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寂寞因明的真魅力
的同时,我们不妨多引入一些人们相对比较熟悉的学科语言,比如形式逻辑语言、数学语言、哲学语言等,来参与因明学研究;或者我们可以尝试编写一些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书籍,作为普及宣传,简要介绍因明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资料。或许这样的想法,会涉嫌“学科间的胡乱比附”、“欲将因明世俗化”,恐怕冒“天下之大不韪”。笔者认为,无论在什么时代,对于外来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进而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总要借助人们已经学习的比较熟悉的知识基础,纯粹本真的接受是不可能的,借用其他的学科知识来理解和表达因明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像因明这样的学科,作为外来文化,总是难以完全摆脱它的原始语言的影响因素,作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语言的研究者,想完全以因明来认识因明似乎是不大可能的;同时,对于刚刚接触、未必把因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来说,通读那些古汉语的经典资料,也似乎是不太现实的。
其次,因明学语言的表达内容也比较繁琐冗赘。在逻辑的三大分支中,之所以西方逻辑能够流传和广泛传播,并在很多学科当中得以应用,这与西方逻辑严密的由浅而深的体系不无关系。从概念到命题再到推理,这样的话容易让人理解。而让人理解明白是一门学问有可能流传传播甚至应用的前提。无论是在辩论还是在推理当中,概念是最最基础的。但在因明学中,对它没有专门的描述。对概念进行定义,是确立概念的关键。有人认为,在这方面,因明有自己的理论,即“表诠”和“遮诠”。何谓“表诠”“遮诠”?“表诠”就是肯定,“遮诠”就是否定。唐代宗密《禅源诸全集都序》对此有一很恰当的例子:“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英国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曾指出,任何定义都必须依托于更基本的概念才能实现。所以只有“遮”(否定)“表”(肯定),对于概念的定义,肯定是不全面系统的。这样的话,基本的概念不明晰,让初学者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种神秘感,甚至是迷惑而无从下手。
另外,因明中的名词也多有重复。我们就单说“宗”吧。宗是由宗依构成的。宗依又叫宗别。比如“声是无常”,这是一个判断、论题,其中的“声”、“无常”就是宗依,“声”叫前陈宗依,因为它处在宗的前端(陈就是陈述),“无常”叫后陈宗依,因为它处在宗的后端。我们一般把前陈宗依叫做宗前陈,把后陈宗依叫做宗后陈。根据两个宗依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宗依所起的作用,称宗前陈为体,因为它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主体。称宗后陈为义,因为宗后陈是双方所争关于主体的义理。体,有时也叫自性、有法、所别、或叫自相。义,与体相对应,有时叫差别、法、能别、或叫共相。这么多的称谓,很容易扰乱人的思维,更别说轻易去记忆。
再次,因明学中引用的例子单调而且难懂。无论是因明原著,还是因明的学术研究成果所援引的例子都是固定的那么几个,而且往往涉及佛教经论和古印度哲学背景,这样的例子,似乎并没有起到简化道理,使之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作用;反而增强了因明的神秘性。我们认为,事例的选集,根本宗旨有两个:一是增强学科的趣味性,以期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根据这一宗旨,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因明研究中,应当尽量援引各种贴近生活,为大众所普遍知晓的例子,在可以说明因明原理的同时,也可以拉近因明与读者的距离;二是在分析事例的推理原则的过程中,要凸显因明的实用性。在我所接触到的有限的资料当中,虞愚老先生、沈剑英先生和刚晓大师的语言以及引用的事例,是比较通俗易懂,且贴近生活。这样会降低因明初学者走进因明、认识因明、了解因明的难度,有利于因明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第三,因明的研习者太少,同时研究成果的影响范围过于狭窄,也是因明寂寞的原因之一。因明的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寺庙当中,其应用也局限于僧人学习经论、参悟禅理等方面,对于此范围之外的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接触,更别说是应用。这就使得了解因明、研究因明的人少之又少。另外,在学术研究方面,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因明学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简直是少得可怜,而且国外的研究成果似乎也没有充分在国内发挥影响,这样的现状,为因明初学者查找资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况也使得抢救因明、发展因明的工作显得声势不足。
