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新闻传媒学论文 >> 正文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


各地的“冠生园”月饼都卖不出去。前年河北白沟皮包生产中使用有毒的胶水,造成几名工人患病和死亡的事件被揭露,当地政府不仅处理了当事的几家小企业,接着展开大规模整顿,白沟六百多家小企业几乎全部因“六证不全”而停业,一时间热闹的白沟小商品经济瘫痪了。
传媒监督如何会造成这种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这里面,有记者有意无意地将报道所指,在标题中扩大范围造成的问题,例如山西毒酒、晋江假药等等。有的则是意料不到的传播中社会心理因素激发出的结果,例如冠生园月饼事件。有些则是我国现行政治体制造成的地方官员“保官”心态造成的,例如白沟事件。无论如何情况,起点是传媒的报道。在无法改变体制的前提下,传媒能否尽可能减少这类效果的发生?应该说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在报道的同时,强调问题的存在范围,说一些强调限定范围和保护可能波及地域或领域的话。像白沟这样的事情,应该继续关注,把新发生的问题恰恰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接着做下去,解释深层次的问题。如果这样做了,损失有可能减少到最低点,并警示防范同类情形的再度发生。舆论监督永远都是传媒自身的功能之一,而不具备强制力,这就是它的社会角色。什么时候人们能够用法治的、理性的心态看待舆论监督;什么时候全社会都能意识到舆论监督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保证社会公正的不可缺少的手段,那时,舆论监督便真正走上了正轨。
参考文献:
展江主编《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2001年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2002年)论文:
侯健《当代中国的舆论监督》
展江《警惕传媒的双重“封建化”》
秦晖《舆论监督与“有错推定”》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第5页)  
张文镝《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社会的健构》
熊蕾《新闻媒体的迷失和人民利益的失落》
杨明《黑哨----足坛扫黑调查手记》,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徐迅《暗访与偷拍----记者在你身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陈力丹/郭镇之《关于舆论监督的访谈》,《现代传播》2000年4期。
魏永征/黄挽澜《舆论监督是一种软监督》,《新闻界》2000年3期。
徐寿松《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新闻大学》2000年秋季号。
尹力《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新闻战线》2000年12期。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打印稿,2003年。
沈正赋《试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辩正关系》,《声屏世界》2001年8-9期。
李旻香《媒体:舆论监督要自觉接受社会和法律的监督》,《新闻战线》2001年5期。
仲伟志《争议人物吕日周告别长治》,《北京青年报》2003年1月28日。
陈汉辞《吕日周出书话长治》,《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日。

   

《我国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建构(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40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新闻传媒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