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正文

天后文化在梅州的俗化


,每逢船只(货船)安全抵梅停泊于此处时,舟人必到天后宫拜祭水神娘娘,答谢神灵的"保护",这种祭神活动,逐渐变成为娘娘庙会,举行迎神赛会。农历三月廿三为天后生日。神诞前,人们便用木辇抬着天后宫的圣母神像,伴着笙歌鼓乐八音,逐队幢幢,沿街游行,接受人间香火,谓之"圣母出巡散福";各街各甲则张灯结彩,迎接娘娘的驾临,非常热闹;神诞日,在天后宫内则举行祭神活动,人们都到宫进香,庆诞求佑。时人梁伯聪有诗云:"大平乐岁庆遭逢,逐甲分街彩扮恭。仿取潮安灯景例,游行圣母比青龙。"并注"昔遇丰年乐岁时候,三月圣母诞日,辄仿潮州府迎青龙之例,分街分甲彩扮灯景,非常热闹,其时潮商店多景物多,由潮商迎神后转买而来,装饰整齐生动"。

五月端阳节庙会。端阳节当地人称五月节,其时瘴雾毒恶,俗谓"恶月"节,故俗民挂葛莆辟恶,祭水神求佑。
端阳节庙会以天后宫为中心,在宫前举行龙舟下水仪式、举行赛龙舟游神船活动。初五日上午,在天后宫举行祭神和龙舟下水、迎圣母神位到神船安座典礼。其时,神船用红纸写上天后圣母之神位,插在香炉上。神船通常有十五六艘,船为六篷的民船,把篷撑起,用纸扎成三层楼阁,遍插五色长方绸旗,配上鼓乐八音;龙舟竞赛时,神船收费载客作为观船;另还有一些大商号自己彩扮的花船,戈游于河中,观看龙舟竞赛。龙舟竞赛由商会、地方官及士绅组成理事会,并于赛前制定比赛和奖励办法,做好写着"江中第一"、"水上英雄"、"尚武精神"为字样奖旗。竞赛时,在旗端系上奖金,并将其插在天后宫对面的坝尾咀上。龙舟竞赛时间为初五、六下午;竞赛地点在梅江河之梅江桥至乖子渡口即今嘉应大桥至范屋门口这一段;参赛除按市区分的上市、下市两队外,另有行业性的粮食业、纺织业、航运业等也组织参赛队。参赛龙舟每年最少2条,最多时达6条,分红龙(红色)、黄龙(黄色)、青龙(青色)等;各条龙舟竞赛之前,均先划向天后宫"参神",尔后才划去参赛。每条参赛龙舟均有1人主持指挥并跳龙船头。跳龙船头是一项高难度的民间特技,他应在龙船快速前进中跳起并落回原立脚位。道具用一鼓(固定在船头)一锣(手持),开赛号令一响,龙舟在跳龙船头人指挥下,击鼓鸣锣"咚咚!青!咚青!咚咚青!"有节奏地指挥着龙舟前进。庙会期间,梅州古城"扬州夜市",牵动赣南、闽西毗邻地区人士,前来赶庙会,赴会景,商贸活跃,交通、旅馆、饮食、京果、百货、布疋行业等,尤为兴旺,商贾生意兴隆。

(二)兴宁县的天后圣母宫庙会

天后圣母娘娘宫座落在兴城镇后街。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为圣母娘娘出行日,城内城郊热闹非常,时人有顺口溜曰:"三月二十三,神明来出行,大家出来看,怎歌隆咚参"!

出行组织中选"理事"至关重要,由兴城西河背甘葛岭陈氏宗族派出代表,在出行前1个月推选出"总理"(首事),以抽签方式产生理事60至80名,共同承担出行事宜。

圣母娘娘出行要梳妆打扮,沐浴洁身,更换新衣。据兴城镇百岁老人七娘回忆,她曾亲历其事。她于娘娘出行的前一天到宫里上香念经催醒娘娘后,端盆清水,用白色毛巾为娘娘洗脸抹身。换下的旧衣服,很快就被人争抢去做衣服给小孩穿,俗谓小孩穿上它能快长大。

出行队伍顺序前列为2名跑马者开路,紧接着是15至16块"肃静"、"回避"牌匾;稻和社、潮州大锣鼓、八音(乐队);木雕镀金圣母娘娘坐像;"古事"少则5至6架,多则12至15架,每架8人抬,内容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片断故事情节。

出行在上午8时从天后街神坛起程,经城镇大新街、东街、北街、石光街、金带街、万盛街、河唇街、上下盐铺街、华兴街、西门街、河背街至永泰街后回宫。

俗民为使娘娘吃好吃饱后出行,事隔几天就到城镇定购豆沙大麒麟饼,敬奉娘娘出行吉祥如意,保庶民平安业兴。出行之日,当事人务必素食,而信众则斋荤自便。

(三)长乐县华城镇"三月三"天妃庙会

华城镇天妃庙设于城南天后街,全庙为上下两堂的平房建筑,上堂正厅设天妃神像并立神位牌。庙前筑有固定戏台,为庙会专门演戏之用,称为"天妃戏棚"。天妃庙会是华城镇有代表性的特大盛会。由于这一庙会于农历三月廿三为"出巡"日,俗称"三月三""天妃娘娘生日"。下面介绍一位地方文化人记述而且亲历的"天妃娘娘生日"庙会,时间为1949年前,整个庙会历时3天3夜。

从三月廿二开始,凡主持本届庙会的总理、首事集中于天妃庙开始正式执事主持庙会,俗叫起会。起会除总理首事到位执事外,其余凡受雇的道士、吹鼓手、戏班、厨师等等都必须按时到场,各就各位,各司其事。此外,一切发动工作,亦必须同时全部落实、兑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动商民"彩花街"和发动善男信女组织锣鼓队伍、文艺队伍于廿三跟随"娘娘出巡"。

