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正文

中学生拖延行为及对策研究



3、到楼下买杯咖啡以集中精力。
......
8、到洗手间的镜子前看看你的牙齿。
9、听你最喜欢的磁带,只听一面,我发誓,听完这一面就开始写论文。
10、听另一面。
11、将你所有的磁带按字母顺序排列。
......
14、再读一遍论文题目,把每个字都在舌头上翻一次,咽下它特别的味道。
15、检查报纸上的电视节目预告栏...
16、看26频道的《铁甲威龙》最后一集...
......
22、再读一遍论文题目,见它的鬼去吧。
23、将你的椅子急推到窗前观看日出。
24、趴在地板上呻吟。
在一整天里想写完一篇论文最后却一事无成,文中所描述的正是拖延行为,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活动时,不能立刻、持久投入,而是从事与之无关活动的一种行为现象。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为什么会产生拖延行为@当个体面临一项压力较大的活动时,他用一些与之无关的活动来代替,这样他就可以暂时封住他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焦虑、忧郁、沮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转台技巧”现象。几乎所有的拖延行为都是由于拖延者对活动有过高的焦虑水平,产生消极情绪,将外部困难夸大,而意志力(will power)又相对薄弱,不足以克服困难,于是就产生拖延行为。对拖延现象稍加深究,就不难发现这些行为几乎都出于拖延者不着边际的幻想,而这些幻想又都被潜意识加上了十分高明的伪装。尽管幻想可能是新思想、新观念的源泉,但同时它也可能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心理工具。从以上分析来看,拖延行为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于缓解消极情绪有暂时的作用,例如有的人在做一项艰难的工作时,碰到困扰,或是感到厌烦时,就抽出一小段时间来做做其它工作,用这短短的时间来重新培养动力,回头再做原来的工作,这对工作是有益无害的。但如果用得过多,以致成为个人面对困难活动时的一种防卫手段,则是一种病态,会严重影响自己追求的目标。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拖延行为都是自己骗自己的把戏,拖延尽管暂时封住了失败的情感体验,但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一再拖延反而造成更高的焦虑水平,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庸人。人都是社会与环境的产物,即使是非常勤奋的人也有不能驱策自己完全地投入工作或生活的时候,但这并不是拖延行为的好借口。人类社会所有的成功者,毫无例外的都是那些最能将我发动起来,最节省时间,从而为自己工作或生活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烦恼。在中学生身上拖延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主观上想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智力不差,学习方法也能说得滔滔不绝,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许多学生经常真诚地说下面我要怎样怎样,可就是不见行动,其实他们都是拖延行为的牺牲者。但拖延行为并未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很多人仅把它当成一种行为习惯,缺乏对之深入的研究,其实拖延行为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与情绪状态,意志力,幻想、情感等都有着联系。帮助学生戒断拖延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当机立断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对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二、拖延行为的种类
著名心理学家卡莱罗认为:“心理转移注意力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必须特别注意的是这三种途径都非常狡猾,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用上。这三大途径是:一、明白复明日原则;二、先决条件原则:三、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则。”
许多人在采取拖延行动时,总会时常说服自己:这工作目前做起来困难重重,但是到明天,或未来某个时间去做就会很轻松。等明天来临,他们又会用同样的理由老调重弹,这就是所谓的“明日复明日原则”。例如某些学生把该在学校里完成的功课带回家做,等回家后,又把该做的功课留到学校再做。前例中先听完磁带一面,再听另一面,再整理磁带也是这一类型。
后两个原则都是由“明日复明日原则”派生出来的,“先决条件原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拖延行为,比“明日复明日原则”更是巧妙,而且当事者不易觉察。例如有人说要写小说,却说没有读多少多少本书绝不下笔;有人说要“下海”,却说他一定要等多少岁,存了多少钱再“下海”。在中学生身上这样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某些学生要学电脑,却说要等到家里买了电脑再开始学;某些学生想要改变不理想的学习现状,却说一定要等搬家完成以后,或请到了家教老师以后等等。在这一类的拖延者中,为了掩饰自己对将要面对的事物的“恐惧”,而对其设置了一项项的先决条件,这样他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解决实质性问题转移到一些次要问题上,从而实现对实质性问题的拖延。这种拖延还会给当事人一种虚假的满足感——即今天的问题到了明天或在未来某个时候会比较完满的解决,实际上大部分情况是贻误了解决实质性问题的时机。
“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则”与“先决条件原则”有些相似。这两者在直接面对基本问题之前,都有个先决条件。如果说“先决条件原则”拖延问题的解决,在理论上还存在着一线成功的希望,而“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则”则毫无成功的希望可言。
“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则”取自于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在战争条件下,所有的军人都不得退伍。只有精神失常的军人可以例外。但是,由军人自己声称或伪装精神失常的不得退伍。小说的背景是“二战”时期的美国空军,参加的军人大多处于疯狂的边缘,几乎人人都想凭藉这条军规退伍。但是,在军营里无论多么疯狂的人都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凡自己声明自己发疯了,又不能执行第二十二条军规。因而“第二十二条军规”对那些想退伍的军人来说,只是一块可望不可及的“馅饼”。
在拖延行为中最为糟糕的莫过于“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则”了。虽然客观存在有些近似于“先决条件原则”,但它却会完全剥夺拖延者对成功的一线希望。遵守这条原则的拖延者大致是按这样的一条思路来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生活满足,就一定要去经商,但是经商起码要有五十万元的资金,目前只是一个穷光蛋,而且没有希望积累到五十万元,所以就谈不上经商了;又如:有的学生说要提高学习成绩必须有良好的智力,但我的智力一般,所以再用功成绩也不会提高,也不必在这上面花力气。通过上例可看出:“先决条件原则”中拖延者所设置的先决条件往往是拖延者可以做到的,而“第二十二条军规原则”中拖延者将自己的过失归结于他所处环境的无法改变,他因此常感到忧郁和沮丧,并轻易放弃了努力与挑战,因此其危害也特别大。
以上三种拖延行为,在中学生身上是普遍存在的,但他们往往是不自觉地在采取这些行为,拖延行为的本质是自欺欺人,而且有时候这种行为非常的隐蔽,几乎没有人怀疑自己在欺骗自己。要成功就要当机立断行动,可是有千万条理由叫你“且慢,还要首先做......”这儿阻碍人自我实现的正是拖延行为。

三、拖延行为的对策
矫正拖延行为,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拖延行为的原理,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拖延行为的存在极其危害。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有成功的经验,他说:“我经常要求学生计算‘三闲’的数量。从1979年起,我便建议学生每天像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谢夫那样,细致的计算时间的利用率,然后统计一下今日‘三闲’有多少。”

“三闲”是指闲话、闲事、闲思。此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
所有的拖延行为都是伴随着对被拖延问题不同程度的焦虑而发生的。焦虑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它是对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反应倾向。过高的焦虑水平对活动本身是有害的。面对为之焦虑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当然不是拖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引起焦虑的问题上。如能调整好焦虑水平,克服忧郁、沮丧等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将大大减少拖延行为并提高工作效率。前苏联心理学家阿诺欣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了情绪重负的非常时代。要克服这种情况,只有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控制情绪,理智的克服所谓‘情绪应急’。”具体做法上可向学生介绍理智、转移、幽默、宣

《中学生拖延行为及对策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80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心理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