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果业庄园带动果园文化


果业庄园带动果园文化
  
  ◎于新武
  
  山东省胶东的红富士苹果闻名海内外。
  
  红富士苹果成了当地的主打品种。苹果业也成为烟台大部分地区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劣势就逐渐显现出来,而且愈来愈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种植分散,不利于集约化管理。二是每家靠着几亩果园,很难达到富裕或者说缩小城乡差别的目的。如今的果园已经到了产量的顶峰了,而且正在走下坡路。一般三五亩果园,每年套袋也就是九万个左右,这样收入大多在五六万元左右。如果再除去农药、化肥、纸袋、人工等大概两三万的成本,剩下的收入寥寥无几。第三,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一家一户的果园只有靠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多岁的农民管理,力不从心。每当出现疏果、套袋、摘袋、转果等费工费时的季节性农活时,每天180元的工钱还雇不到人手。果农守着果园愁眉苦脸干不动活。果农们每天应付果园里的活,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参加农村文化生活。
  
  针对以上种种弊端,各级政府也正在探索一些新路子。比如蓬莱市园艺场就试点出果园集中、集约、集体管理的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还是有收获的。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走农场化管理、车间化生产的路子,用果业试验庄园式的生产模式,把分散在一家一户的果园集中在少数种地能手手里,形成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庄园。通过精心规划,可以将果园连片管理。再通过包装设计,形成以苹果采摘体验、果园观光、农家乐、乡村游、田园农庄生活等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农庄经营模式。
  
  首先,通过宣传发动、政府引导等手段,引导年老体弱、没有劳动力的果农把自己的果园转让出来,集中到年富力强,有文化、有头脑的知识型果农手里。 (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 像五六百户的村子,可以集中到七八个果农手里。这样,每个果农就有几百亩果园,形成大的庄园。反过来,这些把果园转让出去的果农,可以到这些庄园里打工,做一名产业工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这些农场主,就可以集中自己的优势,把比较年轻的农场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年纪较大的、体弱多病的农场工人,完全可以干一些诸如封箱、包装、分级等工作。这样一来,农村的多余劳力就可以就地转移,果园的管理也可以做到精细化。在精力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探索庄园里养殖、种植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养殖产生的牲畜粪便建设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利用沼液滋养果树,生产出有机果品。
  
  其次是通过建设一个个庄园,推动果园文化的兴起。以苹果农场、苹果庄园为主体,开展庄园歌咏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也可以以每个庄园为单位,开展具有果园特色的技能比赛,比如套袋比赛、选级比赛、包装比赛等。这既提高了生产技能,又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庄园之间还可以比一比谁家的苹果个大、形美、味甜,争夺“苹果大王”称号。
  
  第三是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推介果园游、农家乐、乡村游等,吸引各地尤其是城市居民来庄园旅游。通过开展苹果采摘、品尝体验来吸引游客。也可以拿出一块专门的地方,建设独具特色的胶东民居,让城里人来短期度假、居住。还可以提供书画家采风创作基地等。像蓬莱市村里集镇南官山村就规划了20多个农村庄园,供前来观光游览者居住。
  
  综上所述,只有把零散的果园整合起来,集中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果园文化的兴起。
  
  

《果业庄园带动果园文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675.html

  • 上一篇范文: 田坝里的童趣
  • 下一篇范文: 豫北殡葬礼仪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农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