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维
;
然,伪似的说明所可能包括的谬误,亦不必仅限于本文所提及的数种。
正确的思考方法,正是对付伪似说明的克星,这点正是笔者不嫌其烦地
再三说明的事实。
诚然,仅仅懂得思考方法学的内容而不加以实践,是很难达至拥有批
判思维的境界的。因此,当我们接触到一些伪似说明的理论的时候,不妨拿
来「练习」一番,看看自己的批判能力去到甚么程度,本节的主旨,便是要
批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作为一个实践批判思维(第3页)的示范。例子取自《麦皮
匠》一九九七-九八年度第四期(总第十三期)的一篇名为《何为好文章?
n(以下简称《何》文)的文章。此文的作者认为,「我们可从内容以及写
作手法两方面厘定一篇文章的好与坏......此文〔指《何》文〕会着眼于内容
方面......」。依据《何》文作者的见解,「『避免陈腔滥调?写出别人所看
到而观察不到的』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
由于其言论之中一关键词眼是「观察」(另一关键词眼是「看」或「看
到」),因此,我们不妨姑且将其之言论称为「观察论」,而称《何》文的
作者为「观察论者」,看看究竟观察论是否真的如这位观察论者所言,是一
个能判别厘定自己或他人文章好坏的方法(14)。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至少是同情地了解,即从最有利于观察论者的角
度来了解)观察论的意思。如上文之所言,其之关键词眼为「看到」(可简
约为「看」)和「观察」。那么,这两个词语的分别在那?呢?
观察论者也知道「大家可能未清楚『看到』与『观察』之分别」,于是
,他便用了一个例子说明。他举的例子是,「看到」梯级的人是不知那?有
多少梯级的,只有「『观察』过楼梯的人才能说出答案[指知道梯级数目]。
平心而论,我们可从这个例子中知道「看」和「观察」的分别吗?是否
「观察」便是在「数」身边的事物,而「看」则否?
查《辞海》酉部第八页,「观察」(observation)即「对
于对象为有意的考究,以求得正确经验之作用也」。这个解释十分清楚。再
看午部第一四二页,「看」字则可解为「睎」。可是,当我们查《辞渊》的
时候,问题便来了:在其一三三三页,我们可知「观察」即「观测视察」;
而在一00一页,「看」却是指「用眼睛观察」!再查《商务新词典》,
「看」字更是可直接解释为「观察」的(见四五八页)!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即是说,我们平日言语?,是有不少时候将「看」
和「观察」当为同义词而交换使用的。可是,观察论却明显不是将这两词语
如此运用,其实,同情地了解,我们或可知道,观察论者对「观察」一词正
是如《辞海》的解释;至于「看」字,则约为「没有怎样留心地看」之义
(15)。既然如此,观察论者何苦要提出两个令人易于混淆的词语,再
用了一个模糊的例子作注释呢?(或许,他要作一次示范,作为他自己所说
「有些作者刻意运用......复杂的句式......为的是要令文章予人『高深莫测?
z的感觉。而事实上,其文章内容可能极为空洞,并不高深」的一个例子?)
退一步而言,即使其并未有用词上之混淆(即「看」和「观察」是如其
所言的那样运用),这个观念论还是站不住脚,有一点要附带说明的是,观
察论者并未有说明过其所言的「避免陈腔滥调」,与「写出别人所看到而观
察不到的」的关系。换言之,前者与后者是因果閞系?互不相隶?可互相交
换其义?以上的说法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们也可就其久各种可能性而解
释观察论。
观察?者在《何》文中引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观察论(16)。他以为,
张小娴《见面?不见面?》的文章是「没有陈腔滥调,更示范了何谓『写出
别人所看到而观察不到的』」为什么这篇文章符合了上述的条件呢?观察论
者并未有解释过,而只是反问了「你能够观察到她所观察到的东西吗?」彷
佛如此便是交代了其标准一样。若今天,笔者对此的答案是「能够」的话,
那么,这篇文章是否就立刻变成了「陈腔滥调」?
