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
已经培养了并不断地巩固着一代人的游戏心理。所谓的新新人类,就是被游戏形塑的一类人。他们不愿承担社会责任,不愿长大,滞留在儿童时代,滞留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浅薄与造作。无厘头的《大话西游》成为这一代人的大话。网恋也是网上游戏的一种。从诸如“色女”、“色鬼”、“少女终结者”等网上昵称就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这些人的游戏心态。他们满足于在网上与这类虚拟符号进行角色扮演类的恋爱游戏,拿肉麻当有趣,视无聊为开心,使那些不明其规则的少男少女上当受骗,轻率出走,造成极大的社会隐患。在这种游戏氛围中,有些网络新闻也几乎成为新闻终结者。一是虚假新闻。作假者造谣生事,瞒天过海,把网络变成愚人节的狂欢。二是低俗新闻。新闻发布者把目光瞄准明星的隐私大加炒作,或是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加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加以兜售。“印刷媒体的死亡可能实际上是新闻学的死亡”⑼,伯纳的预言绝非空穴来风。在人生的游戏中,人的理性迷失,心灵的细腻与真纯被粗俗所浸淫。
3、网络迷狂。网络上的狂欢使人迷失了自我,对现实采取一种逃避态度。30年前,麦克卢汉曾憧憬着电子传媒所带来的人类的重新部落化过程,认为“拼音文字的西方人那种冷漠、疏离的角色,在电子媒介引发的新型的深度参与前,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深度参与使我们回到与自己和他人密切接触的状态”。⑽现实却是人们在网上与多个虚拟的名字逢场作戏,在网下却与真实的人更加冷漠与疏离,网上的新闻接触一到网下便面临着“见光死”。随着网上的一个个链接,网民在快乐的游戏中游走,注意力难以在任何关键的地方驻足,结果是跟着感受走,在狂热的迷恋中失去自审能力。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理性精神本来就不足,这样的迷狂使社会精神意识更加处于危险之中。FLG等反科学的宗教崇拜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作用下,极易大行其道。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新世纪第一个春节的除夕,一些FLG的迷狂者居然视LHZ在网上的号召为天启,在天安门前自焚。网络的神奇性本来就极容易使人联想到神明,它的虚拟空间与虚幻的天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埃瑞克·戴维斯说:“‘信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个词的概念空间以及它的物质本身——它充满活力,给自己带上了神话、形而上学和神秘魔法的色彩。”“信息想象进入了社会实践,很多都沾了点预示世界末日大动乱的天启之火。新时代的人们(New Agers)用晶体作为个人电脑来储存和处理灵智,而不明飞行物的教堂和传播者将到来的信息转化为‘活信息’。”⑾网上的信息变成天启,网络成为上帝新镀的机械身体,人就成了网络的奴隶,成了将自己的主体交付上帝的差役。理性迷失之处,主体的自由意志怎么可能存在?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第4页)
综上所述,主体意识的丧失,使个人作为独立的、理性自律的人,或者说作为传播的主体的角色地位不复存在,传播的自由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珍爱自由,但自由绝不是一份免费的早餐。互联网上的控制真空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不能把这个王纲解纽的战国时代看作是历史的终结,而应看作是一个新的历史过程的开端。只有保持对自由的再次失落的高度警惕,才能从容应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正如在传统媒体上所发生的历史过程那样,在互联网上,为实现传播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也将永远不会停止。
注释:
⑴ 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儿·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⑵ R·托马斯·伯纳:《网络概述:从新闻学到商业主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0页。
⑶ 李希光:《新媒体巨头的出现与网络民主的终结》,《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01。
⑷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见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24页。
⑸ 1969年《花花公子》访谈录:《麦克卢汉——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袒露心扉》,见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64-376页。
⑹ 马克·波斯特:《德里达与电子写作——关于电脑的主体》,见《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95页。
⑺ 莫言:《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见博库网2000年9第15日文。
⑻ 马克·德里:《火焰战争》,见《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2000年10月第1版,第5页。
⑼ R·托马斯·伯纳:《网络概述:从新闻学到商业主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3。
⑽ 1969年《花花公子》访谈录:《麦克卢汉——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袒露心扉》,见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137.html
3、网络迷狂。网络上的狂欢使人迷失了自我,对现实采取一种逃避态度。30年前,麦克卢汉曾憧憬着电子传媒所带来的人类的重新部落化过程,认为“拼音文字的西方人那种冷漠、疏离的角色,在电子媒介引发的新型的深度参与前,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深度参与使我们回到与自己和他人密切接触的状态”。⑽现实却是人们在网上与多个虚拟的名字逢场作戏,在网下却与真实的人更加冷漠与疏离,网上的新闻接触一到网下便面临着“见光死”。随着网上的一个个链接,网民在快乐的游戏中游走,注意力难以在任何关键的地方驻足,结果是跟着感受走,在狂热的迷恋中失去自审能力。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理性精神本来就不足,这样的迷狂使社会精神意识更加处于危险之中。FLG等反科学的宗教崇拜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作用下,极易大行其道。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新世纪第一个春节的除夕,一些FLG的迷狂者居然视LHZ在网上的号召为天启,在天安门前自焚。网络的神奇性本来就极容易使人联想到神明,它的虚拟空间与虚幻的天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埃瑞克·戴维斯说:“‘信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个词的概念空间以及它的物质本身——它充满活力,给自己带上了神话、形而上学和神秘魔法的色彩。”“信息想象进入了社会实践,很多都沾了点预示世界末日大动乱的天启之火。新时代的人们(New Agers)用晶体作为个人电脑来储存和处理灵智,而不明飞行物的教堂和传播者将到来的信息转化为‘活信息’。”⑾网上的信息变成天启,网络成为上帝新镀的机械身体,人就成了网络的奴隶,成了将自己的主体交付上帝的差役。理性迷失之处,主体的自由意志怎么可能存在?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第4页)
综上所述,主体意识的丧失,使个人作为独立的、理性自律的人,或者说作为传播的主体的角色地位不复存在,传播的自由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我们珍爱自由,但自由绝不是一份免费的早餐。互联网上的控制真空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不能把这个王纲解纽的战国时代看作是历史的终结,而应看作是一个新的历史过程的开端。只有保持对自由的再次失落的高度警惕,才能从容应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正如在传统媒体上所发生的历史过程那样,在互联网上,为实现传播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也将永远不会停止。
注释:
⑴ 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儿·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⑵ R·托马斯·伯纳:《网络概述:从新闻学到商业主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0页。
⑶ 李希光:《新媒体巨头的出现与网络民主的终结》,《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01。
⑷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见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24页。
⑸ 1969年《花花公子》访谈录:《麦克卢汉——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袒露心扉》,见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64-376页。
⑹ 马克·波斯特:《德里达与电子写作——关于电脑的主体》,见《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95页。
⑺ 莫言:《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见博库网2000年9第15日文。
⑻ 马克·德里:《火焰战争》,见《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2000年10月第1版,第5页。
⑼ R·托马斯·伯纳:《网络概述:从新闻学到商业主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23。
⑽ 1969年《花花公子》访谈录:《麦克卢汉——流行崇拜中的高级祭司和媒介形而上学家袒露心扉》,见弗兰克·泰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