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泰始诗论
也就显得比较明丽了。叶燮用“韶妩”(《原诗·内篇》上)二字概括江淹诗,恐怕多少也是基于这种认识。
四
继大明、泰始之后,是永明新体诗的出现。什么是永明新体诗?《南齐书·陆厥传》云:“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萧子显的定义强调了永明体的核心——声律,无疑是很有见地的,但是,这样概括似还不能完整地反映永明新体诗的全貌。依笔者浅见,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四声,体制比较短小,文字比较自然清丽的文人抒情诗体。如果我们这样描述大抵不错的话,那么自然会发现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心目中那种理想文体是非常接近于永明体的:
若夫委自天机,参之史传,应思悱来,勿先构聚。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
在萧子显看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只有那些有一定先天秉赋、且有史传知识者,才能成为诗人。作诗应该有感而发,让情思自然流出,而不应预先构建,为作诗而作诗。这是一般原则。萧子显还认为,好诗应语言简洁明了,易识易读,不应冗长拖沓,雕饰过分。诗还应讲究声律,石温玉润。文人作诗,还应吸取民歌民谣的长处,以做到流畅圆转。诗既不能过于典雅,也不能过于鄙俗,关键是能抒发胸怀。所有这些,几乎都涉及到永明新体的特点。
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萧子显理想文体的提出,是在论述当代流行的三种文体之后所做的一个小结。理想文体,吸收“三体”之长,扬弃各体之短。如果我们关于理想的文体是非常接近永明体的推断大致不误的话,那么,在萧子显看来,永明体的形成是离不开“三体”的,也就是说,永明体是在吸收“三体”之长,扬弃“三体”之短的过程中再加上自己的创造而成就的。萧子显所论“今之文章”“略有三体”是:“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此体源出于谢灵运。“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傅咸、应璩近似此体。“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此体以鲍照为代表。
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全力写山水诗的诗人,而且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派。谢灵运的山水诗对永明诗人谢tiǎo@①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大明、泰始诗坛的状况及其诗风的嬗变,所以关于大小谢山水诗的承转关系,这里就不再加以讨论(注:可参考陈庆元《从“池塘生春草”中来——论谢tiǎo@①对谢灵运的继承和发展》,见《中古文学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一、三两体的代表诗人分别是谢灵运和鲍照,他们都是刘宋时期的诗人,对萧子显来说都是较为晚近的诗人,而为什么第二体偏偏看中时代较早的魏晋诗人傅咸和应璩呢?我们知道,萧子显论诗十分讲究“新变”,谢灵运一体是江左以来的新变之体,鲍照一体是元嘉以来的新变之体,故被特地拈出。“缉事比类”一体,并非江左、元嘉以来新变体,故不从近代推出代表人物,而上溯到魏晋。如果根据钟嵘所说,“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其根源在颜延之、谢庄,那么,大体上可以认定颜延之和谢庄在近世是此体的代表人物,至少是与此体近似的代表人物。本来文学观念不太相同的钟嵘和萧子显,却在反对过分用事这一点上看法很相近,都批评得相当激烈。不过,颜延之、谢庄繁密的用事在当时能产生“化之”的效应,恐怕不能仅仅从负面的影响来考虑这一问题。在诗歌发展过程中强调用事,哪怕有时强调得过了一点,是不是仅有百弊而无一利?从曹丕组织编写类书开始,中国古代诗歌便走上自觉用事的时代(注:《诗品》中“魏侍中应璩”条:“祖述魏文,善用古事,指事殷勤,雅意深笃。”亦可反证曹丕雅好古事古语。)。颜延之等用事繁密应该是中国古代诗歌用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即南朝元嘉诗歌向永明衍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颜延之诗用事繁密而且精深,增强了诗歌的密度和深度,故能与谢灵运各
