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传媒
预想的核生化的打击还要大。战争不仅在战场,也在市场上展开。战争不仅投炸弹,还要投食品、投收音机、传单、祈祷语录。在传媒、电视、商场、食品店、互联网、邮件、清真寺、广场、影院,在一切方面展开。不对称另类战争,使世界变得更加凶险。更多表现的是信息战。大众传媒成为一种战争工具。电视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专用武器。这就是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信息战最喜欢不对称,信息要是公开透明了,CIA、FBI、M-5、M-6还吃什么。
传媒发生的大变化,一是从受众角度,受众如何收听、收看、阅读新闻。一个是从传媒生产的角度,从记者、作者的角度来看传媒的变化。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使用新闻的方式。这将对新闻的生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多数人先通过电视看到这场袭击,电视的功能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第二天,报纸详细地报道了这场袭击,报纸告诉了读者更多的细节故事。再不满足的还可以上网查寻,通过网络人们展开同类对同类的交流和传播,所谓“Peer to Peer”。软件在网络上自动把相关的信息做链接,这是一个媒体聚合的时代,你可以通过各种接口获得新闻,手机、PDA,科技给媒体带来的变化, 9.11后很多人获得的新闻并不是来自专业新闻工作者制造的新闻,他们去的网站也不都是专业的媒体。传统新闻有一个中心,新闻主官把持通道,新媒体的变化使把关人变成边缘人。重要的传播是电邮,一份电子邮件组,有成千上万读者,且不是一般大众,而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分众”,这些信息所提供的背景和价值观,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把这些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编到文章中去。人不仅在阅读新闻,而且也在生产新闻,包括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数字化技术将把大家连接在一起。一台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一个作者和出版商。这是一个媒体聚合的时代,
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第4页)
六、权力资本扩张
北京9家媒体建设的“千龙新闻网”,依托9家传媒的新闻资源,想形成影响最大的华人新闻网站。上海解放日报社、文新报业集团、东方电台、东方电视台等联合筹建了上海东方网。阳光卫视和新浪的联手,此举被人称为传统媒体“网变”,这种“网变”将变得愈加激烈。3年后,中国网民数量也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网络大国。中国网民人数将雄居世界榜首后,中文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上语言。2001年中国在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宽带设施等领域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继网络泡沬化破灭之后,有专家警告说:第二个泡沬是媒体。
9.11后,世界投资家把眼光盯着中国市场,包括传媒。2001年5月以来北京就至少出现五、六份新报纸,《华夏时报》、《信报》、《京华时报》等。其中,北大青鸟是投资媒体最积极的国内上市公司之一。中国入世全面开放传媒市场,立刻会涌现出大量的、新的平面媒体,因此北大青鸟收购的“媒体壳”,究竟有多大价值,值得怀疑。上市公司依靠粗陋不堪的网络经验去经营和投资媒体,会犯大错,网站也会倒霉,国内的上市公司弄不好也会重蹈网络股的覆辙。(安邦)
传媒入世的第一课,也许是产权制度的改革,随后才是知识产权。否则根本档不住猖獗盗版和抄袭。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从本质上说没有多大区别。它们都是以市场和投资回报为基本导向的。在传媒产业,在保证内容监管下,引入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国有资本,从而增强中国传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新华传媒工场的出现,是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具有新华社和香港泛华科技集团投资的背景,横跨传媒业界和国际资本,使国内出现了第一个从资本和产业运营角度的传媒服务商。在其新近出炉的《中国媒体投资报告.2001》中,对进入WTO后中国传媒的变局作了预测。几乎赢利的报业集团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盖大楼,形成所谓“大楼现象”,实力媒体在产业化过程中再投资的空间小,最保险的方式当然是投资盖房子了!传媒管理体制与传媒发展的冲突,垂直管理模式和跨媒体经营,分业与混业的冲突。从机关报刊到行业媒体、专业媒体,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分兵把口,壁垒森严,做报纸的不许碰电视,做电视的不许碰出版……相对于那些全球化的大传媒集团所实施的报纸、期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跨媒体经营,垄断与多种经营模式之间冲突明显。我们从单一的内容制作,广告销售、市场培育,转变到综合信息服务。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路很严峻:发展机会,停滞死亡。在境外媒体紧逼下,谁能争得资本市场内资或外资的发展合作,谁就有机会。大媒体的出线也是强化垄断,在跨媒体经营,资源整合的背后是权力资本扩张。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卸任前说:“我们这个星球正处于两种强大的、相互矛盾的力量所支配--全球化与边缘化,自由化与极权,民主化与专制,富裕与贫困在齐头并进。二极分化到什么程度,政策是对富人倾斜还是对穷人让渡。政府能否利用税收再分配政策来调控危机。处于变革中的人们,只有极少 《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361.html
