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与“进步”——对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科学理论的解析和批判
的时候用到了一些可能令人不齿的手段,但是他的理论绝对不是信口胡言。费耶阿本德把那些不太好的手段的作用夸大的太厉害了,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在那时取得胜利的就一定不是伽利略了,因为比他善于利用宣传和诡计,利用人际关系的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应该是旧势力中的,因为在这个方面伽利略作为一个新生理论的代表人,他的确是太弱小了。伽利略的理论普及的确可以借助那些生性讨厌旧思想的人,而维护与他相反观点的守旧派也是大有人在,伽利略在宣传的时候,守旧派也在宣传,而且在一个新生事物萌芽之时旧派的力量肯定是要更加强大一些的。这样,新的理论只有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才能说服人们相信它。所谓的宣传和诡计只是一种手段。新的理论在和旧的理论博弈之时都会用到,但永远是理论上更强大的那个获胜。
“伽利略主张的成功已经到了如此的程度,以至正如像他本人所承认的那样,他可以使自己不诉诸观察结果和实验结果。”[3]这段话说明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我们看出费氏确实是对伽利略的做法存有贬义,因为在伽利略的时代,小球从斜面滑下的实验条件是不具备的,而伽利略却把一个看似是实验所得其实是推理而来的结果当作事实告诉了人们。费耶阿本德认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是一种“欺骗”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中反映出的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便是伽利略的确想带人们脱离纯粹的感观式的思考问题,而进入用理性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人们渴望透过现象找寻事物更深层次的原因。(在石头从塔顶落下的实验中得出的亚里士多德范式的理论是地球是不动的,这是停留在感官层面的。伽利略运用了理性的推理。这里的理性推理是建立在另外一些与之相关的人们却以为真的事实经验上的。在第二个例子里,以往人们对星体的观察是以肉眼为准,也是直接靠感官经验裁决,伽利略使用了望远镜观察并通过理论说明这种观察相较于肉眼观察的准确性。)综合两个例子来看,伽利略所要对抗的就是以前肉眼观察到具有更多直观的感性经验的事实,而他的武器是建立在理性上的事实。对地球自转和哥白尼理论的证明只能说明其理论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在他被发展着的社会接受了,而且的确它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而且在现在看来此理论依然是合理有效的。在这个时代地球不动的说法是完全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因为将这一观点置于现代科学之中是会使整个体系混乱的,因为建立在地动说上的理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确实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选择地动说终归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费耶阿本德不认为一个理论取代另一个理论是因为理论上本来就有的更可以解释世界现象的优势,而把它的转换归结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的从而得出“怎么都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得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才更有可能被发展着的社会接受。片面地强调怎么都行,只会让能多理论成为炮灰,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和汗水付诸东流。
三、科学事业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专制”
如上所述,在科学活动中需要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来维持其发展的走向。费耶阿本德主张的不可通约的自由将“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强调的过于严重了,将这种不可通约通俗地来说就是“你不懂我,所以你不能对我进行评价。我不懂你,所以我也不能对你进行评价。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们互不相干。”当这种不可通约走到极端,以至自由让每个人都陶醉于自己的小世界时,我们不禁要问科学到底是为了个人的自娱自乐还是整个人类的福祉和利益?答案肯定是后者,那么既然我们要作为一个团体达成一定的目的,就需要一定的规则,而不可以是怎么都行,“怎么都行”只会导致低下的效率和方向的偏差。规则的出现或许以牺牲某些科学家的自由为代价,但是规则一旦产生只能证明那些科学理论的确是应该被淘汰的。黑格尔说过“存在的便是合理的”规则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由哪个或者哪些科学家人为划定的,而是历史的潮流,时代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再者,人究竟还是一种社会的动物,需要一定的认同感,陶醉在自己世界导致的对认同感的缺乏只会造就每个人永远的死气沉沉,这种绝对地自由造就的绝对缺乏激情将会把科学带入荒原。无论科学哲学家怎样定义进步,也无论科学到底是否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进步、科学,乃至人的生活都应该是生气蓬勃的,而这种蓬勃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专制”。因为唯有“专制”能凝聚力量,没有“专制”,就没有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2]王书明。批判精神的集成──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的渊源[J].大连大学学报,2005,(5)。
