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中国当代新闻业的独特景观
角度。初稿的标题是《癌》,寓意在于栾茀虽然是患癌症而死的,但真正置他于死地的是另一种癌——极左路线。但作者又考虑到,1981年前后,社会上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信任危机,文章的基调应当定得更高。于是她反复斟酌:
栾茀在一个个生死关头毫不动摇,总是充满了进击的火力,不正是他信赖党、追求党所代表的方向吗?把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宣传出去,不是很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吗?
最后,作者将标题改为《追求》变换了角度。
提炼主流社会需要的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社会的情况在典型报道中非常普遍,新华社记者朱幼棣在回忆自己写作典型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时,[42] 强调了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的作用,称郭“确定了孔繁森报道的主题思想,并自始至终组织指挥了这一战役性的报道”,朱幼棣回忆说:
孔繁森同志的事迹非常丰富,我们看了先前的一些材料后,觉得有的写得也很感人,但孔繁森同志的思想光辉又往往被好人好事所掩埋了。孔繁森同志既是雷峰、焦裕禄,又不完全是。他有雷峰、焦裕禄身上的光彩,但有更多的时代特征和他们身上所没有的东西。孔繁森是地委书记,是我党的中高级干部,应该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家。郭超人社长提出,孔繁森同志的精神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二是在工作中改革开放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民族团结的模范。采访越深入,我们越感到郭超人同志归纳的这三点的准确。后来,通讯主要也是由这三部分组成。[43]
强烈的政治性和主观性构成了典型报道的宣传性,同时也使典型报道中的新闻性降到了较低的程度、次要的地位。正如研究者陈力丹指出的:典型报道循着鲜明的主观意识去发现和报道适于推动工作的典型,因而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宣传色彩,而较少甚至没有新闻性。[44] 陈的观点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2.教育指导性、策划性和自上而下的推广性
典型报道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宣传、推广来达到育人、改造社会的目的。所以,它有强烈的教育指导性。这里的教育是指典型报道的创造者希望以其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来打动读者,打造起一种标准,促人起而效仿。推行典型报道的过程,又是一个严密策划的过程,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都会积极参与,对于媒体来说,也是必须要执行的政治任务。典型的推广活动是自上而下的,一些大型典型报道往往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北京辐射全国,以下涉及的90年代中涌现的三个较有影响的报道无一例外都是这种情况。为了增强说服力,这里选择了参以上述典型报道当事人的回忆,而且都是直接引语:
例1、 1995年对军嫂韩素云的宣传报道
在谈到对典型人物韩素云的推广情况时,石仁禹回忆道:
去年(1994年)10月,总政领导指派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7家中央、军队新闻单位的记者用20天的时间,到韩素云的家乡山东和广东、广西实地采访后,确定将这一先进群体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全军进行深入宣传。经商议,中宣部和全国妇联邀请韩素云、倪效武夫妇等7人组成报告团,于元月4日在京举行了首场报告会。此后,报告团在北京、济南、上海作报告9场,场场爆满,直接听众达1.2万多人。上海东方电视台还向华东六省一市直播了报告会实况。与此同时,中央各新闻单位对这一重大典型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特别是江总书记等军委领导及胡锦涛同志对韩素云的宣传做出重要批示,江总书记、李总理等中央及军委领导接见韩素云爱国拥军先进群体,对他们的事迹给予高度赞扬之后,进一步把这一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有关韩素云先进群体事迹的主体通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介的头条位置刊登或播发,并配发了评论和照片。在这以后的40多天时间里,中央各新闻单位以极大的热情对这一典型作了突出而充分的宣传。全国省、市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和行业性的报纸,也都对韩素云爱国拥军先进群体的事迹作了突出宣传。一些国际舆论也对有关韩素云的宣传表示关注。美联社发表文章,称韩素云是“无私的军嫂”,也是“中国政府表彰的一系列先进人物中最新的一位”。朝日新闻及港、澳、台的一些报纸,也分别发了专稿。[45]
例2、 1996年对模范团长李国安的宣传报道
在谈到模范团长李国安的宣传报道时,郑广龙回忆道:
(1996年)1月17日,中宣部、国家水利部、总政治部联合邀请首都各大新闻单位的总编辑、社长和主要领导,召开宣传李国安先进事迹新闻协调会。会上决定把李国安作为1996年的“国字号”重大典型进行宣传。
中央和地方各新闻单位对宣传李国安这个典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1月下旬开始,进行了集中、 《典型报道:中国当代新闻业的独特景观(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319.html
栾茀在一个个生死关头毫不动摇,总是充满了进击的火力,不正是他信赖党、追求党所代表的方向吗?把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宣传出去,不是很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吗?
