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艺
i 这并不是在否认孔子之前的古籍中有“仁”。相反,《诗》、《书》、《左传》等文献中的“仁”已经有了“爱人”、“亲亲”、“推爱及人”等意思。但正是孔子赋予了“仁”以更微妙的含义,这也就是本文要去揭示的。
ii 引自郝大维(David Hall)、安乐哲(Roger Ames)的《孔子哲学思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SUNY Press, 1987, 第111页。
iii 引自《孔子哲学思微》(英文版),111页。
iv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0-22页。另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4页。
v 引自《孔子哲学思微》,111页。
vi 黑格尔写道:“孔子的教训在莱布尼兹的时代曾轰动一时。……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些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
vii 参见《孔子哲学思微》,112-113页。
viii 比如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讲:“孔子的学生曾子曾以忠恕两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孔子的愿意的。所谓忠恕之道,就是以自己作为例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仁’这一范畴……,[把它]看作指导生活、处理事务的普遍原则,认为可以‘终身行之’的绝对真理。”(第一册,71,74页)
ix 以下引《论语》时,只在括弧中给出该书的篇章数字。此数字以金良年的《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为准。
x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97页。
xi 程子语,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5.25条。
xii 《二程遗书》,卷17。
xiii 《四书章句集注》,1.2。
xiv 《二程遗书》,卷二上。
xv 同上。
xvi 同上。
xvii 牟宗三:《圆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309页。
xviii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xix 《周易·系辞下》8章。
xx 《中庸》1章。
xxi 《孟子·尽心下》。
xxii 克塞诺芬尼:《残篇》11。
xxiii 《中庸》20、24章。
xxiv 《老子》60章。
xxv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下》。
xxvi 译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57-58页。
xxvii 陈觉玄:“《红楼梦》试论”,载《红楼梦参考资料选辑》(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358-359页。
xxviii 强调符为引者所加。
xxix 《红楼梦》56回脂评。“《齐谐》”应取自《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有人拉“齐谐”是书名,有人说是人名,但其指当是离开人生具体情境的虚构。
xxx “半旧”之说出自《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见王夫人屋中一色“半旧的”椅袱靠背。脂批在此做了一番精彩议论:“三字[指‘半旧的’]有神。此处则一色旧的,可知前正室中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则曰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样字眼。”“近闻一俗笑语云:一庄农人进京回家,众人问曰:‘你进京去可见些个世面否?’庄人曰:‘连皇帝老爷都见了。’众罕然问曰;‘皇帝如何景况?’庄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稍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是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毛厕的人都富贵无比。’试思凡稗官写富贵字眼者,悉皆庄农进京之一流也。盖此时彼实未身经目睹,所言皆在情理之外焉。”
xxxi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xxxii 《周易·系辞上》5章。
xxxiii 郝大维、安乐哲不无见地地认为:“对于孔子,学不是一个使人生安全和有保障的手段,而是以其自身为目的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子哲学思微》(英文版),46页。
xxxiv 《易传·系辞下》5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现]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xxxv 《中庸》 章。
xxxvi 惠栋:《易汉学》。
xxxvii 《易传·说卦》2章。
xxxviii 《易传·系辞下》,2章。
xxxix 《易传·系辞下》8章。
xl 《易传·系辞下》1章。又见12章:“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仁与艺(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094.html
ii 引自郝大维(David Hall)、安乐哲(Roger Ames)的《孔子哲学思微》(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SUNY Press, 1987, 第111页。
iii 引自《孔子哲学思微》(英文版),111页。
iv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0-22页。另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4页。
v 引自《孔子哲学思微》,111页。
vi 黑格尔写道:“孔子的教训在莱布尼兹的时代曾轰动一时。……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些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
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会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哲学史讲演集》第一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119-120页。)
vii 参见《孔子哲学思微》,112-113页。
viii 比如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讲:“孔子的学生曾子曾以忠恕两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孔子的愿意的。所谓忠恕之道,就是以自己作为例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仁’这一范畴……,[把它]看作指导生活、处理事务的普遍原则,认为可以‘终身行之’的绝对真理。”(第一册,71,74页)
ix 以下引《论语》时,只在括弧中给出该书的篇章数字。此数字以金良年的《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为准。
x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97页。
xi 程子语,引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5.25条。
xii 《二程遗书》,卷17。
xiii 《四书章句集注》,1.2。
xiv 《二程遗书》,卷二上。
xv 同上。
xvi 同上。
xvii 牟宗三:《圆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309页。
xviii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xix 《周易·系辞下》8章。
xx 《中庸》1章。
xxi 《孟子·尽心下》。
xxii 克塞诺芬尼:《残篇》11。
xxiii 《中庸》20、24章。
xxiv 《老子》60章。
xxv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尽心下》。
xxvi 译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57-58页。
xxvii 陈觉玄:“《红楼梦》试论”,载《红楼梦参考资料选辑》(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358-359页。
xxviii 强调符为引者所加。
xxix 《红楼梦》56回脂评。“《齐谐》”应取自《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有人拉“齐谐”是书名,有人说是人名,但其指当是离开人生具体情境的虚构。
xxx “半旧”之说出自《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见王夫人屋中一色“半旧的”椅袱靠背。脂批在此做了一番精彩议论:“三字[指‘半旧的’]有神。此处则一色旧的,可知前正室中亦非家常之用度也。可笑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则曰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样字眼。”“近闻一俗笑语云:一庄农人进京回家,众人问曰:‘你进京去可见些个世面否?’庄人曰:‘连皇帝老爷都见了。’众罕然问曰;‘皇帝如何景况?’庄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稍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是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毛厕的人都富贵无比。’试思凡稗官写富贵字眼者,悉皆庄农进京之一流也。盖此时彼实未身经目睹,所言皆在情理之外焉。”
xxxi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xxxii 《周易·系辞上》5章。
xxxiii 郝大维、安乐哲不无见地地认为:“对于孔子,学不是一个使人生安全和有保障的手段,而是以其自身为目的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子哲学思微》(英文版),46页。
xxxiv 《易传·系辞下》5章:“子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现]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xxxv 《中庸》 章。
xxxvi 惠栋:《易汉学》。
xxxvii 《易传·说卦》2章。
xxxviii 《易传·系辞下》,2章。
xxxix 《易传·系辞下》8章。
xl 《易传·系辞下》1章。又见12章:“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仁与艺(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