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的几点思考
征集工作要建立网络,也就是说要相对固定征集的途径。当我们基本查清文献源后,我们已经比较了解大量的文献产生在什么地方,因此与文献源所在之处就能够建立长期的友好的关系,如果对方也有所需求,双方可以建立更进一步的互动关系。这些友好关系纵横相连后就成为了网络。只要我们认真巩固这个网络,政策适当,它就会自动扩大,延展生发,产生“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图书馆应该对这方面有所投入,这是图书馆走向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步骤。网络的形成,也是图书馆融于社会,与社会建立一种真正的知识互动关系的发端。
所有上列工作,人是第一位的。按照当代地方文献工作的要求,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地方文献工作部门。图书馆从根本上说有两大任务,一是向民众传播知识;二是收藏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地方文献工作实施的是第二项任务,同时具备第一项职能,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工作部门才能做好工作。如同各图书馆面临的对参考咨询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样,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同样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尤其需要“通才”。“通才”知识面宽,经历丰富,炼就了一双鉴别文献的眼睛和一个灵敏的嗅觉。一个部门如果有两三个这样的人才,再配备一些肯吃苦负责的工作人员,就具备了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前提条件。
2.2 关于文献资源的内容和载体
地方文献的内容过去比较狭隘,“史料、出版、人物”的内容概括,使其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地方志为核心的文史资料为主,兼顾自然环境和其他人文现象的状态;在文献内容上征收慎重,时效滞后,门类不全,内容零散,不能适应时代,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后今天的需要。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就要直面现存的文献状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审视文献的生产,用各种办法和手段保证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文献的集合。我们不但还要象过去那样关注社会的人文状态,而且要涉足地域经济、国际交往、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秩序建设等等不尽枚举的方面去集取文献,尤其是地域经济,这个“主旋律”急待我们去学习、探索而参与“演奏”,要熟悉它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别无他途。今天的中国,以经济建设为纲,经济的发展呈跳跃式,而且各地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这一个历史进程的文献体现是极其丰富的。这是一个机遇,图书馆人能否抓住,是决定地方文献工作乃至图书馆本身今后受不受社会关注的试金石。当然,要想地方文献内容达到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就如达到真理一样不可思议,我们只有不断进取,尽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社会生活。笔者所在浙江省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专业市场群的代表,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进入它的发展进程,全方位收集它的信息和资料,这些资料到现在就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案头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参考书,同时也是分析“浙江现象”由来的珍贵史料,这种遗憾只有后补了。这种地域特色不但在地域内有意义,很可能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它的强大生命力,因此,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应该毫不犹豫地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打磨自己的敏锐触角,从而紧紧抓住本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特点、亮点积累素材,建立有效馆藏。但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重点与特色要建立在全面的基础上,全面性是重点和特色的归宿。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与来者照单全收不是一个意思,对文献的入藏依然要有选择。选择的原则有三:一、只有地方属性而无历史信息(指历史积淀或历史意义)的文献不收。二、实质内容重复的文献不收。三、经过比较,从时空判别,内容没有显著意义或前进发展意义的文献不收。三条原则首先是针对海量文献的负面性,也是针对图书馆的有限库容,当然更着眼于这个体系的质量。
