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宣传的辩证思维(三)
传的目的是影响对象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一目的之实现,一方面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里过程,在短期内难以凑效;另方面则需有一定的信息量。导致对象思想与行为改变的,不是宣传媒介本身,而是媒介传播的实际内容,即关于事实的报道和意见。在宣传过程中如何恰当地把握信息的流量,是决定对外宣传效果的又一关键。
根据宣传心理学的原理,宣传对象态度行为的变化,都是在一定数量的宣传信息刺激之下实现的。宣传信息达不到一定的量,没有一定的强度或冲击力,连引起对象的注意尚且不能,自然谈不上效果。所以,一旦宣传目的、目标对象确定后,就要立即组织宣传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关联的内容集中传播出去,这类方式可能是新闻的,也可是非新闻的,甚至是文艺的。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集中传播不是灌输。必须根据宣传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讲究分寸。毛泽东就反对急风暴雨式的宣传。他曾提醒宣传工作者:“不要在几是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类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大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大接触本行事务的人,接触本行事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始材料或者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地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不要在几稀释之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要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必须先有必要的共同的情报知识。”实践表明,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是很有道理的。信息量大,冲击力强,并非一定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其会在对象那里产生消极的反应,引发对抗性的逆反心理。其结果不仅会浪费有限的宣传资源,而且还会影响宣传机构乃至国家的整体形象。
对外宣传的辩证思维(三)(第3页)
信息量过大,冲出力过强不行,信息量过小,没有冲击力也不行。要想实现宣传的目的,最终改变对象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宣传信息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如果把大规模的过于集中的宣传比作倾盆大雨,那么,能够或有利于取得宣传效果的,就应该是毛毛细雨。倾盆大雨冲击力强,但不能持久;毛毛细雨虽然力度不大,却能持续不停,润物无声,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其固有的态度和行为,在宣传史上,能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有的组织(集团)耗费了很多心力,购买大量的版面空间和播出时间,在短期内集中轰炸,宣传自己的政见,以争取群众的支持,其力量之强,足以压倒一切对手。可是群众的反映却非常冷淡。与此相反,其他的组织或集团可能会以比他小得多的宣传资源,在长时间内作统筹的规划,不温不火,细水长流,结果赢得了比对手多得多的群众。对内宣传如此,对外宣传也是这样。它表明,宣传特别是对外宣传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思想工作,急功近利是做不好这件事的。必须掌握并且遵循宣传对象的心理接受规律,变倾盆大雨为毛毛细雨,作长期打算,锲而不舍,逐步渗透,只有这样,宣传内容才能最终征服对象受众,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九定量与定性
客观事实是宣传的主要内容,研究处理事实则是宣传人员的基本工作。而一切事实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没有一定的质和一定量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谓质,即事实的性质,是事实内容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决定了一时无是这一时无而不是那一时无,把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而量则是事实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宣传人员在分析、处理客观事实时,除了定性、把握、了解事物的性质外,还应该对它进行必要的数量分析。
在对外宣传活动中,宣传人员对事实性质的把握,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面对客观事实,必须首先从质的方面予以定性作出判断,是好还是坏,是进步还是倒退,是革命还是反革命,是大还是小,是正义还是邪恶,是是还是非,是廉洁还是腐败,是发达还是落后等,应明确地表明态度。没有定性的纯粹自然主义的客观报道,在所有国家对外宣传媒介上是看不到的。但是宣传人员对于事实也不能满足于质的把握。事实的性质是以一定的数量为条件的,没有对事实量的认识,就谈不上对事实质的认识。毛泽东曾告诫党内领导:“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这段话虽然是就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而言的,但是对与宣传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宣传人员不进行数量分析,自己心中无“数”,就无法说服打动自己的对象受众,因为在影响对象的各种因素中,数据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对于客观事实进行定性的分析 《对外宣传的辩证思维(三)(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5891.html
根据宣传心理学的原理,宣传对象态度行为的变化,都是在一定数量的宣传信息刺激之下实现的。宣传信息达不到一定的量,没有一定的强度或冲击力,连引起对象的注意尚且不能,自然谈不上效果。所以,一旦宣传目的、目标对象确定后,就要立即组织宣传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关联的内容集中传播出去,这类方式可能是新闻的,也可是非新闻的,甚至是文艺的。应该指出的是,这种集中传播不是灌输。必须根据宣传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讲究分寸。毛泽东就反对急风暴雨式的宣传。他曾提醒宣传工作者:“不要在几是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类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大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大接触本行事务的人,接触本行事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始材料或者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地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不要在几稀释之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要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必须先有必要的共同的情报知识。”实践表明,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是很有道理的。信息量大,冲击力强,并非一定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其会在对象那里产生消极的反应,引发对抗性的逆反心理。其结果不仅会浪费有限的宣传资源,而且还会影响宣传机构乃至国家的整体形象。
对外宣传的辩证思维(三)(第3页)
信息量过大,冲出力过强不行,信息量过小,没有冲击力也不行。要想实现宣传的目的,最终改变对象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宣传信息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如果把大规模的过于集中的宣传比作倾盆大雨,那么,能够或有利于取得宣传效果的,就应该是毛毛细雨。倾盆大雨冲击力强,但不能持久;毛毛细雨虽然力度不大,却能持续不停,润物无声,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其固有的态度和行为,在宣传史上,能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有的组织(集团)耗费了很多心力,购买大量的版面空间和播出时间,在短期内集中轰炸,宣传自己的政见,以争取群众的支持,其力量之强,足以压倒一切对手。可是群众的反映却非常冷淡。与此相反,其他的组织或集团可能会以比他小得多的宣传资源,在长时间内作统筹的规划,不温不火,细水长流,结果赢得了比对手多得多的群众。对内宣传如此,对外宣传也是这样。它表明,宣传特别是对外宣传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思想工作,急功近利是做不好这件事的。必须掌握并且遵循宣传对象的心理接受规律,变倾盆大雨为毛毛细雨,作长期打算,锲而不舍,逐步渗透,只有这样,宣传内容才能最终征服对象受众,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九定量与定性
客观事实是宣传的主要内容,研究处理事实则是宣传人员的基本工作。而一切事实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没有一定的质和一定量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谓质,即事实的性质,是事实内容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决定了一时无是这一时无而不是那一时无,把这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而量则是事实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宣传人员在分析、处理客观事实时,除了定性、把握、了解事物的性质外,还应该对它进行必要的数量分析。
在对外宣传活动中,宣传人员对事实性质的把握,是一切工作的基础。面对客观事实,必须首先从质的方面予以定性作出判断,是好还是坏,是进步还是倒退,是革命还是反革命,是大还是小,是正义还是邪恶,是是还是非,是廉洁还是腐败,是发达还是落后等,应明确地表明态度。没有定性的纯粹自然主义的客观报道,在所有国家对外宣传媒介上是看不到的。但是宣传人员对于事实也不能满足于质的把握。事实的性质是以一定的数量为条件的,没有对事实量的认识,就谈不上对事实质的认识。毛泽东曾告诫党内领导:“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这段话虽然是就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而言的,但是对与宣传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宣传人员不进行数量分析,自己心中无“数”,就无法说服打动自己的对象受众,因为在影响对象的各种因素中,数据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对于客观事实进行定性的分析 《对外宣传的辩证思维(三)(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