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
奇色彩的记者,他被俘后越狱逃亡,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北方,那份激动人心的电文(“逃出死神魔爪,逃出地狱之门”)使他名扬全国。布雷德利·奥斯本(1827—1912)是内战中最著名的海军随军记者,他关于萨姆特堡之战(1861.4.12)的报道(“炮弹开花,内战爆发……”)极为脍炙人口。
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2页)
3、黄金岁月
美国内战以后到20世纪被称为战地记者的黄金时代。战地记者“只要肯于写东西就可以为所欲为,极度自由和毫无羁绊”,“他们左右西方世界公众舆论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的行为,包罗万象的叙述,大胆充当决策权威,尤其是他们通讯手段之迅速,使他们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地位。”大众化报业的发展增加了报纸和公众对战争新闻和战地记者冒险故事的兴趣。随着“本报记者”字样的消失和个人署名的问世,战地记者为媒介人物与公众的联系更为紧密。
这一时期,英美两国的战地记者仍然居于卓尔群伦的地位,其他国家的战地记者亦开始崭露头角。
1870—1871年普法战争将来自多国的记者推向世界性传播的大舞台。报道这场战争的德、法、美、英记者达百人之众,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不是老成持重的拉塞尔,而是完全用电报发稿的英国《每日新闻》记者阿奇博尔德·福布斯(1838—1900),全欧洲和美国争相阅读他关于德军炮轰巴黎郊区、巴黎陷落和巴黎公社血战的报道,《每日新闻》发行量因之翻了两番。《伦敦新闻画报》的亨利·维泽特利(1820—1894)则以战地记者兼画家的身份活跃在这场战争中,从他开始,这个家庭中先后出了5名战地记者,足迹遍及全球,为国际舆论界所瞩目。在普法战争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有可能成为战地记者。马克思没有接受伦敦《派尔一麦尔新闻》报的委聘,他询问恩格斯是否有意;恩格斯考虑到多年前害过他和马克思的普鲁士警官威廉·施梯伯仍身居高位等因素,也放过了这一机会。
论文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2页)来自
1870年代奥斯曼帝国与沙俄在巴尔干的争斗造就了俄国第一位明星战地记者瓦西里·涅米罗维奇—丹琴柯(1845—1836)。为英国《每日新闻》工作的美国人贾纽埃里厄斯·麦加恩(1844—1878)关于俄土耳其人镇压保加利亚人民起义“暴行”的报道引起世界舆论大哗,福布斯称他为1877—1878年俄土战争的实际制造者,而保加利亚人则尊奉他为民族救星。
在其后1881—1885年的苏丹战争、1898年的美国—西班牙战争、1899—1902年的布尔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等帝国主义殖民战争中,涌现的明星记者主要有: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弗雷德里克·维利尔斯(1852—1922)、乔治·史蒂文斯(1869—1900),美国的理查德·哈丁·戴维斯(1864—1916)、詹姆斯·克里尔曼(1859—1915),意大利的路易吉·巴尔齐尼(1874—1947),澳大利亚的乔治·莫里森(1862—1920)等。丘吉尔以战地历险铺平了通往政坛之路;戴维斯和克里尔曼先后受雇于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对煽动起美西战争负有责任;意大利《晚邮报》报童叫卖时高喊:“巴尔齐尼的文章!”当以上这些著名战地记者被欧美公众捧为民族英雄和角色模范的时候,战地记者这一职业刚刚在中国萌芽。1884年3月,《申报》主持人美查派“西人”前去报道中法战争,仅在前线采访了3天,在5月发表了中国报史上第一篇战地报道而未留下姓氏。1898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发刊词中称:“现当俄日战争之际,本馆特派一观战访事员随时通信。”直到北伐战争期间,中国才出现一批较知名的战地记者,其中以摄影记者王小亭(1900—1983)和《新闻报》的顾执中(1898—1995)等人影响为大。
4、一战:记者多如“漂浮的水雷”
理查德·哈丁·戴维斯说过,一战期间,“每一支军队里的战地记者,多得像漂浮的水雷一样”。而战争初期最具国际知名度和最富有的战地记者正是戴维斯本人,1914年,他的年薪高达32000美元,另外给杂志每写一篇文章获稿酬1000美元;“毫无疑问,戴维斯掌握着美国的公众舆论”。戴维斯对德军入侵比利时卢万和布鲁塞尔两座城市的报道激起了世界舆论对征服者的谴责。在先前的战地报道中建立声誉的弗雷德里克·帕尔默(1873—1958)是一战初期得到英国官方许可随军采访的唯一一名美国战地记者,他负责向全美所有通讯社和报纸供稿,到他于1917年改任美国远征军新闻检查官时,年薪已高达40000美元。约翰·里德(1887—1920)代表几家发行量不大的美国社会主义报刊采访俄国革命,在十月革命期间,由于“里德差不多 《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849.html
