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新闻传媒学论文 >> 正文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


及以后,我们能够做到人人可以上网发布信息,人人可以发表评论,似乎读者再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再不会竖起耳朵等待上帝的宣谕。但正如有的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网上的自由本身就是现实中的更加不自由的表征。我们要诘问的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由以及公众又是如何使用这种自由的?
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有两类,一类是热媒介,一类是冷媒介。热媒介是高清晰度的,它参与程度低,接受者不用思索,只需要被动接受即可。冷媒介则是低清晰度的,参与程度高,接受者必须要经过思考、分析,必须要填补文本的空白才能进入接受过程。⑷那么网络媒介是什么样的媒介呢?显然,它是热媒介。在这样的媒介上,表达必须直白如水,必须口语化,否则读者没有耐心去分析。网人称在网上贴文章叫“灌水”,真是再形象不过了。在网上,除了速度还是速度,既有网上电话费和网络服务费的考虑,更有网络不断提速的暗示。网费正一天天降低,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后者。电子媒介培养的是一代没有耐心的人,是只吃快餐的人。虽然网上可以有跟贴和评论,但跟贴或评论者也没有多少工夫去进行认真思考,而是想到就说,说了就算,不求经典,拒绝深刻。网络交流往往是即时性交流,它追求的是反应的速度和打字的速度,如果你不能快速回答,对方就会认为你“当机”了。虽然网上交流是一种参与性交流,但这种参与其实是凑热闹。照说网上写作比手写变得更容易、更方便、更有效率,但网文却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随意,越来越平面化。网上的短小评论,与中国传统的评点方式不可同日而语。传统的评点是“悟”的结果,但网上评点只是街谈巷议,是流在文章上的口水。印刷媒体上的思维的精深与逻辑的周延被网文的浅俗与感性所代替。麦克卢汉曾欢呼电子媒体时代的到来,认为它是人的神经中枢的延伸,它将改变印刷媒体所造就的西方人思维的线性特征和身体感受器官的不平衡状态,代之以人对世界的全身心接触⑸,但是,事实情形却是这样:过去作为人的身体的延伸的媒介使人的部分感官休眠,成为类似生物的盲肠一般无用之物,而电子媒体的发展则使人把大脑这个最后剩下的部分也交付于机器。19世纪末,在旧俄出现了“多余人”形象,电子媒体时代则把这一词序颠倒为“人多余”。“全身心接触”的理想在现实中演化为“全身心瘫痪”。麦克卢汉地下有知,也会面对媒体感叹:“你没有如期归来。”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第3页)  
网络交流往往是匿名交流。匿名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流的自由。“按照传统的信息方式,社会对个人形成了彻底的监视。因此,自由的领域缩小到电脑的监视器和虚构的身份中。”⑹社会对个人的彻底监视,造成个人心理上的巨大压抑,网络于是成为缓解这种压抑的工具。具体表现为:
1、网络发泄。在网下,人们受制于现实的社会角色,难免有重重顾忌。在现代社会这个福柯绝妙地形容为“圆形监狱”的所在,人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所看不到的监视者的存在,不得不按照社会的规范小心翼翼地行事,但一到网上,在虚拟的名字下,就像到了假面舞会现场,人们可以任由自已尽情发泄。生活中的人也许温文尔雅,但一到网上便咧开嘴大骂,将禁锢已久的“本我”之恶尽情释放。在汉语网络中,有个形容词叫“板砖”,瞅见不顺眼的人或事,就砸他一砖头。深受其害的莫言曾这样评论:“人一上网,马上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他也以“板砖”方式反骂,说网文“连屁都不如。”⑺在英语网络中也有一个对应的词叫“火焰战争(Flame wars)”。马克·德里这样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火焰之战不讲仪式,它是被称之为‘一伙人’的非洲裔美国人现象的网络文化的翻版。在这种现象中,打架的人互相狠命地诅咒对方,占对方的上风。有时用押韵的脏话骂对方的娘。火焰之战最激烈时,会有许多绝技表演,谓之‘怒吼’。那是一种疯狂的独白,由肥皂剧式的煽动到伴以猩猩表演般的艺术形式,应有尽有。其特点有擂拳式的标点符号,加强语气的大写字母,有亨特斯·汤姆逊式的‘宰了他们,让上帝把他们去分类’的恶言。‘怒吼’在精神上属于安托宁·阿尔托的亵渎性文字,与文汉姆·刘易斯《爆炸》一书中旋涡派画家的高谈阔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⑻这一描述与汉语网络中的“板砖”惊人地相似。它表明,借助虚拟的网络以匿名方式对骂,是东西方共同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究竟是人的劣根性在网上表现为这种现象,还是网络环境本身造就了这种现象,学者们见仁见智。在这种无聊的骂战中,网络交流变成了公共厕所的涂鸦。它浪费着人的精力,败坏着人的品格,污染着网络环境,形塑着一代人的文化精神。就在这种口唇快感的满足中,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对于现实社会的否定性力量消解了。 现实中的传媒话语霸权在这种网络混战中变得更加固若金汤。

2、网络游戏。网络交流本身带有强烈的游戏色彩。有相当多的人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事实上,网络游戏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13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新闻传媒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