"彩花街"就是用布幕把街道上空遮蔽,然后在布幕下挂上各种纸花、彩灯,把街道装饰得如花似锦;天妃庙前红灯(笼)高挂,红联张贴,庙内烛光辉照,香烟缭绕;庙门外空地上搭起的"笛棚"吹鼓手如期吹打;"天妃戏棚"的戏班按期开锣演戏;二十二下午2时到5时左右"做日戏";夜晚8至12时左右"做上夜戏"。这种"日戏"和"上夜戏"皆演传统的《三戏周瑜》、《水淹金山》》、《唐僧取经》等戏本,称为"正本戏"。午夜至天亮之前,则演调笑一类的小品,称为"下夜耍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日戏和上夜的"正本戏",男女老幼皆看;"下夜耍戏"则为妇女、小孩所不宜,只许成年男人观看。因此,午夜之后,便是男人世界。

庙会期间要组织善男信女在天妃神坛前抽签产生下届庙会的主持者:首事,俗称之为"拈首事"。上表的程序是:凡上表者,先到总理处领取"表文"并交纳"上表费"①,然后把"表文"交与道士,并在道士引导下开始"上表"。开坛时,上表者必须亲自点烛燃香,跪于神前,道士则"敲当"朗声念诵表文,当念至信士某某某(上表者姓名)时,上表人必须叩头表示虔诚,而整篇表文念完时,上表者则应"三叩头"表示祈求之诚心。最后道士将表文连同"纸宝"一并焚于神前,并得一"称告",表示天妃已允诺上表人祈求。紧接着上表人起身走近神前"斗"中抽签,如果抽出的"红签"纸上写有"首事"字样,那么这位上表人即"当选"为下届庙会的"首事"。

上表从起会至庙会结束前均可进行,不论街道商民或附城乡民都可参与。上表仪式结束后,上表人可随时在庙会即席就餐一次,叫做"坐流水席"。

庙会最重要最庄严的仪式是抬着天妃神象和神位牌往各条街道巡行,因此十分隆重。神童是天妃神的化身,所以庙会时,他应在"落童"状态下坐着"刀床轿"、"钉床轿"紧跟在神位牌后参加"出巡"游行。首先,执事们把天妃神像、神牌从庙中"请"出,置于无篷的"天轿"上,再摆好"阵容",按序出发。由于簇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且人数众多,因此,行进速度非常缓慢,往往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左右才能结束。天妃出巡时各街道、各行业组织的大小锣鼓班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足见天妃出巡声势之大。

三 梅州地区天后信仰俗化的思考

外来的水神天后信仰已在梅州完全地方化或曰俗化。换言之,天后在梅州山区落地生根以后,俗民已把其当作地方俗神奉祀,每年为其举行特定的纪念活动,其仪规已相当组织化,与当地的俗神祭祀活动相比并无不同:主要理事人要沐浴更衣;祭祀时要杀猪、鸡或鸭等荤腥。如兴宁的天妃出巡那天,理事人要素食,群众自便斋荤结合。天后信仰地方俗化的另一表征是,当天后出巡时,作为天后神童的人要坐刀轿陪巡。但与天后原乡福建湄洲或其他沿海地区相比,地方俗化的痕迹是相当明显的。如在湄州,每年的农历五月廿六俗民要用神轿抬妈祖"回娘家";在天津东门外的天后宫,因无法"回娘家",就象征性地送到天津的"闽粤会馆"小住[1],而梅州山区的天后纪念活动中,不但无送天后偶像归宁之俗,且鲜见农历五月廿六有其他的纪念活动。

(一)从历史变迁看,天后是从沿海地区向粤东内陆山区扩散的水神与商业神

粤东梅州地区的天后信仰形式一如上举,与福建湄州相比已相当地方化或曰俗化。

从妈祖到天妃到天后的演变轨迹以及地方文献记载分析,天后传入梅州地区当在妈祖封天妃之后封天后之前,即元明之间。自宋元明以来,随着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调整,集水神与财神于一体的天后信仰亦通过贸易与航运从沿海传入梅州山区后落地生根,形成有别于传统地方水神、财神的完全地方化的水神。在传统梅州,俗民崇祀与水有关的俗神从仙人叔婆、梅溪公王等继而大规模兴建天后宫庙及举办天后庙会的文化变迁等等说明,民间信仰不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变化,而且还随着山区地方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在传统梅州,仙人叔婆、梅溪公王与天后虽是不同神祗,各有其信仰圈,但又相互交融甚至重叠,形成客家地区与沿海地区同中有异的水神崇信特色:首先是表现在活动内容,如"回娘家"就未见突出,而是当作行业神来巡境;其次是庙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三是天后的功能产生变异。比如,沿海渔民视天后为护航之神,农耕者视其为水源之神。如据林美容研究,台湾地区的天后信仰有向山区传播的趋势,凡遇天旱,水源受到影响时,俗民就祈求天后降雨。而在梅州地区的天后信仰中,却未见有赋予其降水功能。实际上,这种变迁不独天后信仰,而是反映了民俗文化的地方化的痕迹。比如在清代,梅州城有五显华光宫庙3座。华光本是南方火神[8],梅州人忌水患,故祀奉华光火神以消灾,但梅城商界却把它当财神①崇奉,其庙会都是地方商会在参与主导。

(二)从功能变迁上看,天后不仅是水神,而且是"四海江湖著

《天后文化在梅州的俗化(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487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信息技术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