《诗品》将谢庄与颜延之并称,其实,作为大明、泰始诗人的谢庄,对永明诗坛的重要影响可能是在声律方面。《诗品序》引王融的话说;“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王融拟撰《知音论》,对前人有关声律的认识肯定精心研究过。尽管我们今天找不到谢庄论述声律的有关材料,但是比起范晔,他的活动年代与王融更加接近(注:谢庄去世的次年,即公元467年王融出生。详陈庆元《王融年谱》,见《六朝作家年谱辑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可以肯定,谢庄对声律的认识对王融撰写《知音论》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和启发。假如钟嵘所说,王融是声律论的首创者有其根据的话(注:《诗品序》云:“王元长创其首,谢tiǎo@①、沈约扬其波。”),那么,谢庄对永明声律说的形成作用就更大了。
鲍照是元嘉诗坛向永明诗坛过渡的一位至关重要的诗人。照萧子显“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的理论来分析,鲍照的俗体诗是江左以继谢灵运之后的又一次“新变”,鲍照也是继谢灵运之后一位雄踞诗坛的人物。萧子显还把鲍照、汤惠休与颜延之、谢灵运并提:“颜、谢并起,休、鲍后出,咸亦标世。”明确指出大明、泰始中突出于诗坛的是休、鲍。“标志”,不仅可以解释为高出于世,而且还有作为一代表识之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李善注:“建标,立物于表识也。”萧子显对流行的三种诗体各有褒贬,他评鲍照一体说:“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通常认为这是批评的话,无疑是对的。但是,“倾炫心魂”——炫人眼目,勾人魂魄,读者的接受和反映也是一种评价,社会效应似也不容忽视。萧子显在论及理想诗体时,以为要做到“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就是“杂以风谣”,而鲍照正是从元嘉到永明之间诗学风谣最成功的代表。钟嵘论诗,重雅轻俗,他说沈约“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多少有些瞧不起的样子,究其原因,就是沈约诗“宪章鲍明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轻怨”(《诗品》中)。其实,不仅是沈约,永明其他诗人,如谢tiǎo@①、王融、虞炎等都有一些轻怨之作,他们也不同程度受到鲍照俗体诗的启示影响。至于艺术技巧方面,除了上文已经提到的语言流利,篇章趋于简短,发端和兴象的讲究外,这里还要补充说一说“雕藻”的问题。鲍照诗的雕藻,刻画得最精工的可能是作于孝建、大明中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这首诗影响所及,不仅仅限于南齐永明,整个齐、梁诗坛咏物诗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以至白居易《与元九书》还把其中的“归花先委露,别叶早辞风”二句看作宋、齐、梁风花诗的代表。而像鲍照的“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采桑》),更为谢tiǎo@①“青蛉草际飞,游蜂花上食”(《赠王主簿》)直接承袭。
南朝宋初至梁初沈约谢世,其间约九十年。由元嘉体到永明体,诗歌从古奥却又未免有些蹇碍的古体过渡到清畅流利、讲究声律的新体,假如中间没有大明、泰始,假如中间没有颜延之、鲍照、谢庄和(早期)江淹等一大批诗人的探索和努力,那么, 《大明泰始诗论(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438.html
四
继大明、泰始之后,是永明新体诗的出现。什么是永明新体诗?《南齐书·陆厥传》云:“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萧子显的定义强调了永明体的核心——声律,无疑是很有见地的,但是,这样概括似还不能完整地反映永明新体诗的全貌。依笔者浅见,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四声,体制比较短小,文字比较自然清丽的文人抒情诗体。如果我们这样描述大抵不错的话,那么自然会发现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心目中那种理想文体是非常接近于永明体的:
