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西部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我国从20世纪末起,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开发利用我国西部民族地方文献,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
1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的内涵
我国西部包括陕、甘、宁、新、青、川、渝、黔、藏、滇、内蒙、桂十二省市自治区和湘西、鄂西、延边三个“入西”的自治州。
民族文献是指研究和记载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教育、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献。主要包括:用汉文记载的有关民族问题的文献;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用简易图形符号记载和代代相传具有史料价值的口碑文献;以及电子版民族文献。
地方文献,特别是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地方文献是指关于一个地方的一切方面的书刊资料。地方文献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纵的方面,它包括从古至今;从横的方面,它包含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然的和人文的内容;从文献载体看,有印刷型、电子版的和其它类型的文献。
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
2 怎样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文献
信息资源的所谓“开发利用”,实质上就是发掘寻找并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中的切合需要的数据、事实、经验、知识、情报、信息,用于四化建设。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就是发掘寻找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中的切合读者需要的数据、事实、经验、知识、情报、信息,为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四化服务。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主要的途径:
2.1民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进行民族地方文献的书目控制
解放前后,我国曾编制和出版过多种民族地方文献书目,例如我国现存最早的藏文版的《登迦目录》,它成书于公元824年,收录藏文经籍738种,著录书名、著者、译者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出版了两部大型回溯性总书目———《中国蒙古文图书综录:1947~1986》(乌林西拉主编,1990年10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中国朝鲜文图书总目录:1947~1991》(池玉子、任南洙编辑,1992年12月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前者收录了40年间全国出版的蒙古文图书6000种;后者收录了44年间全国出版的朝鲜文图书5800余种。1999年萨仁又续编了《中国蒙古文图书综录:1987~1997》部分,并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上中下),收录了全国180个藏书单位和80个个人收藏的1949年以前中国抄写、刻印的蒙古文文献,分图书经卷、检索资料、金石拓片和期刊报纸4部分,共13115条。
除了上述大型民族地方文献书目以外,各民族地区图书馆、民族院校图书馆、民族科研院所图书馆相继编制出各种民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也先后编制完成《土家族文献目录》、《苗族文献目录》、还在《湘西文化大辞典》中发表了《湘西著作简目》。
现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已有朝鲜、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傣、彝、壮等10余种,解决了电脑输入与检索问题,一些民族文献书目数据库、部分文献的全文数据库也在逐步建立。
编制各种类型的民族地方文献书目及建立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为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创造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2 2 设置民族地方文献中心,民族地方文献阅览室、民族文化博物馆,建立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基地
我国西部地区许多省市自治区图书馆,不少民族院校图书馆和民族科研院所图书馆都设置了民族地方文献特藏部(室)或民族文献中心,如新疆大学维吾尔族文献中心湖北民族学院的土家族文献中心等,开辟了民族地方文献阅览室,有的还建立了民族文化博物馆,例如吉首大学图书馆的民族文化博物馆,收藏有数百件民族地方文物。这些民族文献中心、民族地方文献特藏部(室)、民族文化博物馆,都是我们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基地。基地设置有民族地方文献专藏,集中管理,集中使用,非常方便。
2.3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搞好民族学学科建设,为发展民族教育,培育民族人才服
务
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搞好民族学学科建设,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地区人才,正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人才是关键。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到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原因在于日本重视教育。日本总结的经验是:“谁要想经济得到发展,谁就必须先办教育。”以我们吉首大学为例。吉首大学是办在湘西自治州的一所省属民族性、地方性的综合大学,创建于1958年,现面向全国23个省市区招生,现有21个教学院、部、系,26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10000余人,函授生12000多人。从1958年建校以来至今已为湘西自治州等民族地区及其也地区共培养了39000多名人才。现在自治州州委有2/3的委员是吉首大学毕业生,湘西州、市、县、乡镇干部也有许多吉首大学毕业生,湘西中学教师中吉首大学毕业生占了大多数。
2000年完成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口文盲率(15岁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还占有6 27%,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114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3961人。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文盲率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约比东部地区低12 7个百分点,在业人口文盲率西部比东部高出12 7个百分点。而开发民族地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有助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拿吉首大学来说,以民族学作为省教育厅的重点学科。这一重点民族学科,涵盖了我校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民族历史、民族体育、民族艺术、民族生态学、民族宗教、民族语言、民族教育等研究方向,涉及我校政治系、历史系、中文系、生物系、环境科学系、化学系、体育系、艺术系等10多个专业方向。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对搞好我校民族学重点学科,上硕士点,都极为有用。
2. 4 围绕民族研究科研课题,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
以我们吉首大学为例,85%的科研立项课题,都是民族研究方面的。这是我校科研的一个优点和特点。要与大中城市科研实力雄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展开竞争,只有发挥我们民族性、地方性的特点才有制胜的希望。我校今年申报立项的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都是与西部地区民族问题有关的课题。近年来,我校教职工为西部大开发,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150余项。如“湘鄂川黔边民族文化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利用文化制衡作用控制水土流失的可行性研究”、“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百苗图》研究”、“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与西部民族地区文明进程互动研究”、“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研究”、“湘鄂渝黔四省边民族聚居区商品经济和民族贸易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凤凰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富差异与社会稳定研究”、“湘西自治州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胡炳章教授的《土家族文化精神》、易小明研究员等的《民族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郑英杰教授的《文化的伦理剖析:湘西伦理文化论》、叶德书副教授等的《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王兆峰副教授的《湘泉营销战略》,这些都是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撰写地方志,也都大量开发利用了本地区的民族地方文献。
2. 5 开发民族地方文献,为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这是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要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要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发展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是至关重要的。民族地方文献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地方志,是民族地区的百科全书。在进行一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时,民族地方文献中有许多宝藏可以开发利用。例如一个地区的水利情况,一个地区历年以来的自然灾害情况,一个地区的人文景观,一个地区的名人名胜名山名水,一个地区的物产与矿藏资源,这一类的资料,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源,发掘出来往往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湘西凤凰县南方长城旅游景点的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我校张文炳高级实验师,从《乾州厅志》、《湖南苗防屯政考》、《明史》、《明实录》、《清史稿》等一系列文献中,发掘出有关湘西苗疆边墙,即南方长城的可贵资料,绘制出南方长城———苗疆边墙的碉卡图,这为开发南长城旅游线路,为凤凰县申报成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出了不少贡献。这些旅游景点的开辟为湘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 .6 培养与造就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人才,是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关键
要成功实现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有一大批善于开发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人才。没有大批这方面的人才,开发利用民
《论我国西部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