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
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
法。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
文学。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
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理论认识评价。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
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发展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
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
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

  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群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
观存在。

  在先秦文学中,帝王文学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有名姓的文学作品竟然是帝王文学。《古诗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作品
就是舜帝的《南风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
理”,“画”出了我国哲学和文学融为一体的最早作品——八卦。在我国第
一部政治议论散文集《尚书》中,收集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编辑家
之前历代帝王中产生的最有名的文章,如《尧典》、《大禹谟》、《秦誓》等。
而在孔子编辑的文学教材《诗经》中,包含了不少帝王所作的诗歌。

  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中,皇帝重视“文武之道”,大都有一定的
文学创作能力。诗歌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表情达意的工具,作为“万物皆备
于我”的帝王自然也不例外。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封建专制社会自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起,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籍、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有
名的帝王,尽管“稍逊风骚”、“略输文采”,但还是大都有诗歌创作传世。
帝王之中,也应当包括农民起义领袖中自立为帝的黄巢、洪秀全等人。他
们大都是书生出身,有一些“咏菊”之类霸气十足的“言志”诗作流传于
世。

  封建专制社会全盛时期的清代的皇帝更是接受了严格的孔孟之道的教
育,讲究“文治”,重视诗歌创作。据说乾隆皇帝是写诗最多的人,有四
万多首,不过他的诗作质量不高。漫长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
天,可以说是秘书出身,诗作颇有可观之处。至于那些“守业”的皇帝,
在接受教育时都学习了诗教课程,在政治生涯中也就写出了不少的文学作
品。

  从上述认识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个不容忽视却也没有得
到应有重视的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帝王文学还出现了中国文学中
出类拔萃的作品。

  中国帝王文学虽然大部分作品质量不高,但少数的一些文学精品却在
各方面都达到一流的文学水平。特别突出的是魏晋时期三曹的诗歌散文。
魏王、后被儿子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所作诗歌和散文在帝王文学中
是非常显著的。他的作品,胸襟阔大,苍凉悲壮,其层次之高即使终生从
事创作的“专职”文学家也很少人可以企及。他的大儿子、篡汉称帝的曹
丕,不但是一个诗人,而且文学评论文章更为知名。被封为王的曹植,诗
歌尤其哀艳凄绝,水平高超。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现
象——父子三人既是开基创业的帝王又是文名卓著的文学家,还竟然开创
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建安文学。

  南唐末代皇帝李煜,诗词达到一个高峰。作为退职的帝王却抹不去帝
王的烙印,但在诗歌中也就没有了忠君爱国的传统和偏狭的政治志向,以
致于上升到人生悲剧的哲理境界。由于帝王大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只要
他们认真去创作,其诗文同样的超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帝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意中形成
了一种被人们敬而远之的现象。人们不大愿意也不大敢于玩赏和评议帝王
文学。帝王文学那股唯我独尊、凌驾群伦的雄风和霸气,使得处于弱者地
位的人们在本能上就已经产生排斥拒绝的心理。而封建等级观念重重束缚
的臣民更不敢公开地指点评论,须知“大不敬”的罪名是要受到株连九族
的处罚的。这就是帝王文学之所以没有得到正视的突出原因。

  但是,模糊了帝王文学这一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不是完善的文
学系统。因而中国人的心理世界的反映也就明显地缺少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仅拿创作观念和主导思想来说,恰恰是帝王文学很少存在那种以孔孟
之道为指导的封建观念。这样,人们常用不同的称呼的“龙凤文学”、“天
子文学”、“政治文学”、“圣哲文学”,其实也就是帝王文学,就不能不引
起我们的正视了,进而还应认真地剖析它的本质。


二、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

  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帝王这些极其重要的几百个人物,统治了世世代
代的亿万臣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皇朝的代号,本身就是文学研究中的一
个重要的社会因素课题。而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需
要认真对待。可以说,不认识中国帝王文学,便无从把握中国文学,也就
无从深入地探究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无从建构新的中国文学和中国人的精
神世界。笔者认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种畸形的阳刚的文学,其产生是一
种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王文学反映了一种人类个体和群体生命所独有的精神现象。从精神
上进行心理分析,凌驾群伦的帝王文学表现了帝王作为个体对于群体无以
复加的高傲心态,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心理深处本能极度膨胀而又与封建
理性高度统一的意识。古代中国政治心理的特点,是一种二律悖反,一方
面是常规的理性即儒家的教化——对于帝王来说只是治理他人的工具,另
一方面是政治中心首脑的权力的无限制发挥和本能的极度发泄。与之相
对,臣民只能有阴柔女性的态度,只能在自虐的俯首贴耳中产生“移情”
式的或者阿Q式的精神满足。帝王则在俯视芸芸众生中得到人生无与伦
比的快感。

  刘邦的回归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宋太祖的
咏月诗句“未出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曹操的“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等等,都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帝王都是要统一天下的,正所
谓“天下一家”,而且都憧憬着“系之万世”。“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
何他们所知道的大地上的生物都要受到帝王的统治和宰割。在人类历史
上,他们居然也能长达数百年地做到这一点。这样少见的古代文学所反映
的心理现象,难道不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吗!须知,由中国特有历史性条
件所决定的这种心理所影响的群体心态,今天仍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根深
蒂固。

  中国帝王文学有着一致公认的理论基础即孔孟之道。如果寻找中国帝
王文学在理论层面的东西的话,那么只能说孔孟之道是其集中的发展形
态。而反映帝王心态深处最本真的法家的帝王之道,在帝王的口头上也在
文学的主张

中一般是不会被明白道出的。尽管孔孟之道实际上只是帝王教
育之道和辅弼帝王之道,但它确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封建观念系统,如“内
圣外王”等。封建帝王是很乐于表白自己符合这一儒家教条的。其实,真
实的帝王之道是“道儒法并举”、“霸王道杂之”。道儒法的理论深处都存
在着高人一等的统治、制约、教导民众的圣王心态,都属于统治阶级的意
识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经济、政治、地理等条件产生了帝王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26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