若夫委自天机,参之史传,应思悱来,勿先构聚。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杂以风谣,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
在萧子显看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只有那些有一定先天秉赋、且有史传知识者,才能成为诗人。作诗应该有感而发,让情思自然流出,而不应预先构建,为作诗而作诗。这是一般原则。萧子显还认为,好诗应语言简洁明了,易识易读,不应冗长拖沓,雕饰过分。诗还应讲究声律,石温玉润。文人作诗,还应吸取民歌民谣的长处,以做到流畅圆转。诗既不能过于典雅,也不能过于鄙俗,关键是能抒发胸怀。所有这些,几乎都涉及到永明新体的特点。
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萧子显理想文体的提出,是在论述当代流行的三种文体之后所做的一个小结。理想文体,吸收“三体”之长,扬弃各体之短。如果我们关于理想的文体是非常接近永明体的推断大致不误的话,那么,在萧子显看来,永明体的形成是离不开“三体”的,也就是说,永明体是在吸收“三体”之长,扬弃“三体”之短的过程中再加上自己的创造而成就的。萧子显所论“今之文章”“略有三体”是:“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此体源出于谢灵运。“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傅咸、应璩近似此体。“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此体以鲍照为代表。
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全力写山水诗的诗人,而且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派。谢灵运的山水诗对永明诗人谢tiǎo@①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大明、泰始诗坛的状况及其诗风的嬗变,所以关于大小谢山水诗的承转关系,这里就不再加以讨论(注:可参考陈庆元《从“池塘生春草”中来——论谢tiǎo@①对谢灵运的继承和发展》,见《中古文学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一、三两体的代表诗人分别是谢灵运和鲍照,他们都是刘宋时期的诗人,对萧子显来说都是较为晚近的诗人,而为什么第二体偏偏看中时代较早的魏晋诗人傅咸和应璩呢?我们知道,萧子显论诗十分讲究“新变”,谢灵运一体是江左以来的新变之体,鲍照一体是元嘉以来的新变之体,故被特地拈出。“缉事比类”一体,并非江左、元嘉以来新变体,故不从近代推出代表人物,而上溯到魏晋。如果根据钟嵘所说,“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钞”,其根源在颜延之、谢庄,那么,大体上可以认定颜延之和谢庄在近世是此体的代表人物,至少是与此体近似的代表人物。本来文学观念不太相同的钟嵘和萧子显,却在反对过分用事这一点上看法很相近,都批评得相当激烈。不过,颜延之、谢庄繁密的用事在当时能产生“化之”的效应,恐怕不能仅仅从负面的影响来考虑这一问题。在诗歌发展过程中强调用事,哪怕有时强调得过了一点,是不是仅有百弊而无一利?从曹丕组织编写类书开始,中国古代诗歌便走上自觉用事的时代(注:《诗品》中“魏侍中应璩”条:“祖述魏文,善用古事,指事殷勤,雅意深笃。”亦可反证曹丕雅好古事古语。)。颜延之等用事繁密应该是中国古代诗歌用事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即南朝元嘉诗歌向永明衍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颜延之诗用事繁密而且精深,增强了诗歌的密度和深度,故能与谢灵运各