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2页)
3、黄金岁月
美国内战以后到20世纪被称为战地记者的黄金时代。战地记者“只要肯于写东西就可以为所欲为,极度自由和毫无羁绊”,“他们左右西方世界公众舆论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的行为,包罗万象的叙述,大胆充当决策权威,尤其是他们通讯手段之迅速,使他们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地位。”大众化报业的发展增加了报纸和公众对战争新闻和战地记者冒险故事的兴趣。随着“本报记者”字样的消失和个人署名的问世,战地记者为媒介人物与公众的联系更为紧密。
这一时期,英美两国的战地记者仍然居于卓尔群伦的地位,其他国家的战地记者亦开始崭露头角。
1870—1871年普法战争将来自多国的记者推向世界性传播的大舞台。报道这场战争的德、法、美、英记者达百人之众,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不是老成持重的拉塞尔,而是完全用电报发稿的英国《每日新闻》记者阿奇博尔德·福布斯(1838—1900),全欧洲和美国争相阅读他关于德军炮轰巴黎郊区、巴黎陷落和巴黎公社血战的报道,《每日新闻》发行量因之翻了两番。《伦敦新闻画报》的亨利·维泽特利(1820—1894)则以战地记者兼画家的身份活跃在这场战争中,从他开始,这个家庭中先后出了5名战地记者,足迹遍及全球,为国际舆论界所瞩目。在普法战争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有可能成为战地记者。马克思没有接受伦敦《派尔一麦尔新闻》报的委聘,他询问恩格斯是否有意;恩格斯考虑到多年前害过他和马克思的普鲁士警官威廉·施梯伯仍身居高位等因素,也放过了这一机会。
论文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2页)来自
1870年代奥斯曼帝国与沙俄在巴尔干的争斗造就了俄国第一位明星战地记者瓦西里·涅米罗维奇—丹琴柯(1845—1836)。为英国《每日新闻》工作的美国人贾纽埃里厄斯·麦加恩(1844—1878)关于俄土耳其人镇压保加利亚人民起义“暴行”的报道引起世界舆论大哗,福布斯称他为1877—1878年俄土战争的实际制造者,而保加利亚人则尊奉他为民族救星。
在其后1881—1885年的苏丹战争、1898年的美国—西班牙战争、1899—1902年的布尔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等帝国主义殖民战争中,涌现的明星记者主要有: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弗雷德里克·维利尔斯(1852—1922)、乔治·史蒂文斯(1869—1900),美国的理查德·哈丁·戴维斯(1864—1916)、詹姆斯·克里尔曼(1859—1915),意大利的路易吉·巴尔齐尼(1874—1947),澳大利亚的乔治·莫里森(1862—1920)等。丘吉尔以战地历险铺平了通往政坛之路;戴维斯和克里尔曼先后受雇于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对煽动起美西战争负有责任;意大利《晚邮报》报童叫卖时高喊:“巴尔齐尼的文章!”当以上这些著名战地记者被欧美公众捧为民族英雄和角色模范的时候,战地记者这一职业刚刚在中国萌芽。1884年3月,《申报》主持人美查派“西人”前去报道中法战争,仅在前线采访了3天,在5月发表了中国报史上第一篇战地报道而未留下姓氏。1898年8月,梁启超在《时务报》发刊词中称:“现当俄日战争之际,本馆特派一观战访事员随时通信。”直到北伐战争期间,中国才出现一批较知名的战地记者,其中以摄影记者王小亭(1900—1983)和《新闻报》的顾执中(1898—1995)等人影响为大。
4、一战:记者多如“漂浮的水雷”
理查德·哈丁·戴维斯说过,一战期间,“每一支军队里的战地记者,多得像漂浮的水雷一样”。而战争初期最具国际知名度和最富有的战地记者正是戴维斯本人,1914年,他的年薪高达32000美元,另外给杂志每写一篇文章获稿酬1000美元;“毫无疑问,戴维斯掌握着美国的公众舆论”。戴维斯对德军入侵比利时卢万和布鲁塞尔两座城市的报道激起了世界舆论对征服者的谴责。在先前的战地报道中建立声誉的弗雷德里克·帕尔默(1873—1958)是一战初期得到英国官方许可随军采访的唯一一名美国战地记者,他负责向全美所有通讯社和报纸供稿,到他于1917年改任美国远征军新闻检查官时,年薪已高达40000美元。约翰·里德(1887—1920)代表几家发行量不大的美国社会主义报刊采访俄国革命,在十月革命期间,由于“里德差不多 《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