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略论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冯德楠
(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辽宁沈阳 110159)
摘要: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双百”方针、“两用”原则等经典的阐述和论段,不仅指导了当时的文化建设,而且对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迪。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中国先进文化进行了不懈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分析了如何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从而形成了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不但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目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致力于推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的范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正是因为有这种革命性的文化,引领我们党战胜千难万险,从而使我们党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更渴望创造出属于我们民族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种先进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创造了以“爱众”为核心的文化品格。否定了以“尊王”为核心的封建等级制文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贵贱的等级文化思想是截然不同的。第三,确立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详细地论述了这一方针,并且指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强调,实行“双百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
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把观念形态的文化归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认为经济是文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政治是文化的直接决定因素,而文化也同时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力,从而在理论上阐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近代以来,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这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就是中国新文化产生的根据。(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人民大众也逐渐成为了革命的主力军,使新文化的“新”有了新的含义。这样,“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首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概括内含其性质、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之所以“新”,就在于革命的领导力量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产生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内核和灵魂。
所谓民族的、科学的或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提倡爱国主义精神,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二是崇尚科学,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坚持实事求是与客观真理。就其形式而言,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采取民族的形式,必须符合民族的实际与特点。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找到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为老百姓所接受。
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大众性。所谓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文化工作者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一是要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二是解决如何为大众服务的问题,这就涉及怎样处理文化的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功能,毛泽东根据革命战争年代的实际与需要,重点强调了文化的政治作用,这种政治作用就在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因此,必须“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三、坚持“双百”方针和“两用”原则
毛泽东依据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必须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于1956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促 《略论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537.html
冯德楠
(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辽宁沈阳 110159)
摘要: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双百”方针、“两用”原则等经典的阐述和论段,不仅指导了当时的文化建设,而且对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迪。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中国先进文化进行了不懈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分析了如何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从而形成了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不但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的目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致力于推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运动的范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正是因为有这种革命性的文化,引领我们党战胜千难万险,从而使我们党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更渴望创造出属于我们民族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种先进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创造了以“爱众”为核心的文化品格。否定了以“尊王”为核心的封建等级制文化,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卑贵贱的等级文化思想是截然不同的。第三,确立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详细地论述了这一方针,并且指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强调,实行“双百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
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把观念形态的文化归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认为经济是文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政治是文化的直接决定因素,而文化也同时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力,从而在理论上阐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近代以来,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这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就是中国新文化产生的根据。(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人民大众也逐渐成为了革命的主力军,使新文化的“新”有了新的含义。这样,“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首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概括内含其性质、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之所以“新”,就在于革命的领导力量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产生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内核和灵魂。
所谓民族的、科学的或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提倡爱国主义精神,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二是崇尚科学,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坚持实事求是与客观真理。就其形式而言,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采取民族的形式,必须符合民族的实际与特点。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找到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为老百姓所接受。
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大众性。所谓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文化工作者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一是要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二是解决如何为大众服务的问题,这就涉及怎样处理文化的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功能,毛泽东根据革命战争年代的实际与需要,重点强调了文化的政治作用,这种政治作用就在于“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因此,必须“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三、坚持“双百”方针和“两用”原则
毛泽东依据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必须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于1956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促 《略论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