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儒家的德治是古代政治文明的最高表现


内容提要:论文从人本、民本、仁爱、德教、官德、富民和德治的最终目标等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儒家德治思想的进步性、它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它的普适性,着重阐明儒家德治思想是古代政治的最高表现,不能否定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为今天的“以德治国”提供历史的借鉴。 

关键词:儒家,德治,政治文明,最高表现。 

作者简介:陈德述,男,1937年出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命题,它是孔子在总结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德治思想是当时政治理论上的创新,这种理论经过孟子、荀子以及历代儒家传人的不断努力,其内容十分丰富,成了世界古代政治思想中最系统的、最进步的、最文明的政治思想体系。

一、以人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哲学前提 

孔子首创了人本主义的哲学体系,否定了传统的天命神学,把人从天帝、鬼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肯定人“惟万物之灵”,“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价值判断,把人作为关心和研究的对象。儒家认为,人惟万物之灵,人是宇宙中最宝贵的存在。《礼记·礼运》篇说:“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所谓“天地之德”者:“天以覆为德,地以载为德,人感‘覆’‘载’而生,是天地之德也。”天以覆盖万物为德,地以载负万物为德,人感应天地之德而生,因而具有天地的覆载之德。所谓“阴阳之交”者:“阴阳则天地也,据其气谓之阴阳,据其形谓之天地,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二气相交乃生。”谓人秉父母之气而生也。所谓“鬼神之会”者:“鬼谓形体,神谓精灵。”即人是形体和灵魂的统一体。所谓“五行之秀气”者:“秀谓秀异,言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有仁义礼智信,是五行之秀气也。”说明宇宙万物和人都同由五行之气构成,但是,人所不同的是人所秉受的是五行之秀异之气,由此而异于宇宙的其他生物,而具有特殊的灵性。换言之,人是来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具有特殊灵性的社会存在。 

儒家认为,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的、特殊的地位。《礼记·礼运》还说:“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所谓“天地之心”者:“天地高远在上,临下四方,人居其中央,动静应天地。天地有人,如人腹内有心,动静应人也。”即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地位。所谓“五行之端”:“端犹首也。万物悉由五行而生,而人最得其妙气,明仁义礼智信为五行之首也。”即人与万物的根本区别,有仁义礼智信之道德。“食味”指人食五行(食物由五行之元素构成)之味。“别声”指人能分别五音(宫、商、角、徵、羽)之声。“被色”指秉五行之色而生。味、声、色为五行最显著的特征,人秉受这三种特性而生,所以处于五行之首位。这一点进一步充分说明了人高于宇宙万物,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社会存在。 

“天地之性人为贵” 的人本思想,否定殷商以来的神本思想,这是中华民族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很大的飞跃,是很重要的理论上的创新。这一崭新的理论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神主宰世界命运的传统,确立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位置,从而开启了中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 

从以上的思想观点出发,对于国家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文化管理的重心不是依靠“天命”和“神灵”而是要依靠人。人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之后,就应该研究人,认识人,要了解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把教育人和改造人作为执政者的重要任务。古人曾有言:“知人则哲”;《老子》也讲过:“知人者智”,说明认识人是一种高超的智慧,也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为了认识人,儒家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人的本性,企图通过认识人的本性来认识人,所以出现了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等等不同的人性论,其目的在于认识人,从而能更好地对人进行管理、控制与统治。不断地探索人的本性,是重视人的表现;对人的管理与统治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也是政治文明的表现。

二、民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人本”是对“神本”而言的,“民本”是对“官本”而言的。儒家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民本的思想。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 

《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社会真理;周武王借上天的口来阐明他的民本思想:“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西周著名的政治家周公说:“人无于水监,当以民监”,不但要把人民作为检验政绩的镜子,还要了解和关心民众的疾苦,“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依”,百姓内心和痛苦)”;“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庶民。” 孟子的“仁政”理论也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还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孟子强调得民心的重要性,他说:“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矣。” 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儒家还强调:“国以民为,社稷为民而立” 。汉代著名思想家贾谊说:“闻之於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价值。这一思想认定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在历史上凡是重视以民为本的统治者,他都获得了好的政绩,社会就会相对的平衡,社会矛盾就不那么尖锐,相反则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动荡。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三、“仁爱”是儒家德治的出发点 x_9]N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03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哲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