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


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并不等于中国没有发生后现代。在当代中国,从生活方式到生活态度,到人生艺术,不难看到后现代的幽灵。如刻意将多种视觉、听觉符号拼贴在一起的音乐电视、表演就是一切的卡拉OK美声、民歌、通俗作品、摇滚,乃至京剧大联唱、同台演出的文艺晚会、肥皂剧、商业电影、小说、故事合力拓出的时空倒错的新编历史剧等等构成了人们天天都会接触到的后现代娱乐天地,以及后现代的宣传策略、后现代的写作体裁等等,无不显示出了后现代文化的症候。如果仅仅依据“中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怎么可能出现后现代”、“后现代不符合中国国情”这类公式,就否定后现代在中国发生,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后现代在中国的“发生”,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后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特殊语境和20世纪世界文化的大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后一种因素。根据杰姆逊的看法,产生后现代性的条件至少包括这样三个:资本的全球性运作,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其他高科技的冲击,以及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在这三者中,资本的全球性运作无疑居于首要地位。由于全球化的作用,卫星电视和通讯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任何本地生活的有效性,都不再局限于吉登斯所谓的“在场的有效性”,与“不在场的文化”共在或共享并非是一件难事。这样,在全球化作用下,诞生于西方社会特定语境中的后现代文化,就不能不波及包括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当我们将全球化因素引入分析框架之后,后现代在中国发生问题便变得可以理解了:它乃是全球文化想象与中国既定现实相混淆的一种文化情势,是在西方首先出现而逐渐波及全球(包括中国)的世界性潮流。从这一角度考虑问题,重要的就不再是争论后现代是否在中国发生了,而是在承认它的发生的前提下,探讨这一世界性潮流在中国的具体存在状况,它在中国的特殊问题所在,等等。
     注释: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②转引自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4页。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作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50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文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