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诗本义研究述评
名颂,具有:A.颂扬(祖先功德):B.祝祷(祈求福佑);C.歌唱或吟诵(记事的韵语)三个意义;2.从构成形态上说,颂诗具有:A.以语言活动为核心的仪式性表演;B.仪式内容具有神秘性、禁忌性和神圣性;C.《诗经》三颂分属三种不同的颂诗类型。这是前人探索颂诗本义给予我们的启示。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揭示颂诗本质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
由上面几点,我们可以对“颂诗”概念外延作一个界定。本文所说的“颂诗”,既包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狭义的“颂”,即《诗经》中所记录的三颂的全部作品,也包括《诗经》三颂之外的,处在颂诗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分化阶段的颂诗作品,因此本文所说的“颂诗”是广义的颂诗。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即使是在论及狭义的颂诗时,仍然是将其视为广义颂诗发展中特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来对待的,也就是说,颂诗概念的“狭义”与“广义”之分,隐含着一个对传统意义上的“颂”的现象的重新审视;这个划分也意味着对中国上古诗歌研究中诗学文献所在的旧有领地的一次突破和拓展。在突破了上古诗歌文献旧有的藩离之后,我们对上古诗歌的追寻,将远涉传统的经、史、子、集之外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简帛文字、口头传说等领域;这个划分还将促使我们以新的角度和理论框架去重新审视一些以往耳熟能详的旧材料。这些材料以往我们不作为诗学文献,然而当我们一旦构建出颂诗起源、发展、成熟、分化的理论框架时,上述材料就成为我们说明颂诗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特点的“全新的诗学材料”。如《月令》、《夏小正》、《禹贡》、《世系》等,传统以为是古宪书,于诗无涉,但它们在早期颂诗仪式上,却是“诗人”吟诵的重要内容[20]。
【参考文献】
[1] 《学林》,[宋]王观国著,田瑞娟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8页。
[2] 阮元《研经室一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3]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页。
[4] 王占奎《公、容、颂考辨》,文载《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
[5]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读法》,收《饮冰室书话》,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
[6] 杨名时《诗经zhá@①记》卷,第26-27页,见《四库全书·经部》81。
[7] 姚际恒《仪礼通论》,陈祖武点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17页。
[8]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13-115页。
[9] 《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47-253页。
[10] 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期。
[11]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载《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12] 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载《文物》1978年第3期。
[13] 陈世辉《墙盘铭文解说》,载《考古》1980年第5期。
[14] 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第265~268页。
[15] 刘毓庆《颂诗新说》,载《晋阳学刊》1987年第6期。又见《雅颂新考》,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6] 刘毓庆《雅颂新考》,第153-154页。
[17] 修晓波《论颂诗不是原始宗教诵辞——〈颂诗新说〉商榷》一文(载《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对刘毓庆颂为宗教诵辞说提出异义,认为“诵”并非诵读,甲骨文中的“用”也不是“诵”的本字,而应作“甬”,即“桶”。所以“册用”、“祝用”并没有“开册诵读”的意思。修文虽也注意到了宗教诵辞说的弱点,但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甲骨卜辞中提及“册用”、“祝用”的一些,明显地是与祭祀仪式有关的,这一类卜辞中的“用”字释为“诵读”之诵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修文中提到的另一些卜辞中的所谓“用”的“异形”,根据上下文义释为一种劳动工具的“甬”(于省吾说)也是合理的,这与前类中的“用”为“诵”的说法并不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颂为宗教诵辞说在一定的范围中来说是有其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它只是指出了颂诗传播方式的一个方面。
[18] 白川静《说文新义》卷九上,林洁明译,见《金文诂林补》第5册,第2848页。
[19] 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87页。
[20] 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笔者博士学位论文《颂诗的起源与流变》(打印稿)第二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答加刂
@②原字目加(潦去氵)
@③原字(四下加幸)右加攵
@④原字疒加兴
@⑤原字(车的繁体字)下加口
《颂诗本义研究述评(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515.html
由上面几点,我们可以对“颂诗”概念外延作一个界定。本文所说的“颂诗”,既包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狭义的“颂”,即《诗经》中所记录的三颂的全部作品,也包括《诗经》三颂之外的,处在颂诗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分化阶段的颂诗作品,因此本文所说的“颂诗”是广义的颂诗。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即使是在论及狭义的颂诗时,仍然是将其视为广义颂诗发展中特定阶段的特定产物来对待的,也就是说,颂诗概念的“狭义”与“广义”之分,隐含着一个对传统意义上的“颂”的现象的重新审视;这个划分也意味着对中国上古诗歌研究中诗学文献所在的旧有领地的一次突破和拓展。在突破了上古诗歌文献旧有的藩离之后,我们对上古诗歌的追寻,将远涉传统的经、史、子、集之外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简帛文字、口头传说等领域;这个划分还将促使我们以新的角度和理论框架去重新审视一些以往耳熟能详的旧材料。这些材料以往我们不作为诗学文献,然而当我们一旦构建出颂诗起源、发展、成熟、分化的理论框架时,上述材料就成为我们说明颂诗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特点的“全新的诗学材料”。如《月令》、《夏小正》、《禹贡》、《世系》等,传统以为是古宪书,于诗无涉,但它们在早期颂诗仪式上,却是“诗人”吟诵的重要内容[20]。
【参考文献】
[1] 《学林》,[宋]王观国著,田瑞娟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8页。
[2] 阮元《研经室一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3]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页。
[4] 王占奎《公、容、颂考辨》,文载《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3期。
[5]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读法》,收《饮冰室书话》,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
[6] 杨名时《诗经zhá@①记》卷,第26-27页,见《四库全书·经部》81。
[7] 姚际恒《仪礼通论》,陈祖武点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17页。
[8]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13-115页。
[9] 《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47-253页。
[10] 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载《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期。
[11]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载《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12] 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载《文物》1978年第3期。
[13] 陈世辉《墙盘铭文解说》,载《考古》1980年第5期。
[14] 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第265~268页。
[15] 刘毓庆《颂诗新说》,载《晋阳学刊》1987年第6期。又见《雅颂新考》,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6] 刘毓庆《雅颂新考》,第153-154页。
[17] 修晓波《论颂诗不是原始宗教诵辞——〈颂诗新说〉商榷》一文(载《辽宁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对刘毓庆颂为宗教诵辞说提出异义,认为“诵”并非诵读,甲骨文中的“用”也不是“诵”的本字,而应作“甬”,即“桶”。所以“册用”、“祝用”并没有“开册诵读”的意思。修文虽也注意到了宗教诵辞说的弱点,但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甲骨卜辞中提及“册用”、“祝用”的一些,明显地是与祭祀仪式有关的,这一类卜辞中的“用”字释为“诵读”之诵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修文中提到的另一些卜辞中的所谓“用”的“异形”,根据上下文义释为一种劳动工具的“甬”(于省吾说)也是合理的,这与前类中的“用”为“诵”的说法并不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颂为宗教诵辞说在一定的范围中来说是有其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它只是指出了颂诗传播方式的一个方面。
[18] 白川静《说文新义》卷九上,林洁明译,见《金文诂林补》第5册,第2848页。
[19] 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87页。
[20] 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笔者博士学位论文《颂诗的起源与流变》(打印稿)第二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答加刂
@②原字目加(潦去氵)
@③原字(四下加幸)右加攵
@④原字疒加兴
@⑤原字(车的繁体字)下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