当然,因明自身的历史特质也是其缺少亲民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认为以上三点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有可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尝试的话,那就成为因明的憾事了。这次因明国际会议的召开,真可谓因明学界的空前盛事。
二、魅力因明
因明虽然寂寞而神秘,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因明,稍微了解因明的人来说,似乎正是这种寂寞和神秘,恰恰孕育了因明独有的魅力。因明的独特魅力,即是那些想搞清楚、弄明白,却怎么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的疑惑和问题。
下面把笔者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存有的主要疑惑和浅薄的认识做简单说明,以期得到指导和教诲。
同品、异品的划分问题。同品,一般认为是与宗法同类的事物,简单理解,就是具有与宗后陈同样性质的事物。比如,“声是无常”,具有无常属性的事物都是同品,象瓶、盆、桌子等。同品,只是要求这些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并不要求在所有属性上都相同。如果都相同,那就没办法区别他们了。吕瀓先生认为,同品应该是“具有与所立法有共通性而相似的那种法的,才是同品。如声是无常,瓶等也是无常,瓶等可以作为同品,但瓶等是成坏无常,而声是生灭无常,声与瓶等只是在无常这一点上有共通性而已。”[1]同品,就是也具有宗后陈这种属性的事物。在《因明论疏瑞源记》中,记录了关于同品的四种说法,文轨法师的《庄严疏》说,品是按体为标准判断的,主张除宗外的一切有法,凡是有法上有这宗所立的法就是同品。比如“声是无常”,除宗中的“声”以外,像色、味等只要是具有无常性的事物就是同品,比如说桌子、瓶子等。文轨法师就是说桌子是同品;而璧公认为,品是按义来判断的,义就是属性。他说,除宗以外的一切法,凡是与宗上的法相似就是同品。也有人认为,要把体、义结合起来判断同品,认为除宗以外一切有法和法总起来叫做品,就是主张同品是个判断。比如“声是无常”为宗,那么“瓶是无常”是同品,因为“瓶无常”与“声无常”相似。窥基法师认为,除宗以外一切有法与法二者有不相离的关系,叫品,这有法与法不相离的关系与宗上有法与法的关系相似,就是同品。比如“声是无常”,有法“声”与法“无常”不相离,而“瓶”与“无常”也不相离 《谈寂寞因明的真魅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399.html
其次,因明学语言的表达内容也比较繁琐冗赘。在逻辑的三大分支中,之所以西方逻辑能够流传和广泛传播,并在很多学科当中得以应用,这与西方逻辑严密的由浅而深的体系不无关系。从概念到命题再到推理,这样的话容易让人理解。而让人理解明白是一门学问有可能流传传播甚至应用的前提。无论是在辩论还是在推理当中,概念是最最基础的。但在因明学中,对它没有专门的描述。对概念进行定义,是确立概念的关键。有人认为,在这方面,因明有自己的理论,即“表诠”和“遮诠”。何谓“表诠”“遮诠”?“表诠”就是肯定,“遮诠”就是否定。唐代宗密《禅源诸全集都序》对此有一很恰当的例子:“如说盐,云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说水,云不干是遮,云湿是表。”英国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曾指出,任何定义都必须依托于更基本的概念才能实现。所以只有“遮”(否定)“表”(肯定),对于概念的定义,肯定是不全面系统的。这样的话,基本的概念不明晰,让初学者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种神秘感,甚至是迷惑而无从下手。
另外,因明中的名词也多有重复。我们就单说“宗”吧。宗是由宗依构成的。宗依又叫宗别。比如“声是无常”,这是一个判断、论题,其中的“声”、“无常”就是宗依,“声”叫前陈宗依,因为它处在宗的前端(陈就是陈述),“无常”叫后陈宗依,因为它处在宗的后端。我们一般把前陈宗依叫做宗前陈,把后陈宗依叫做宗后陈。根据两个宗依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宗依所起的作用,称宗前陈为体,因为它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主体。称宗后陈为义,因为宗后陈是双方所争关于主体的义理。体,有时也叫自性、有法、所别、或叫自相。义,与体相对应,有时叫差别、法、能别、或叫共相。这么多的称谓,很容易扰乱人的思维,更别说轻易去记忆。