再看另一个他以为是不符合观察论的例子。他以为他所引录的那数句说
话(甚至不是一篇文章,也不知是谁作的,或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些
陈腔滥调?老生常谈的东西。然而,同样地,他并未有交代观察论为何能在
此应用。今天,若笔者是能看到但观察不到「一见钟情不可算是爱情......单
方面付出的又岂能算是爱情」的话,那么,究竟这些文字又是否符合观察论
,成为好文章了?(事实上,真的有不少人看
这?是假设了那些不明来历的文字之所言是对的)。
从观察论者所提的两个例子?,我们可见其之观察论是毫无标准的。所
谓的看到而观察不到,完全是随个人的决定而改变,并没有一普遍的真实性
存在。换言之,观察论根本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标准吧了,根本不能判别什么
。
或许,观察论者会退一步说,他的观察论并非由一个
(particular)而定,而是由普遍(general)群体所定
的。那么,我便会在这?质疑其「所有」与「若干」的可能性(17)。换
言之,观察论究竟是说「所有人看到而观察不到」还是「有些(若干)人看
到而观察不到」呢?若是前者,那么观察论便使世上不会有任何的一篇好文
章,因为我们是没有可能知道(或检验)世上所有人(除那作者自己)是否
都是「看到而观察不到」的(这?指数量而言,已撇除「看到而观察不到」
的不能检验及暧昧性不谈)。若是后者,则我们必须追问,究竟是多少人才
算数?若是依照逻辑学的话,那倒简单,因为「有些」在逻辑上是指「至少
有一个」。可是,「至少有一个人看到而观察不到,这个标准又未免太宽了
,几乎所有文章都可符合这个标准的。比方说那段观察论者所引的例子吧,
笔者便是那个「看到而又观察不到」的人。那么,那段文字却又已符合成为
好文章的条件了(18)?
由以上的推论可见,观察论若是一「所有」的状态,则没有文章是好文
章(包括张小娴那篇);若是「有些」,则差不多所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无论是那一边,都是明显地是荒谬的。换言之,观察论根本不能用作判别
《批判思维(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082.html
然,伪似的说明所可能包括的谬误,亦不必仅限于本文所提及的数种。
正确的思考方法,正是对付伪似说明的克星,这点正是笔者不嫌其烦地
再三说明的事实。
诚然,仅仅懂得思考方法学的内容而不加以实践,是很难达至拥有批
判思维的境界的。因此,当我们接触到一些伪似说明的理论的时候,不妨拿
来「练习」一番,看看自己的批判能力去到甚么程度,本节的主旨,便是要
批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作为一个实践批判思维(第3页)的示范。例子取自《麦皮
匠》一九九七-九八年度第四期(总第十三期)的一篇名为《何为好文章?
n(以下简称《何》文)的文章。此文的作者认为,「我们可从内容以及写
作手法两方面厘定一篇文章的好与坏......此文〔指《何》文〕会着眼于内容
方面......」。依据《何》文作者的见解,「『避免陈腔滥调?写出别人所看
到而观察不到的』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
由于其言论之中一关键词眼是「观察」(另一关键词眼是「看」或「看
到」),因此,我们不妨姑且将其之言论称为「观察论」,而称《何》文的
作者为「观察论者」,看看究竟观察论是否真的如这位观察论者所言,是一
个能判别厘定自己或他人文章好坏的方法(14)。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至少是同情地了解,即从最有利于观察论者的角
度来了解)观察论的意思。如上文之所言,其之关键词眼为「看到」(可简
约为「看」)和「观察」。那么,这两个词语的分别在那?呢?
观察论者也知道「大家可能未清楚『看到』与『观察』之分别」,于是
,他便用了一个例子说明。他举的例子是,「看到」梯级的人是不知那?有
多少梯级的,只有「『观察』过楼梯的人才能说出答案[指知道梯级数目]。
平心而论,我们可从这个例子中知道「看」和「观察」的分别吗?是否
「观察」便是在「数」身边的事物,而「看」则否?
