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梅洛一庞蒂:自然反思的两间性——兼谈arnbigulte的汉译名


,认为它不能被还原为人的自主性,这正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结尾时的论点。其次是导向神秘主义的极端的浪漫主义的观念,它把自然创造看作是一种超物理的因果性——这是谢林的倾向。在这种观念中理性被藐视,理性的人被认为是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存在,他们本生活在黄金时代,他们与自然的诸神之间互相沟通,然而这种沟通在今天只存在于梦中。梅洛一庞蒂称“这是一种不受控制的根本的自然主义”。第三是超越于反思哲学的前反思的态度,一种真正的现象学的态度。依据这种态度,自然创造不应被理解为始自乌有(rien)的涌现;自然应被看作一种包含(Englo-bant),一种存在类型,我们在其中发现我们先于反思被给予。这正是谢林的第一自然(ersteNatur)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是胡塞尔晚期思想的要旨①。在谢林那里,第一自然作为一种基本材料是为了解释一种超越于世界的前存在(pr6-atre),是一种前反思的自然②。与此相应,胡塞尔在发生现象学阶段,将先验现象学悬置的自然态度重新作为构成必须阐明而非批判之物;自然被看作意识所拥有一个基本的、原真的领域,这是对科学和哲学而言的先在之物,它所揭示的是一种前反思的世界——即生活世界之上的一种原初的秩序。在这个意义上,梅洛一庞蒂认为谢林与胡塞尔拥有共同的目标③,这也是他尝试解决笛卡尔主义遗留问题时所主张的态度。
  
  对梅洛.庞蒂而言,笛卡尔主义者的自然观念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有某物而不是乌有?为什么是此而非彼?笛卡尔主义者通过指出在相似的偶然性之下有一种根本的必然性来回答这一问题,如笛卡尔、莱布尼兹那里的法则系统。但是反笛卡尔主义者并不认同这种解释,他们认为这歪曲了自然,它阻碍我们对自然的理解。他们主张偶然性不应该被理解为低等存在;存在并不在我们之前而是在我们之后。谢林和柏格森都主张否定人文主义的目的论和因果论,因为它们都忽视了自然创造。事实上,目的论和因果论通常是不能区分的:目的论的思维需要机械论来驱除超生命力;同样机械论认为机器与机体是同一的,这意味着构成者支配机器。因而,机械论确认一种自然的人为性,而目的论确认一种人为的自然。在纯哲学领域自然观念总是受到笛卡尔主义二元本体论威胁的情况下,梅洛·庞蒂发现现代科学的阵地足以质疑统治经典概念的本体论的复杂性,因此,他对自然概念的历史梳理通向了对现代科学中自然观念的地位的研究。如我们所知,笛卡尔主义因强调自然法则对自然的支配曾经作为科学之根基促进了近代科学的繁荣。然而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胚胎学以及生命符号学④新成果的出现,科学被自身的发展引向了对其形而上学前提的批判——对象本体论、理性机械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由科学发现揭示的自然。在梅洛一庞蒂看来,“科学实践在保持传统的本体论同时,通过科学变革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哲学意义”⑤。
  
  首先,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将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带入了一个空前的时期。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表明的,时间已不再是自在的时间,而是一种依赖于主体度量的时间。因此时间不是在自在的自然之中,而是在我们参与其中的自然中。这不仅使传统形而上学的机械模式和表征模式毫无用武之地,而且从根本上质疑了笛卡尔主义的真理与存在概念。怀特海在现代物理学的反思的基础上所阐释的自然哲学正是要消除笛卡尔主义对“自然的二分”,他通过拒绝客观的、存在的自然与知觉的、主观的自然之间的分裂而导向了自然概念的融贯性⑥。这种融贯性在怀特海的时空展开的过程中得以确认,他由此提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的过程哲学。然而在梅洛一庞蒂对怀特海的解读中,他所关注的并不是过程实在而是知觉在其中的本源性地位,并从后者的自然观念中发现了存在与被感知存在之间的一致性。在他看来,自然的整全性通过知觉得到了双重的确认,一方面事件统一体的内在性作为一种相关项嵌入到思维存在的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知觉的心灵不再是自然公正的观察者,知觉参与到自然的进程中。于是,自然的过程既确认了互相联系的事件的内在性,又确认了整体中我们的内在性,自然和观察者被联系在一起。自然不再是如其所是的自然,而是我们的知觉活动参与其中的自然①。他由此认为怀特海所要描述的是一种自然过程与感觉身体之间的“侵越关系”(rapportd´empiatement)、“延伸关系”②,这将他引向了对自然作为被感知存在的研究。
  