传媒发生的大变化,一是从受众角度,受众如何收听、收看、阅读新闻。一个是从传媒生产的角度,从记者、作者的角度来看传媒的变化。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使用新闻的方式。这将对新闻的生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多数人先通过电视看到这场袭击,电视的功能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第二天,报纸详细地报道了这场袭击,报纸告诉了读者更多的细节故事。再不满足的还可以上网查寻,通过网络人们展开同类对同类的交流和传播,所谓“Peer to Peer”。软件在网络上自动把相关的信息做链接,这是一个媒体聚合的时代,你可以通过各种接口获得新闻,手机、PDA,科技给媒体带来的变化, 9.11后很多人获得的新闻并不是来自专业新闻工作者制造的新闻,他们去的网站也不都是专业的媒体。传统新闻有一个中心,新闻主官把持通道,新媒体的变化使把关人变成边缘人。重要的传播是电邮,一份电子邮件组,有成千上万读者,且不是一般大众,而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分众”,这些信息所提供的背景和价值观,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把这些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编到文章中去。人不仅在阅读新闻,而且也在生产新闻,包括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数字化技术将把大家连接在一起。一台电脑,一部数码照相机,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一个作者和出版商。这是一个媒体聚合的时代,
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第4页)
六、权力资本扩张
北京9家媒体建设的“千龙新闻网”,依托9家传媒的新闻资源,想形成影响最大的华人新闻网站。上海解放日报社、文新报业集团、东方电台、东方电视台等联合筹建了上海东方网。阳光卫视和新浪的联手,此举被人称为传统媒体“网变”,这种“网变”将变得愈加激烈。3年后,中国网民数量也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网络大国。中国网民人数将雄居世界榜首后,中文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上语言。2001年中国在移动通信、固定通信、宽带设施等领域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继网络泡沬化破灭之后,有专家警告说:第二个泡沬是媒体。
9.11后,世界投资家把眼光盯着中国市场,包括传媒。2001年5月以来北京就至少出现五、六份新报纸,《华夏时报》、《信报》、《京华时报》等。其中,北大青鸟是投资媒体最积极的国内上市公司之一。中国入世全面开放传媒市场,立刻会涌现出大量的、新的平面媒体,因此北大青鸟收购的“媒体壳”,究竟有多大价值,值得怀疑。上市公司依靠粗陋不堪的网络经验去经营和投资媒体,会犯大错,网站也会倒霉,国内的上市公司弄不好也会重蹈网络股的覆辙。(安邦)
传媒入世的第一课,也许是产权制度的改革,随后才是知识产权。否则根本档不住猖獗盗版和抄袭。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从本质上说没有多大区别。它们都是以市场和投资回报为基本导向的。在传媒产业,在保证内容监管下,引入包括外资在内的非国有资本,从而增强中国传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新华传媒工场的出现,是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具有新华社和香港泛华科技集团投资的背景,横跨传媒业界和国际资本,使国内出现了第一个从资本和产业运营角度的传媒服务商。在其新近出炉的《中国媒体投资报告.2001》中,对进入WTO后中国传媒的变局作了预测。几乎赢利的报业集团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盖大楼,形成所谓“大楼现象”,实力媒体在产业化过程中再投资的空间小,最保险的方式当然是投资盖房子了!传媒管理体制与传媒发展的冲突,垂直管理模式和跨媒体经营,分业与混业的冲突。从机关报刊到行业媒体、专业媒体,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分兵把口,壁垒森严,做报纸的不许碰电视,做电视的不许碰出版……相对于那些全球化的大传媒集团所实施的报纸、期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跨媒体经营,垄断与多种经营模式之间冲突明显。我们从单一的内容制作,广告销售、市场培育,转变到综合信息服务。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路很严峻:发展机会,停滞死亡。在境外媒体紧逼下,谁能争得资本市场内资或外资的发展合作,谁就有机会。大媒体的出线也是强化垄断,在跨媒体经营,资源整合的背后是权力资本扩张。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卸任前说:“我们这个星球正处于两种强大的、相互矛盾的力量所支配--全球化与边缘化,自由化与极权,民主化与专制,富裕与贫困在齐头并进。二极分化到什么程度,政策是对富人倾斜还是对穷人让渡。政府能否利用税收再分配政策来调控危机。处于变革中的人们,只有极少 《全球化与中国传媒(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