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新闻传媒学论文 >> 正文

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


空中制胜论”重新抬头,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打击兵器的空袭成为一种基本战略。留驻交战国的外国记者成为所谓的“饭店战士”(hotel warriors)。这就是说,记者们不是随军行动,而是候在某国首都的一家饭店中,待防空警报拉响后观察,报道导弹攻击和飞机轰炸。这种角色最早出现于1991年海湾战争中,阿内特等外国记者所住的拉希德饭店以及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希尔顿饭店、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明霍饭店因此闻名遐迩。在1998年美英对伊拉克的空袭和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中国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水均益,顾玉龙等人也主要是以这种方式从巴格达和贝尔格莱德从事战地报道的。而在当代各国发生的内战中,由于两军对垒式的作战已不多见,交战双方往往以小股骚扰和冷枪冷炮袭击为基本战术,因此传统意义上的随军记者似乎已经不复存在。
7、阻碍战地记者成为媒介人物的因素
回顾二战新闻史,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德国和日本均向前线派出了大量战地记者,然而其中几乎没有因战地报道而名声远播的人物。德国在东线部队中有17个宣传连,文字和摄影记者近两千人;日本随军记者数量更多,令头号新闻大国美国望其项背,派到中国战场的记者人数一度超过4500人,除了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人如过眼烟云,了无痕迹。

   

《战地记者:媒介时代的英雄(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84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新闻传媒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