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研究
较低的。但它的最富活力和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都是最具有现代性的。第二,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尚未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诚然,用一般范畴来度量,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但它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原则、调整社会集团利益所遵循的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国家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所规范的社会发展方向,都是最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第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表述了一种人民群众所要达到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但又有比社会生活更为丰富、宽泛的含义。作为一个最初只是替代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小康社会直接反映的是国家所达到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作为整体的国家能力,“国家的力量”。第四,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强调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并且常常在同一层面上使用小康这一概念,说实现这一目标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邓小平的“小康”不只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指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种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较高水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状态。第五,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指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较低的阶段,一种过渡状态。以1980年为基点,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两个阶段三步走”的过程中的第二步所达到的水平;如果将20世纪最后20年和21世纪前半世纪划分为两个阶段,是第一阶段达到的目标。所以,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概念。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目标和终点,又是基础和起点。在没有达到这一终点之前,它是一个需要“雄心壮志”和经过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宏伟的目标”;当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的时候,当我们把它放在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过程中审视时,这一曾经是相当宏伟的目标不过是一个平台和基点,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能够“接近发达国家”并与之为伍的基础和起点。
站在世纪之初,无论回顾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最后20年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展望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小康”是一个在我国有广泛文化共识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华人世界和东方文化上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尤其是经过近代史上在海内外华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阐述和赋予新意,是一个能被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和广大农民接受、认同的概念。邓小平能在同日本首相会见时提出“小康”,不仅表明邓小平对这一概念的认同,而且是因为日本具有和中国较为接近的儒家思想和东方文化。邓小平使用有广泛文化认同的概念,起到了动员亿万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二,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是对我国发展目标的实事求是的调整。60年代党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较少考虑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或者,那本身就是产生于浪漫主义时代,由那些具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的领袖们提出的具有浪漫成分的奋斗目标。70年代中期中央重申这一目标时,这一差距更大了。过去,人们较多的是从现代化概念的性质和总体上认识问题,所以,它虽然也能起到鼓舞、动员人民群众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盲目性。1979年,邓小平较早地使用联合国通用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此之前,我们用工农业总产值),使我国的经济能力与国际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比性,较为准确地找到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尤其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把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调整得更为科学和实际,是对我国70年代中曾经出现的“洋跃进”的纠正。
第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年代提出现代化时,把现代化主要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所以用“四个现代化”来概括。到70年代中期,人们基本上还是囿于这样的认识。小康社会思想突破了仅仅从经济上看问题的狭隘观点,把现代化过程看作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
第四,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制定和形成新时期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是几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在这样的大国搞建设,必须注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就是充分考虑到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所以,小康社会思想作为一种理论,是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化,是制定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前半期我国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加之邓小平当时的政治地位,使这一思想从其形成初期开始,就作为党和国家的行动纲领,成为亿万人民的实践活动。
1979年底,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这一概念。1980年年初,他强调80年代要抓紧工作,争取用两个10年实现小康。1981年,邓小平用
四、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
在2001年春节团拜会上,朱róng@①基总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年3月,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朱róng@①基总理又一次指出:“人民群众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论述制定“十五”计划纲要的重要指导方针时,提出“坚持把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指出:“世纪之交,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我们从80年代末开始,就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个有10亿人口的贫穷大国,解决人民的吃饭和温饱,不仅对中国,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501.html
站在世纪之初,无论回顾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最后20年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展望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小康”是一个在我国有广泛文化共识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华人世界和东方文化上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尤其是经过近代史上在海内外华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阐述和赋予新意,是一个能被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和广大农民接受、认同的概念。邓小平能在同日本首相会见时提出“小康”,不仅表明邓小平对这一概念的认同,而且是因为日本具有和中国较为接近的儒家思想和东方文化。邓小平使用有广泛文化认同的概念,起到了动员亿万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二,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是对我国发展目标的实事求是的调整。60年代党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较少考虑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或者,那本身就是产生于浪漫主义时代,由那些具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的领袖们提出的具有浪漫成分的奋斗目标。70年代中期中央重申这一目标时,这一差距更大了。过去,人们较多的是从现代化概念的性质和总体上认识问题,所以,它虽然也能起到鼓舞、动员人民群众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盲目性。1979年,邓小平较早地使用联合国通用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此之前,我们用工农业总产值),使我国的经济能力与国际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比性,较为准确地找到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尤其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把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调整得更为科学和实际,是对我国70年代中曾经出现的“洋跃进”的纠正。
第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年代提出现代化时,把现代化主要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所以用“四个现代化”来概括。到70年代中期,人们基本上还是囿于这样的认识。小康社会思想突破了仅仅从经济上看问题的狭隘观点,把现代化过程看作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
第四,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制定和形成新时期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是几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在这样的大国搞建设,必须注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就是充分考虑到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所以,小康社会思想作为一种理论,是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化,是制定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前半期我国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加之邓小平当时的政治地位,使这一思想从其形成初期开始,就作为党和国家的行动纲领,成为亿万人民的实践活动。
1979年底,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这一概念。1980年年初,他强调80年代要抓紧工作,争取用两个10年实现小康。1981年,邓小平用
“分两步走”即两个10年翻两番来表述其战略构想。1982年9月,两个10年翻两番就作为我国发展战略写进党的十二大报告中。1987年,中国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个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全面和完整地表述“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同年10月就作为我国发展战略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中。1990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把奔小康作为90年代经济建设的主题。在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中央提出把“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作为从1991年到2000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根据《建议》的规划和展望,到2000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作为“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争取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原定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1997年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
在2001年春节团拜会上,朱róng@①基总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年3月,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朱róng@①基总理又一次指出:“人民群众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论述制定“十五”计划纲要的重要指导方针时,提出“坚持把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指出:“世纪之交,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我们从80年代末开始,就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个有10亿人口的贫穷大国,解决人民的吃饭和温饱,不仅对中国,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研究(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