  其次,与物理学领域的革命一样二十世纪的生物学也骤然发生着变化。梅洛.庞蒂关注的正是变化中的行为概念及其所凸显的问题与意义。事实上,他对行为的研究最早公开出现于《行为的结构》。在该著作中,他关于一般生命的行为尤其是人的行为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那个时代科学理论试图理智化行为的不适当性③,而生命符号学的最新成果无疑确证了这一点。作为生命符号学的先驱,乌也斯库尔④通过生境(Umwelt)概念展开的低等动物行为的研究赋予朝向生境的低等行为活动先于意识发生的意义,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梅洛一庞蒂。“低等的行为向我们揭示了有机体部分之间,有机体与环境,有机体与空间中的有机体之间的协调性,这是一种前意义。”⑤在梅洛一庞蒂看来,生境破除了外部与内在、情境与运动之间的简单的因果性关系,它传递了动物的情境与运动之间一种不可理解的意义。这种意义在洛仑兹(KonradLorenz,1903-1989)借助本能对高等动物行为的研究中被进一步符号化,并使梅洛一庞蒂确证了一个论点,那就是动物与环境之间一种内在的联系,即知觉联系。由此,行为只能由知觉关系所确定,存在也仅仅是被感知的存在。
  
  由上可知,现代物理学与生物学成果的反思使梅洛-庞蒂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即现代科学对极端机械论和极端目的论的双重否定。它们建基于全或无的本体论原理之上,“有机体完全是其所是,否则它将借由被给予的条件被排除到存在之外”⑥,然而生命存在的根本特征在于波动中的不变性——这将他的研究引向一种生命本体论,如同“物理自然”的本体论一样。梅洛一庞蒂由此指出,科学史向我们表明在排除所有人文主义之后只有诉诸于我们通过与世界的知觉交流揭示的原始的存在(l’atrebrut),我们对自然的探索才能脱离困境。对他而言,关于存在我们要问的不仅仅是“什么存在”,而且还是“存在是什么”,前者可以用科学的证实方法即科学自身来回答,而后者则表明科技构成的存在意义永远不能被置于自在的序列(l´ordredel´ensoi)之前⑦。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将自然反思引向了本体论的方向。
  
  三、人的身体的“相互包含”
  
  在《自然与逻各斯:人的身体》的课程中,梅洛一庞蒂以人的身体为根据来阐明自然存在,而人的身体的特征则由“Ineinander”意指的“相互包含关系”所描述。关于这一术语,梅洛.庞蒂在1958-1959年讨论《哲学之可能性》的课程纲要中提到了胡塞尔的用法。“我们也不理解从自为(poursoi)绝对的孤独出发白为如何能够构成它的一个他者,或者自为如何能在它构成世界的那一刻思考一种前构成的世界:自我在世界之中或世界在自我之中,自我在他人之中以及他人在自我之中的固有性,即胡塞尔称之为‘相互包含’(Ineinander)之物静默地嵌入到整体的体验之中,那些不可能性由它组成,而哲学则演变为一种尝试,在那里被给予的逻辑和词汇是为了描述活生生的悖论的世界”①。由上可知,虽然胡塞尔是梅洛,庞蒂思考这一术语的思想来源,但是他们在这一术语的理解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②。在胡塞尔那里,相互包含关系是针对体验区域或意识区域的内部而言的。他将每一个意向体验在结构上区分为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两个层次③,无论是意向活动中包含的作为实项因素的素材(Hyle),还是意向相关项作为被意指的对象性意义所具有的对象性关系,它们关涉的都是一种“内实存”(Inexistenz),这里的“内”表述的是一种不同于“实在之物的实存方式”④。由于实在之物的实存是通过意向性被内在地包含在意识之中的,因此意识内部的存在关系仅只是一种“实项的”(reell)相互包含。“现象学反思的对象是意识行为连同其在自身中被意向地构成的意识对象,而意识行为连同意识对象作为被反思者是‘实项地包含在’反思之中”⑤。
  
  然而对梅洛-庞蒂而言,由“Ineinander”所意指的相互包含关系则是在世之中的。首先它表现为身体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包含关系,这一关系又进一步区分为动物身体与世界之间以及人的身体中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关系两个层面。在身体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梅洛.庞蒂参照了上文提到的乌也斯库尔有关生境的研究。在乌氏那里,生境一方面是动物行为展开的自在世界;另一方面是动物的运动显示的世界,是区别于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的有机体的主观世界,它彰显了动物所处环境与运动之间的联系。生境作为有机体以及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表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原初的不可分性,这揭示了一种整全性(totalit6)意义上的相互包含关系。在动物与世界之整全性认识的基础上,梅洛.庞蒂进一步阐明了身体层面上人性与动物性的相互包含关系。他指出,“我们在身体中来研究人是为了发现它不同于动物的涌现,不是附加了理性,毋宁是与动物处于相互包含之中”⑥。正如一些古老的戴面具的种族的发展过程所示⑦,他们所信奉万物有灵论使他们确信面具所揭示的动物世界与人之间的隐秘联系。抛开面具不谈,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动物与人都具有双重性,它们互相奠基:当人成为具有精神的独立种族之后,人性构成了动物性的基底,然而在人性之中动物性仍是其基础。如此对人的描述就必须给出人与精神的生命基础,即从人的身体来接近人⑧。“必须说,在存在的全体(un

《梅洛一庞蒂:自然反思的两间性——兼谈arnbigulte的汉译名(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51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哲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