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数字化及在我馆实践的探讨
4.2.1舍族历史与文化:舍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舍族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和传承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浙江景宁舍族自治县是舍族人民聚居之地。我们有责任把舍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民风民俗、信仰图腾等介绍到互联网上。
4.2.2浙江乡镇资料:星罗棋布于浙江大地上的三千多个乡镇,如颗颗明珠,熠熠闪光。这里不乏良诸文化的发源地,余杭的长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越城梅山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又有人称"纽扣王国',的永嘉县桥头镇,还有诞生了不朽的文学家茅盾的乌镇。江南小镇在历代文学家的笔下多有动人的描绘,令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我馆地方文献部收有丰富的浙江乡镇资料、图片,有充分的理由将这部分资源数字化,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江南小镇的浓郁风情。
4.2.3辛亥革命浙江史料:浙江在辛亥革命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辛亥革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组成中国同盟会的三个革命团体之一的光复会,它的主要领导人蔡元培、陶成章、章太炎,都是浙江杭州、绍兴人。辛亥革命前期英勇献身的先烈徐锡麟、秋瑾,也都是浙江绍兴人。我馆曾与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合编了《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
4.2.4乡贤文化资料:乡贤文化是地方或区域文化的精华,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扎根在故乡人民血脉深处的精神基因。发掘和弘扬乡贤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地方文献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浙江人文荟萃,远古圣帝虞舜之后,代有贤人大家,地方文献部在这几年的征集工作中,对浙江乡贤人物的文献予以了充分重视,并专门编有《浙江人物类文献书目及题录》,这部分资源的数字化将成为开展对外宣传的靓丽窗口。
4.2.5民国史浙江籍人物资料:众所周知蒋介石是浙江人,还有很多浙江籍人物在民国时期的军政界风云一时,浙江的财团更是掌控着当时的经济命脉,如陈布雷、陈立夫、陈果夫、戴笠、毛人凤、汤恩伯、陈诚、胡宗南虞洽卿等,地方文献部的各地文史资料中,不乏收录,风格独具。
4.2.6浙江籍院士资料:浙江人杰地灵,有为数众多的科学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据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全国1 200多名两院院士中,浙籍或长期在浙工作的两院院士人数达170余位。
在专题数据库的制作基础上,还可开发一些题录或全文性质的数据库,如:
(l)浙江省重要报纸题录数据库:省馆地方文献部共收有全省各地报纸合订本200余种,其中省级报纸31种,查阅报纸的读者占有较大的比例。从阅览室工作实践看,有很多读者为了查找某一篇时间不确定的文章,要翻找数月,甚至是数年的报纸,报纸的损毁很严重,很多合订本都出现了书脊断裂的现象。如果将这部分资源数字化,读者可以从篇名、作者、时间等多个检索口方便快捷地查到他所要的资料,也可以对报纸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要完成这样一个较大的工程,可以发挥省馆的作用,协调有条件的地市馆,让他们负责当地的报纸,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上合作完成。为实施方便,可以划分年代,分段操作。数据库如果建成,预计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2)浙江省方志全文数据库:读史明志,浙江人十分重视以史为鉴,自东汉初年编纂《越绝书》以来,编史修志绵延不断,浙江也因此获得了"方志之乡',的美誉,"十年动乱"结束后,更是出现了一股盛况空前的新编方志的热潮。我馆地方文献部收有新方志1 464种,品种较齐全,是部门的支柱收藏。据统计2002年读者对方志的利用率为179%。
4 .3我馆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和应注意的问题
4 .3 .1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工程,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工作。但它的建成也将结束我省地方文献长期以来利用率低、流通渠道不畅的局面,真正享受网络时代的快速、共享,在互联网上让全国了解浙江,让世界了解浙江。
4.3.2浙江图书馆新馆1998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馆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建成了千兆馆域网,通过光缆联通工nternet,网络出口带宽10M,数据库存储设备总量达ST有小型机2台,各类专业服务器10余台。拥有可扩展的网络基础设施,如果再建设有信息丰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数据库,那么浙江图书馆不仅成为全省人民文化学习的窗口,还将使我馆的网站成为浙江文化信息之集大成者。
4 .3 .3我省一些图书馆已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馆藏特色,建立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数据库。但从全局发展来看,却有各自为战、缺少配合与互动之憾,这势必造成发展的不均衡和文献资源及人才物力的浪费,长此以往将遏制我省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l刘晓清,封学绛,程小澜浙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构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5)
2徐金安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初探
图书情报知识,2002(4)
3陈连梅论我国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充分必要条件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l)
4官建生地方文献数字化: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信息基础大学
图书情报学刊,2002(2)
〔出处〕 图书馆学研究2004(1)
《地方文献数字化及在我馆实践的探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