再次,因明学中引用的例子单调而且难懂。无论是因明原著,还是因明的学术研究成果所援引的例子都是固定的那么几个,而且往往涉及佛教经论和古印度哲学背景,这样的例子,似乎并没有起到简化道理,使之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作用;反而增强了因明的神秘性。我们认为,事例的选集,根本宗旨有两个:一是增强学科的趣味性,以期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根据这一宗旨,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因明研究中,应当尽量援引各种贴近生活,为大众所普遍知晓的例子,在可以说明因明原理的同时,也可以拉近因明与读者的距离;二是在分析事例的推理原则的过程中,要凸显因明的实用性。在我所接触到的有限的资料当中,虞愚老先生、沈剑英先生和刚晓大师的语言以及引用的事例,是比较通俗易懂,且贴近生活。这样会降低因明初学者走进因明、认识因明、了解因明的难度,有利于因明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第三,因明的研习者太少,同时研究成果的影响范围过于狭窄,也是因明寂寞的原因之一。因明的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寺庙当中,其应用也局限于僧人学习经论、参悟禅理等方面,对于此范围之外的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接触,更别说是应用。这就使得了解因明、研究因明的人少之又少。另外,在学术研究方面,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因明学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简直是少得可怜,而且国外的研究成果似乎也没有充分在国内发挥影响,这样的现状,为因明初学者查找资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况也使得抢救因明、发展因明的工作显得声势不足。
当然,因明自身的历史特质也是其缺少亲民性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认为以上三点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有可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尝试的话,那就成为因明的憾事了。这次因明国际会议的召开,真可谓因明学界的空前盛事。
二、魅力因明
因明虽然寂寞而神秘,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因明,稍微了解因明的人来说,似乎正是这种寂寞和神秘,恰恰孕育了因明独有的魅力。因明的独特魅力,即是那些想搞清楚、弄明白,却怎么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的疑惑和问题。
下面把笔者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存有的主要疑惑和浅薄的认识做简单说明,以期得到指导和教诲。
同品、异品的划分问题。同品,一般认为是与宗法同类的事物,简单理解,就是具有与宗后陈同样性质的事物。比如,“声是无常”,具有无常属性的事物都是同品,象瓶、盆、桌子等。同品,只是要求这些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并不要求在所有属性上都相同。如果都相同,那就没办法区别他们了。吕瀓先生认为,同品应该是“具有与所立法有共通性而相似的那种法的,才是同品。如声是无常,瓶等也是无常,瓶等可以作为同品,但瓶等是成坏无常,而声是生灭无常,声与瓶等只是在无常这一点上有共通性而已。”[1]同品,就是也具有宗后陈这种属性的事物。在《因明论疏瑞源记》中,记录了关于同品的四种说法,文轨法师的《庄严疏》说,品是按体为标准判断的,主张除宗外的一切有法,凡是有法上有这宗所立的法就是同品。比如“声是无常”,除宗中的“声”以外,像色、味等只要是具有无常性的事物就是同品,比如说桌子、瓶子等。文轨法师就是说桌子是同品;而璧公认为,品是按义来判断的,义就是属性。他说,除宗以外的一切法,凡是与宗上的法相似就是同品。也有人认为,要把体、义结合起来判断同品,认为除宗以外一切有法和法总起来叫做品,就是主张同品是个判断。比如“声是无常”为宗,那么“瓶是无常”是同品,因为“瓶无常”与“声无常”相似。窥基法师认为,除宗以外一切有法与法二者有不相离的关系,叫品,这有法与法不相离的关系与宗上有法与法的关系相似,就是同品。比如“声是无常”,有法“声”与法“无常”不相离,而“瓶”与“无常”也不相离 《谈寂寞因明的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