查《辞海》酉部第八页,「观察」(observation)即「对
于对象为有意的考究,以求得正确经验之作用也」。这个解释十分清楚。再
看午部第一四二页,「看」字则可解为「睎」。可是,当我们查《辞渊》的
时候,问题便来了:在其一三三三页,我们可知「观察」即「观测视察」;
而在一00一页,「看」却是指「用眼睛观察」!再查《商务新词典》,
「看」字更是可直接解释为「观察」的(见四五八页)!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即是说,我们平日言语?,是有不少时候将「看」
和「观察」当为同义词而交换使用的。可是,观察论却明显不是将这两词语
如此运用,其实,同情地了解,我们或可知道,观察论者对「观察」一词正
是如《辞海》的解释;至于「看」字,则约为「没有怎样留心地看」之义
(15)。既然如此,观察论者何苦要提出两个令人易于混淆的词语,再
用了一个模糊的例子作注释呢?(或许,他要作一次示范,作为他自己所说
「有些作者刻意运用......复杂的句式......为的是要令文章予人『高深莫测?
z的感觉。而事实上,其文章内容可能极为空洞,并不高深」的一个例子?)
退一步而言,即使其并未有用词上之混淆(即「看」和「观察」是如其
所言的那样运用),这个观念论还是站不住脚,有一点要附带说明的是,观
察论者并未有说明过其所言的「避免陈腔滥调」,与「写出别人所看到而观
察不到的」的关系。换言之,前者与后者是因果閞系?互不相隶?可互相交
换其义?以上的说法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们也可就其久各种可能性而解
释观察论。
观察?者在《何》文中引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观察论(16)。他以为,
张小娴《见面?不见面?》的文章是「没有陈腔滥调,更示范了何谓『写出
别人所看到而观察不到的』」为什么这篇文章符合了上述的条件呢?观察论
者并未有解释过,而只是反问了「你能够观察到她所观察到的东西吗?」彷
佛如此便是交代了其标准一样。若今天,笔者对此的答案是「能够」的话,
那么,这篇文章是否就立刻变成了「陈腔滥调」?
再看另一个他以为是不符合观察论的例子。他以为他所引录的那数句说
话(甚至不是一篇文章,也不知是谁作的,或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些
陈腔滥调?老生常谈的东西。然而,同样地,他并未有交代观察论为何能在
此应用。今天,若笔者是能看到但观察不到「一见钟情不可算是爱情......单
方面付出的又岂能算是爱情」的话,那么,究竟这些文字又是否符合观察论
,成为好文章了?(事实上,真的有不少人看
不出单恋不是爱情)(当然,
这?是假设了那些不明来历的文字之所言是对的)。
从观察论者所提的两个例子?,我们可见其之观察论是毫无标准的。所
谓的看到而观察不到,完全是随个人的决定而改变,并没有一普遍的真实性
存在。换言之,观察论根本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标准吧了,根本不能判别什么
。
或许,观察论者会退一步说,他的观察论并非由一个
(particular)而定,而是由普遍(general)群体所定
的。那么,我便会在这?质疑其「所有」与「若干」的可能性(17)。换
言之,观察论究竟是说「所有人看到而观察不到」还是「有些(若干)人看
到而观察不到」呢?若是前者,那么观察论便使世上不会有任何的一篇好文
章,因为我们是没有可能知道(或检验)世上所有人(除那作者自己)是否
都是「看到而观察不到」的(这?指数量而言,已撇除「看到而观察不到」
的不能检验及暧昧性不谈)。若是后者,则我们必须追问,究竟是多少人才
算数?若是依照逻辑学的话,那倒简单,因为「有些」在逻辑上是指「至少
有一个」。可是,「至少有一个人看到而观察不到,这个标准又未免太宽了
,几乎所有文章都可符合这个标准的。比方说那段观察论者所引的例子吧,
笔者便是那个「看到而又观察不到」的人。那么,那段文字却又已符合成为
好文章的条件了(18)?
由以上的推论可见,观察论若是一「所有」的状态,则没有文章是好文
章(包括张小娴那篇);若是「有些」,则差不多所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无论是那一边,都是明显地是荒谬的。换言之,观察论根本不能用作判别
《批判思维(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