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制度述论
.村村无讼家家有余的解释[J].山西村政旬刊,1929,2(10).
[7] 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纪要[Z].南京: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秘书处,1929.
[8] 定县地方自治概况调查报告书[M].河北县政建设研究院,1934.
[9] 张汉儒.中山县村治现况[J].村治,1930,1(11、12).
[10] 秦@①.地方自治[M].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5.
[11] 革命文献:第71辑[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7.
[12] 陈柏心.地方自治推行问题[J].地方自治,1936,1(1).
[13] 中央地方自治计划委员会.我国地方自治制度之演进[J].地方自治,1936,2(1、2).
[14]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 程邻芳等.内政部推行县政建设实验区始末记[J].内政公报,1935,8(19).
[1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4.
[17] 警灾.论经济界应利导农村之信用合作社与自治事业[J].县村自治,1933,3(2).
[18] 孙中均.戡乱建国应巩固基层政权[J].地方自治,1948,2(4).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土加炎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制度述论(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584.html
[7] 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纪要[Z].南京:内政部第一期民政会议秘书处,1929.
[8] 定县地方自治概况调查报告书[M].河北县政建设研究院,1934.
[9] 张汉儒.中山县村治现况[J].村治,1930,1(11、12).
[10] 秦@①.地方自治[M].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5.
[11] 革命文献:第71辑[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7.
[12] 陈柏心.地方自治推行问题[J].地方自治,1936,1(1).
[13] 中央地方自治计划委员会.我国地方自治制度之演进[J].地方自治,1936,2(1、2).
[14]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 程邻芳等.内政部推行县政建设实验区始末记[J].内政公报,1935,8(19).
[1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1984.
[17] 警灾.论经济界应利导农村之信用合作社与自治事业[J].县村自治,1933,3(2).
[18] 孙中均.戡乱建国应巩固基层政权[J].地方自治,1948,2(4).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土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