[3]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9 《“专制”与“进步”——对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科学理论的解析和批判》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341.html
“伽利略主张的成功已经到了如此的程度,以至正如像他本人所承认的那样,他可以使自己不诉诸观察结果和实验结果。”[3]这段话说明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我们看出费氏确实是对伽利略的做法存有贬义,因为在伽利略的时代,小球从斜面滑下的实验条件是不具备的,而伽利略却把一个看似是实验所得其实是推理而来的结果当作事实告诉了人们。费耶阿本德认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是一种“欺骗”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中反映出的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便是伽利略的确想带人们脱离纯粹的感观式的思考问题,而进入用理性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人们渴望透过现象找寻事物更深层次的原因。(在石头从塔顶落下的实验中得出的亚里士多德范式的理论是地球是不动的,这是停留在感官层面的。伽利略运用了理性的推理。这里的理性推理是建立在另外一些与之相关的人们却以为真的事实经验上的。在第二个例子里,以往人们对星体的观察是以肉眼为准,也是直接靠感官经验裁决,伽利略使用了望远镜观察并通过理论说明这种观察相较于肉眼观察的准确性。)综合两个例子来看,伽利略所要对抗的就是以前肉眼观察到具有更多直观的感性经验的事实,而他的武器是建立在理性上的事实。对地球自转和哥白尼理论的证明只能说明其理论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表现在他被发展着的社会接受了,而且的确它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而且在现在看来此理论依然是合理有效的。在这个时代地球不动的说法是完全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因为将这一观点置于现代科学之中是会使整个体系混乱的,因为建立在地动说上的理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确实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选择地动说终归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费耶阿本德不认为一个理论取代另一个理论是因为理论上本来就有的更可以解释世界现象的优势,而把它的转换归结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的从而得出“怎么都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得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理论,才更有可能被发展着的社会接受。片面地强调怎么都行,只会让能多理论成为炮灰,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和汗水付诸东流。
三、科学事业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专制”
如上所述,在科学活动中需要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来维持其发展的走向。费耶阿本德主张的不可通约的自由将“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强调的过于严重了,将这种不可通约通俗地来说就是“你不懂我,所以你不能对我进行评价。我不懂你,所以我也不能对你进行评价。你有你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们互不相干。”当这种不可通约走到极端,以至自由让每个人都陶醉于自己的小世界时,我们不禁要问科学到底是为了个人的自娱自乐还是整个人类的福祉和利益?答案肯定是后者,那么既然我们要作为一个团体达成一定的目的,就需要一定的规则,而不可以是怎么都行,“怎么都行”只会导致低下的效率和方向的偏差。规则的出现或许以牺牲某些科学家的自由为代价,但是规则一旦产生只能证明那些科学理论的确是应该被淘汰的。黑格尔说过“存在的便是合理的”规则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由哪个或者哪些科学家人为划定的,而是历史的潮流,时代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再者,人究竟还是一种社会的动物,需要一定的认同感,陶醉在自己世界导致的对认同感的缺乏只会造就每个人永远的死气沉沉,这种绝对地自由造就的绝对缺乏激情将会把科学带入荒原。无论科学哲学家怎样定义进步,也无论科学到底是否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进步、科学,乃至人的生活都应该是生气蓬勃的,而这种蓬勃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专制”。因为唯有“专制”能凝聚力量,没有“专制”,就没有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2]王书明。批判精神的集成──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的渊源[J].大连大学学报,2005,(5)。
[3]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9 《“专制”与“进步”——对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科学理论的解析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