此保有文化特性,不仅是形式感上的装 饰因素,更是精神底层的支撑与基础。
     应该看到,尽管全球化的过程充满着同一化力量和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全球文化的 重组和新变使不同文化在频繁的相互运动中此消彼涨,但这也是全球价值形成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最大光荣就是在全球价值的形成中增大自己的份额,全球化的未来将是全 球价值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局面”(注:李慎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价值认同 》,俞可平、黄卫平编:《全球化的悖论》,第15页。)。如果全球价值的形成仅仅是 某种单一文化的推广与覆盖,恰恰是对全球化精神的背离,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达到民 族文化认同和知识体系重建,正是民族话语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大陆学界在关于后殖民主义和第三世界批评、社会科学的本土化、现代性和中 华性以及“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功过的讨论中都包含着重建文化认同的努力(注:陶东 风:《全球化、后殖民批评和文化认同》,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 》。),然而这些争论中也包藏着把话语权的文化属性“民族主义化”的隐忧,一度反 响热烈的“光荣孤立论”在当今民族界限日渐消融的世界主义共识下,显出激情压过学 理的情绪色彩。按照这种孤立逻辑,民族文化也要从全球化的交融处境中自觉剥离出来 ,文化孤立也就成为维护民族尊严、保护精神存在的惟一条件。但是,要追问的是,孤 立的光荣感究竟依靠什么作为屏障和根源,所谓的“胆魄与智慧,各路豪杰之士的聪明 才智”的可依赖性,如果尚未与切实可以凭借的制度保障相结合,又将在哪个文化场阈 中发挥作用?因此,民族价值的再认识和重新被重视并不意味着要导向自我

《文化全球化中的民族话语权(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36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