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本报调查:百家企业香港排队待上市


仅浙江一个省,有意向到香港上市的企业就达100多家,其中浙江台州一地,就超过30家。尽管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进入辅导期的内地企业数量还是在1200家左右。资本市场的发展似乎永远都满足不了企业对资本的饥渴。

    拥有1000多万家企业的内地始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香港投资人的目光。香港总共约800家上市公司,内地企业已经占到近十分之一——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尽管在最近欧亚农业的杨斌和华晨汽车的仰融“出了事”,让香港的投资者“领教”到了内地民企“不好对付”的一面,但一些内地企业素质良好,成长迅速,背靠一个蕴藏着13亿人口的市场,且市场环境日益成熟和完善,这样的上市资源,岂不令他们心仪。不久前香港联交所市场总监彭如川率团来京,与多家海外证交所争相“引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内地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开设创业板(亦称为“二板”)的条件不成熟,“三板”(以场外交易为特征,目前只限于对退市企业股票的特别转让)也不能开,主板只保留了一个可以上市的交易所,交易所的独家垄断造成拟上市企业的“排队”和“拥挤”。

    经济学家刘纪鹏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前10年主要是以追求速度和规模为主。我们在发展速度堪称世界第一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个结构不合理”,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是股本结构不合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结构需要调整。二是股市结构的调整,由于追求世界上“第一”的股票交易所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诞生,造成股市结构的过于单一和垄断,应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立转化。三是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需要调整,需要通过购并把质量低劣的上市公司置换出去。于日前出台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四是股种结构的调整,目前我们有A股、B股和H股,在未来必然要通过调整最终并轨。
    刘纪鹏认为,大家现在看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市公司质量低劣、股本结构不合理、非流通股所占比重过大、非流通股股东一股独大等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股市结构的不合理,在于证券业的“垄断”。 只有一个可上市的交易所,使企业和投资者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是实际上的“垄断”,垄断是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上述问题最深刻的根源。
    竞争是垄断的“天敌”。他认为,在中国发展多层次、多元化、多品种的资本市场,就需要中国不能只办一个主板市场(现在深圳的市场实际上被停了将近两年,只有上海一个市场),而且由于国内生产力的多层次,主板、二板、三板应该平行发展。
    交易所独家垄断,造成年年上千家企业拥挤在中国证监会和证交所的门口。为了上市,为了要过证监会和上交所的门槛,现在一些人已经到了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地步,甚至出现腐败现象。刘纪鹏认为,尽管审批制改成核准制,但核准制还是“换汤不换药”,券商的投行业务靠“通道”(即证监会批给券商的上市名额)取胜,但“通道”有限,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聚集到了证交所的门口。

在排队大军中,最多的面孔还是民营企业。国内除了惟一的主板,所有的渠道都被堵住了,多层次、多渠道现在处处不通。所以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进入辅导期的企业仍然在1200家左右。就算每年有100家企业上市,以这样的速度也需要上12年。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还不能发展,主板市场是“卖精品”的,“精品店”还在卖“假货”,开“百货店”能搞好吗?刘纪鹏认为,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精品店”之所以卖“假货”,原因正在于没有“百货店”;解决“精品店”的“假货”,一定要依靠大规模的发展“百货店”,使投资人能够有所选择。你卖“假货”,我不买你的。但现在证交所独家垄断,企业只能到那儿去上市,投资人买股票也只能在这里选择。
    中国内地在10年里就有1112家企业上市,美国发展到1000家用了160年,英国用了195年,中国香港到现在为止已经经历了90多年,也只有800家上市企业,这就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国际上交易所的发展,一般都是从早期的柜台交易发展到主板市场,在主板市场之后,由投资者选择,在监管者水平较高,机构投资人占到相当比例的情况下,衍生出了二板市场。
    但国内一步就跨越到了主板市场,直到今天也没有像样的柜台交易,场外交易系统也没有成型。二板市场急于推出,风险又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渠道都被堵住了,多层次、多渠道现在处处不通。所以尽管我们发展很快,但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还在1200家左右。就算一年最多上100家,以这样的速度也需要12年。辅导期实际上就是为了延缓上市速度,现在辅导期一年的周期已经转过来了,每年排在外面的还是1000多家,而且越来越多。
    国家有关部门高层人士多次明确表示,要在中国“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在我们证券监管部门这个层次上,应该再开辟新的市场,既然二板开不了,主板只有一家,而且众多排队者已经“塞车”,那么就应该把内地的民营企业尽量往香港去推。
    但香港的联交所和创业板,是内地企业,尤其是民企上市的“天堂”吗?