地方文献的载体,如同图书馆的其他文献的载一样,已经是丰富多彩。书、报、刊、声像带、光盘片、绘画品等等,各种载体已经引起了同行们的极关注,但笔者强调的一点是还要从增强地方文献的面性和趣味性着眼。许多收藏家手中藏品启示我社会上有不少工具类的标示物品也可以列入地方献系列,但是它们必须象连续出版物一样,有相当量的连续的历史积累,才能形成文献意义和文献历意义。上海图书馆的香烟壳系列馆藏就独具特当代社会这类物品信手可以拈来,选其精彩的建立续性馆藏,真还能发挥其独特的效益。
2.3 关于地方文献的分类
当代地方文献工作应从服务和馆藏的需要出发建立它的分类体系。只有形成了文献的序,我们才能把握整体,追求规范和卓越,也才有条件向读者提供文献整合的成果。笔者欣闻,这个过去没有太多涉及的领域,同行们已经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首都图书馆制订的《地方文献分类标准》以现代社会为观照,又囊括了传统地方文献概念中的各类文献,是一个既实用又清晰的体系,一个“与时俱进”的产物。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中图法”已经修订了四版,但是它还是在经受考验,因为大量的极富当代社会特征的文献是很难确定它的类别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正在交叉以至交融,许多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三维空间发展的社会其各种文献已经给非此即彼的分类法提出了挑战。同样,地方文献的分类也应早早适应这种发展了的社会形势。要能够容纳和正确标示文献信息的类别,首图的分类法则还是有待补充和修改的。如IT产业的文献,我们不能把它归类到“工业类”中的“电子、仪表”类,更不能归类到“城乡建设类”中的“邮电事业”里面,因为它的属性与这些传统工业已经有了极大的区别,应赋予它一个恰当的身份。又如“科学研究事业”,把它放在大文化概念中,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并列在一起,实在是太贬损了它的地位。笔者知道编制者是惟恐将那些属于非地方文献的科学论著被当作地方文献收集进来,那可以采用子目中的限制,而不是委屈地将一个大科目放在一个小角落里。举出类似的这些例子目的是与同行进一步探讨如何适应变化,改进工作,但愿首图能在地方文献工作上再上一层楼。
2.4 关于地方文献的使用
地方文献重“用”,理论上讲大家都很重视,但从实际情况看,工作重点放在“用”字上的确也为数不多。当代文献还不具备民国和民国以前的文献资料所含有的文物性,因此,藏是手段,用是目的。用,实质上是使文献融汇于历史,从实践中进行提炼再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使文献形成多层、多点保存的一种最有效手段。《渭南县志》1987年6月出版后很快就将5000册书卖完了,从市长到乡长,《渭南县志》成了每人案头必备之物,图书馆几本《渭南县志》已经被几百人翻破了,连中学生写作文都查县志,无论从经济建设,思想教育乃至平反冤假错案,它都产生了全方位的效益,非常振奋人心。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要求搞地方文献工作的同志必须积极地“为书找人”和“为人找书”,深入社会,广泛宣传,用积极有效的手段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和揭示社会潜在的需求,用类似信息开发一样的办法开展地方文献服务工作,从而以社会对你的不断回报去赢得最大化的效益。
在逐步形成当代地方文献体系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二、三次文献的编纂。在以往的做法中,我们常常重视书目,常常是“水磨功夫”慢节奏,因此效应不大。现在挑战大了,社会需要即时的二、三次文献,摘要型的、专题型的以及其他的种种新要求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加快节奏,要有适销对路的服务;二要主动开拓新领域,一切以读者显性和隐性需求为转移;三要在满足即时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域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一些精心策划,缜密组织大型二、三次文献,以创造更大的效益。
地方文献数字化目前也是许多馆思考或行动的目标。所谓海量文献,真正都由图书馆储藏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容积,因此必须利用数字化手段。只有文献数字化了,才能做到资源共享,读者的利用半径才可以无限扩大。从地方文献的征集来看,数字化还能产生“借鸡下蛋”的效果,可以采用借用扫描后归还的办法,让一些缺藏或稀有文献进入我们的馆藏,完善我们的体系。数字化问题图书馆界正议论热烈,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文无意重复。
2.5 关于三级分藏体系
地方文献工作长期处于打游击状态。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都有专人征收本地域的文献,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重复建设行为,但因为地域阻隔而无法统筹。在文献数字化的大好形势下,地方文献应该逐步做到分级征收,资源共享,也就是省、地、县分别负责本地域的地方文献的征收。这样的好处,既可以在有限人力的条件下真正达到文献征收内容的全面性,又使某一
《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的几点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