最后,作者将标题改为《追求》变换了角度。
提炼主流社会需要的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社会的情况在典型报道中非常普遍,新华社记者朱幼棣在回忆自己写作典型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时,[42] 强调了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的作用,称郭“确定了孔繁森报道的主题思想,并自始至终组织指挥了这一战役性的报道”,朱幼棣回忆说:
孔繁森同志的事迹非常丰富,我们看了先前的一些材料后,觉得有的写得也很感人,但孔繁森同志的思想光辉又往往被好人好事所掩埋了。孔繁森同志既是雷峰、焦裕禄,又不完全是。他有雷峰、焦裕禄身上的光彩,但有更多的时代特征和他们身上所没有的东西。孔繁森是地委书记,是我党的中高级干部,应该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家。郭超人社长提出,孔繁森同志的精神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二是在工作中改革开放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民族团结的模范。采访越深入,我们越感到郭超人同志归纳的这三点的准确。后来,通讯主要也是由这三部分组成。[43]
强烈的政治性和主观性构成了典型报道的宣传性,同时也使典型报道中的新闻性降到了较低的程度、次要的地位。正如研究者陈力丹指出的:典型报道循着鲜明的主观意识去发现和报道适于推动工作的典型,因而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宣传色彩,而较少甚至没有新闻性。[44] 陈的观点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2.教育指导性、策划性和自上而下的推广性
典型报道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宣传、推广来达到育人、改造社会的目的。所以,它有强烈的教育指导性。这里的教育是指典型报道的创造者希望以其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来打动读者,打造起一种标准,促人起而效仿。推行典型报道的过程,又是一个严密策划的过程,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都会积极参与,对于媒体来说,也是必须要执行的政治任务。典型的推广活动是自上而下的,一些大型典型报道往往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北京辐射全国,以下涉及的90年代中涌现的三个较有影响的报道无一例外都是这种情况。为了增强说服力,这里选择了参以上述典型报道当事人的回忆,而且都是直接引语:
例1、 1995年对军嫂韩素云的宣传报道
在谈到对典型人物韩素云的推广情况时,石仁禹回忆道:
去年(1994年)10月,总政领导指派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7家中央、军队新闻单位的记者用20天的时间,到韩素云的家乡山东和广东、广西实地采访后,确定将这一先进群体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全军进行深入宣传。经商议,中宣部和全国妇联邀请韩素云、倪效武夫妇等7人组成报告团,于元月4日在京举行了首场报告会。此后,报告团在北京、济南、上海作报告9场,场场爆满,直接听众达1.2万多人。上海东方电视台还向华东六省一市直播了报告会实况。与此同时,中央各新闻单位对这一重大典型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特别是江总书记等军委领导及胡锦涛同志对韩素云的宣传做出重要批示,江总书记、李总理等中央及军委领导接见韩素云爱国拥军先进群体,对他们的事迹给予高度赞扬之后,进一步把这一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有关韩素云先进群体事迹的主体通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介的头条位置刊登或播发,并配发了评论和照片。在这以后的40多天时间里,中央各新闻单位以极大的热情对这一典型作了突出而充分的宣传。全国省、市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和行业性的报纸,也都对韩素云爱国拥军先进群体的事迹作了突出宣传。一些国际舆论也对有关韩素云的宣传表示关注。美联社发表文章,称韩素云是“无私的军嫂”,也是“中国政府表彰的一系列先进人物中最新的一位”。朝日新闻及港、澳、台的一些报纸,也分别发了专稿。[45]
例2、 1996年对模范团长李国安的宣传报道
在谈到模范团长李国安的宣传报道时,郑广龙回忆道:
(1996年)1月17日,中宣部、国家水利部、总政治部联合邀请首都各大新闻单位的总编辑、社长和主要领导,召开宣传李国安先进事迹新闻协调会。会上决定把李国安作为1996年的“国字号”重大典型进行宣传。
中央和地方各新闻单位对宣传李国安这个典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1月下旬开始,进行了集中、 《典型报道:中国当代新闻业的独特景观(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