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概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说明即使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仍然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治理对策

  1引言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是当今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以往的文献普遍将盈余管理视为机会主义行为,近期的研究发现了盈余管理的其他一些动机,比较典型的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这些研究发现为我们治理盈余管理提供了基础。

  2机会主义动机

  机会主义动机是指管理当局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有目的、有策略地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歪曲,不惜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盈余管理机会主义动机具体目的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2.1以误导资本市场为目的的机会主义动机

  60年代以前的会计文献普遍认为,公司管理当局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欺骗投资者。但是,60年代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则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竞争,投资者不总是受会计盈余的瞒骗。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直试图对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进行实证检验,但结论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

  尽管实证研究的结论相互矛盾,但是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欺骗投资者的事件却不断发生。例如,我国资本市场中发生的琼民源事件、红光实业事件以及银广夏事件等,表明上市公司以误导资本市场为动机的机会主义行为确实存在,并且资本市场的参与者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识破他们的盈余管理行为。

  2.2建立在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契约上的机会主义动机

  在契约论的框架下,企业可以被视为其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经理、债权人、雇员以及政府机构等)之间的一组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明白,他们的自身利益有赖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利害冲突,他们为了牟取私利又有采取减少企业价值和生存机会的动机与行为,试图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占为己有。

  会计盈余在订约中的作用、契约的不完善以及监督成本较高会诱使经理人员运用盈余管理牟取私利,从而使得盈余管理行为不可避免。因此,克里斯蒂与齐默尔曼将这类的机会主义定义为:经理以超过股东等外部人在订立契约时所形成的预期的方式,在公认会计准则尚未明确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做出选择,通过这样的选择可以增加经理的财富,但却相应减少了外部人的财富。

  国外已有大量的文献检验了基于债务契约和经理报酬契约动机的盈余管理,这些研究表明,报酬契约与债务契约至少是一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因。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经理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基于这类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明显。

  2.3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机会主义动机

  美国银行业的规范要求银行必须满足借助会计数字表达的一定资本充足率,保险业的规范要求保险公司要符合最低财务质量标准,公用事业有史以来一直被规定收费率并且只允许赚取其投入资产的正常的回报。因此,这些公司经理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逃避行业监督和反托拉斯监督。

  我国上市公司为避免特别处理与摘牌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的实证证据实际上也属于逃避《公司法》管制的情况。我国有些公用事业单位,人们抱怨其收费水平高,但其财务报表上的盈利并不突出,可能也采取了类似的盈余管理行为。

  3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

  Burgstahle与Dichev发现上市公司存在通过盈余管理将盈余微降操纵为微升或者将微亏操纵为微利的现象,他们认为上市公司这类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为了降低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成本。

  上市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以及盈利是上升还是下降,确实对利益相关者的心理会产生质的影响,从而影响与上市公司的交易成本。例如,顾客愿意为盈余高的公司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因为公司更可能履行其所承诺的质量担保与服务义务;公司的供应商将为盈余高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条件,不仅因为盈余高的公司更有可能为当期的采购支付货款,还因为该公司将来可能进行更大数额的采购;银行愿意为盈余高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因为盈余高的公司违约与延期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更小;高盈余公司的优秀雇员既不太可能辞职,也不太可能为了留下来而要求更高的薪水。因此,这些公司有避免盈余下降或亏损从而降低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成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的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微利现象”与“10%现象”。盈利公司的交易成本可能比亏损公司低,这至少可以对“微利现象”做出部分解释。当然,“微利现象”还与《公司法》中关于特别处理与摘牌的政策有关。“10%现象”至少与交易成本有部分关联,即利益相关者将净资产收益率为10%作为“绩优”公司的评价标准。因此是否达到“10%”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仅是对证监会配股政策的反应,而且可能是基于交易成本的反应。4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

  近期一些研究表明,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由管理当局对投资者反应的理性反应得到解释。Erickson与Wang调查了换股式兼并时的盈余管理,表明收购公司在兼并之前会高报盈余,其原因是目标公司会预料到这一情况,并在就收购价格进行谈判时根据预期的盈余管理作调整。Shivakumar研究了稀释权益发行(Second Equity Offering)的情形,认为权益发行前的盈余管理不是为了误导投资者,相反却是发行公司对发行公告时预期的市场行为的理性反应。

  发行公司和市场之间关于盈余管理博弈的支付矩阵。发行公司有两个战略:他们在发行公告前可能高报或不高报盈余;市场也有两个战略:他们或者相信或者不相信发行公告前的盈余被高报。每一个方格中的第一个记录是市场的支付,第二个记录代表发行公司的支付。H代表正的支付,而C代表盈余管理的成本。

  如果投资者能直接观察到每一个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那么盈余管理引起的均衡支付将是(0,0),即上市公司不进行盈余管理,股份将以它们的基础价值发行。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存在信息成本,投资者不能完整地观察到盈余管理的金额,因而,发行公司有偏离上述均衡的激励,可能会通过高报盈余以抬高股票的发行价格;投资者如果考虑到发行公司的这一激励,会假设所有发行公告的公司在公告前会高报盈余,并因此会对发行公司的股票打折扣;由于发行公司不能令人信服地传递其不存在盈余管理的信息,因而发行公司会理性地高报公告前盈余(至少达到市场所期望的程度)。这使得均衡的结果是图1中的(-C,-C),它实际上是单纯战略的惟一的纳什均衡。因为盈余管理的成本不为0,这一均衡就是帕雷托无效的。

  在1998年以前,尽管我国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达到配股及格线的现象也很严重,但当上市公司公布配股公告时,股价一般会有较大幅

度的上升,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不一致,因此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不能以管理者反应假说来解释。但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股市出现了“配股危机”,当上市公司公布配股公告时,股价一般会下跌,原有股东纷纷“逃权”,表现出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似的特征。

  5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可能是为了获得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比较业绩优势,其原因主要有:①当投资者和债权人在进行投资或信贷决策时,常常将相互竞争的公司的财务业绩进行比较;②在确定管理人员的报酬时,财务业绩可能是一个因素。

  Kallunki与Martikainen调查了芬兰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考虑同行业其他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结论是上市公司在确定盈余管理的目标水平时,似乎主要考虑行业平均盈余变化的永久性部分,支持了比较业绩优势假说。其他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发现,行业效应在解释盈余管理方面具有经验上的重要性。既然同一行业的公司是相互比较的公司,关于某一公司自身的非正常应计项目的水平与同一行业的非正常应计项目的水平是相关的,这一发现也支持了比较业绩优势假说(某一公司盈余管理的选择取决于它的竞争对手的盈余管理的选择)。

  Bagnoli与Watts将盈余管理问题作为几个公司间的非合作动态博弈来考虑,认为在许多公司之间的业绩进行比较的压力下,为了获得比较优势,公司会仅仅因为它预期其竞争对手会进行盈余管理而管理自身的盈余。

  此前的文献普遍认为由于机会主义而产生了盈余管理。上述研究为考察盈余管理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认为盈余管理产生于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而不是机会主义;或者说,如果存在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动机,将会加剧盈余管理。然而,在不存在机会主义问题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进行盈余管理,那么在不考虑盈余管理成本的条件下,股东的状况实际上被改善了。这至少对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的不公正关联交易行为作了部分解释,尤其是在上市公司面临亏损或面临无法达到配股及格线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往往通过关联交易“借”一部分利润给上市公司,而控股股东实际上是为了将来从上市公司的比较业绩中获得回报,例如未来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74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