从客观上,香港毕竟是本土市场,应该是投资人在海外的有效选择:距离最近、语言共通、文化相近,监管也比较熟悉。在海外上市一视同仁的前提下,中国香港在海外市场中,仍然是最具有优势的。

    刘纪鹏认为,所谓到海外上市并不仅仅是指去中国香港。海外市场应该分两部分看待。中国香港虽然是海外市场,但是属于我们的本土市场。目前新加坡在中国内地非常活跃,新加坡因为种种限制,他们自己的上市资源非常有限,而新加坡又非常想成为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所以新加坡现在的一个战略就是让中国内地的企业到新加坡去。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总体的思想上,对海外市场,从新加坡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欧洲市场我们都可以选择。但从客观上,香港毕竟是本土市场,应该是投资人在海外的有效选择:距离最近,语言共通、文化相近,监管也比较熟悉,在海外上市一视同仁的前提下,中国香港在海外市场中,仍然是最具有优势的。
    一般来说,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海外证交所比较欢迎产权相对明晰的民营企业。内地企业选择香港,香港选择内地企业,真可谓是“两情相悦”。

香港证交所是“干儿子”,上交所才是“亲儿子”的观念必须打消。香港证交所和上交所都是中国的“儿子”。谁有利就让谁发展,谁能从海外“圈”来钱,发

展内地的事业,就让谁发展。

    中国证券监管部门曾经多次明确表示,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已经不存在制度性障碍”。但是在具体做法上,究竟走哪些程序,有关的制度规则披露都不够。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肩负着为国有企业服务的重任。在内地上市,大多数的民企经常处在“预备役”的位置。而且中国的民营企业数量巨大:在全部1000万家左右的企业中,除去国有企业100万家,三资企业40万家,其余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民营企业。仅靠内地的证交所,要满足大多数民企选择上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愿望,似乎有点力不从心。
    据业内人士估计,拟到香港上市的企业约300家。其中浙江企业占到三分之一,仅台州一地,就超过30家。刘纪鹏建议,既然香港市场愿意接受,香港的投资人也非常理性有智慧,内地的民企又那么“不好对付”(如最近的欧亚农业和华晨集团事件),干脆让他们市场上见面吧。应该大力提倡中国企业到海外去融资,而不是阻止。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本市场资源的观念需要转变。
    他认为,1000家企业对香港来说是一笔很宝贵的资源,但对内地来说是万分之一的概念。不要担心优质资源流失到海外。
    这就要走出三大误区:第一,怕我们的优质资源流失到海外,和内地主要为国企脱困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我们的监管机构水平好像低了。第二,怕我们的民营企业在外边发生各种问题,给中国内地脸上抹黑,既然香港欢迎他们过去,我们这边又搞了市场化选择,就应该果断让民营企业到市场环境中去。第三,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证交所等其他环节,担心海外的证交所和我们的上交所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在骨子里还是认为香港证交所和上交所内外有别,总认为上交所才是我们的证交所,香港证交所是“干儿子”,上交所才是“亲儿子”,这必须彻底改正。既然香港已经回归,就不要再分什么“干儿子”和“亲儿子”,他们都是中国的“儿子”。谁有利就让谁发展,谁能从海外“圈”来钱,发展内地的事业,就让谁发展。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本报调查:百家企业香港排队待上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44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