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虚拟的千座高原——游牧文化与网络乌托邦


败普里马科夫和卢日科夫的一个重要武器是互联网:
        帕夫洛夫斯基用他对卢日科夫(“祖国-全俄罗斯”联盟中比较容易一击即中的领导人)的攻击展示了网络的力量。一个相互关联的站点网络对这位市长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有一个网站www.lujkov.ru ( lujkov是这位市长姓名的另一种英文拼写)看起来像是这位市长的官方网站――在你阅读了每一页的攻击材料之前。在另一个网站上,卢日科夫和“祖国-全俄罗斯”联盟的另一位领导人、圣彼得堡市长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的照片旁边列出了两人“涉嫌”参与的犯罪案件。这些信息由这个媒体传播开来,而且这种攻击被证明特别有效。14
     网络政治的建立,不仅表现为政治家对它的利用,而且网络自身的话语形式和信息统治,也建立起了与网络相关的生活政治。生活政治是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的概念。在他看来,生活政治就是生活方式的政治,每个个体必须要以一种合理而又连贯的方式把对未来的设想与过去的经验连接起来,以便能够促使把被传递的经验的差异性中所产生的信息与当地性的生活整合起来。我们不仅随时可以看到生活与“网络”的关系,比如“网上新闻”、“网上购物”、“网络爱情”、“网络炒股”、“网络贸易”、“网络犯罪”等等,总之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因此,即使是招聘启示,也一定要求懂得电脑技术。一个不懂电脑的人,就像是50年代的文盲一样,不仅要受到嘲笑讥讽,而且将影响着你的生活乃至婚姻,将意味着你与新时代的高尚生活无缘并且将危机四伏。而具有电脑或网络技能的人,不仅随时可以得到聘用的机会,而且还有一夜之间便富可敌国的可能。这就是网络的意识形态或曰网络的政治。
     于是,对网络神力的夸大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历历可见。在网络英雄那里被认为:“在电脑网络空间中,任何计算机都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通讯,无论它位于哪里.无论它定位于哪里.没有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特权;无论IBM公司还是美国总统在电脑网络空间中都不比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有更多的优势.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在电脑网络空间中都毫无价值,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因而人与人之间也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虽然因特网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与资助下建立起来的,但进入90年代以后,它实际上已经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网络。权力分散也就成为电脑网络空间最基本的精神。”15
     在这样美妙绝伦的表述中,仿佛有了网络人类就会拥有可以想象的任何幸福,网络不止是高科技的产物,而是上帝从天国带给人类的福音书。事实上,即便从等级制度层面讨论问题,网络的等级观念从一开始就已经建立了。
    
     二、网络文学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等神话的建立,催发了网络文学的疯狂生长。无庸质疑,无论是否受过文学写作的训练,无论是否曾经是一个作家,只要有发表作品的愿望,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广为人知的“作家”。网络为每一个“作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无论是否喜欢,网络文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表征之一。它不仅塑造了自己的文学英雄,如安妮宝贝、李寻欢、蔡智恒、宁财神、心有些乱、邢育森、俞白眉等,而且建立了自己如江湖语言一样的文学语言。如果不懂这种语言,不仅会遭到像初次进城的民工被突然建立起优越感的市民所歧视,而且你也不可能进入网络文学的内部世界。因此,在“平等”的意识形态话语面前,要进入网络文学首先遭遇的仍然是等级/权力关系。
     应该说,每一次传播工具的改变,都是相对民主化的过程。如果说在“印刷资本主义”时代实现了人无须面对面可以交流的话,那么,网络时代确实模糊了时空界限,传播变得易如反掌。更重要的是,当网络摆脱了审查制度和生产、传播过程的经济制约之后,“创作”属于了更多的人。技术革命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带来了“解放”和“自由”。但是,技术革命是否真的带动了文学革命,起码现在还是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的狂欢适应了这个时代廉价的“游戏”要求,(如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大话西游》、《悟空传》等)它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大众文学遥相呼应,在不同的形式中满足了改变文学功能的诉求。当然,这一看法是相当个人化的.事实上,从网络文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对它的纷纷议论就没有停止过。
     鼓吹网络文学并给予极高评价的群体,不仅在态度上鲜明激进,而且纷纷建立网络文学网站,设立网络文学奖项。有些网站不仅得到商界名流的资金支持,而且有传统的文学名家的介入。网站发表的作品通过奖励和印刷传媒的二次发表,在网上网下扩张自己的话语空间和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榕树下”文学网站和它的评奖活动。通过这次评奖活动虽然扩大了网络文学特别是“

榕树下”文学网站的影响,但关于网络文学的问题也因此集中地被提出。传媒肯定性的评价是“21世纪的新文学从网络开始”,而观望性的报道则暧昧地提出“是‘一地鸡毛’还是‘草丛藏珠’”。传统载体作家陈村认为网络文学“前途无量”;张抗抗则认为:“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16学者戴锦华一方面认为:“网络文学似乎应该是最经典的消费文学,它似乎应该比电影更为纯粹地成为‘一次过’文化,成为通俗文化的范本。于是网络文学,便成了一种悖论式生存:网络,即时性消费的此刻,文学,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先在地指向着永恒。”17另一方面她在评价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时说:“我为安妮宝贝笔下的颓废和绮丽所震动,在那里生命如同脆弱的琴弦,个人如同漂泊中落叶,但除却她笔下的人物,除却这脆弱的生命与个人的身份之外无所依凭、归属,而其间闪烁着一份将熄的灰烬里艳丽的血色。”18
     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不仅与网络文学的创作现状有关,对其呈现出的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语言、情感取向和价值观念的评价有关,同时也与作家身份有关。据徐坤攥文介绍2000年7月15日,中国文学网和“榕树下”网站在京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主题是“网络写手要不要成为传统作家”。被邀请与会的作家按网络自己和传统作家分坐于主席台两恻。他们分别是雷抒雁、张胜友、徐坤、周洁茹、赵凝、赵波; 宁财神、李寻欢、心有些乱、Mikko、
     Pass、俞白眉、邢育森。在常见的场合,传统作家的身份诉求大多与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创作成就和国内外影响相关。但网络作家的自我介绍却呈现出一派“后现代”味道:
     李寻欢:自八九年底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写了一个巨长的网络爱情酸文后开始迅速蹿火,步入网络文学青年的行列。据他自己说现在网上好歹也混了个脸熟,所以就继续混着,并且偶尔也客串一把网络名人什么的。作品有《数字英雄》、《飞天霓裳》、《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现任renren文学频道主编。
     宁财神:网络著名写手,白天通常是男性,二十来岁,养猪专业户,有自己的猪页。性格可人,身高一米多,深度近视,背微驼,紧张及遇到陌生人时会有少许口吃,要是不嫌弃,可以和他一起谈谈人生侃侃理想,但就是别谈文学。作品有《聊天室套狼(泡妞)不完全手册》、《不见不散》、《爱我,就

《虚拟的千座高原——游牧文化与网络乌托邦(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45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