自“擅奇”(《南齐书·文学传论》)一时。齐、梁文学家都很重视诗文的用事,《文心雕龙》就特设《事类》一篇加以总结,刘勰云:“综学在博,取事贵约。”颜延之“综学”不可谓不博,而问题却出在未能在“约”上下功夫,所以不免有“拘挛补衲”(《诗品序》)或“职成拘制”、有失“清采”(《南齐书·文学传论》)之弊。永明体代表诗人沈约认为文章当从“三易”,沈约等人并不像钟嵘那样猛烈指责诗歌的用事,而提出“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颜氏家训·文章》引)的主张,加上易识字,易诵读,这实际上就是萧子显所说的“言尚易了”。当然,沈约等人也不是学而不博的市井诗人,沈约、谢tiǎo@①、萧衍等永明诗人也都善于积累事典。史传上曾记载沈约和谢tiǎo@①同问崔慰祖地理事十余条(详《南齐书·崔慰祖传》),萧衍与沈约争记栗事(详《梁书·沈约传》),萧衍策问刘孝标锦被事(《南史·刘孝标传》),都说明他们学问也并非不博,“在参之史传”方面,本领还是有的,问题只在于事典是在什么时候用和怎么用而已。钟嵘、萧子显能看到颜延之用事繁密使诗歌失于流畅的不足,沈约等人当然也可以看到这一弱点。用事由繁密趋于简洁,钟嵘、萧子显的贡献是在理论方面加以阐发,而沈约等人的贡献则是在实践上进行探讨,这无疑都是很大的进步。不过,人们在看到这一进步的同时,不应忘记颜延之及其他大明、泰始诗人在用事方面做过的努力。
《诗品》将谢庄与颜延之并称,其实,作为大明、泰始诗人的谢庄,对永明诗坛的重要影响可能是在声律方面。《诗品序》引王融的话说;“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王融拟撰《知音论》,对前人有关声律的认识肯定精心研究过。尽管我们今天找不到谢庄论述声律的有关材料,但是比起范晔,他的活动年代与王融更加接近(注:谢庄去世的次年,即公元467年王融出生。详陈庆元《王融年谱》,见《六朝作家年谱辑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可以肯定,谢庄对声律的认识对王融撰写《知音论》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和启发。假如钟嵘所说,王融是声律论的首创者有其根据的话(注:《诗品序》云:“王元长创其首,谢tiǎo@①、沈约扬其波。”),那么,谢庄对永明声律说的形成作用就更大了。
鲍照是元嘉诗坛向永明诗坛过渡的一位至关重要的诗人。照萧子显“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的理论来分析,鲍照的俗体诗是江左以继谢灵运之后的又一次“新变”,鲍照也是继谢灵运之后一位雄踞诗坛的人物。萧子显还把鲍照、汤惠休与颜延之、谢灵运并提:“颜、谢并起,休、鲍后出,咸亦标世。”明确指出大明、泰始中突出于诗坛的是休、鲍。“标志”,不仅可以解释为高出于世,而且还有作为一代表识之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李善注:“建标,立物于表识也。”萧子显对流行的三种诗体各有褒贬,他评鲍照一体说:“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通常认为这是批评的话,无疑是对的。但是,“倾炫心魂”——炫人眼目,勾人魂魄,读者的接受和反映也是一种评价,社会效应似也不容忽视。萧子显在论及理想诗体时,以为要做到“轻唇利吻,不雅不俗,独中胸怀”,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就是“杂以风谣”,而鲍照正是从元嘉到永明之间诗学风谣最成功的代表。钟嵘论诗,重雅轻俗,他说沈约“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多少有些瞧不起的样子,究其原因,就是沈约诗“宪章鲍明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轻怨”(《诗品》中)。其实,不仅是沈约,永明其他诗人,如谢tiǎo@①、王融、虞炎等都有一些轻怨之作,他们也不同程度受到鲍照俗体诗的启示影响。至于艺术技巧方面,除了上文已经提到的语言流利,篇章趋于简短,发端和兴象的讲究外,这里还要补充说一说“雕藻”的问题。鲍照诗的雕藻,刻画得最精工的可能是作于孝建、大明中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这首诗影响所及,不仅仅限于南齐永明,整个齐、梁诗坛咏物诗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以至白居易《与元九书》还把其中的“归花先委露,别叶早辞风”二句看作宋、齐、梁风花诗的代表。而像鲍照的“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采桑》),更为谢tiǎo@①“青蛉草际飞,游蜂花上食”(《赠王主簿》)直接承袭。
南朝宋初至梁初沈约谢世,其间约九十年。由元嘉体到永明体,诗歌从古奥却又未免有些蹇碍的古体过渡到清畅流利、讲究声律的新体,假如中间没有大明、泰始,假如中间没有颜延之、鲍照、谢庄和(早期)江淹等一大批诗人的探索和努力,那么, 《大明泰始诗论(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