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
一行当的规律特点,是重大失策 。)。
而吕先生的“总结”对上述这些人——本质上是新诗潮理论的后继者——的成果根本 视而不见,只是在正文,提及论文一篇,偏废如此之大,实在叫人吃惊!不得已,笔者 只好站出来为这支队伍“小结”,笔者的意思并非为谁争上“大名单”,也不是多少人 上的问题,而是事关整个先锋诗歌研究,事关整个新诗研究的问题。
对于新诗潮理论的前辈们,“总结”报告的“待遇”似乎要好一些。吕先生这次肯定 谢冕先生,还“小心”地点了他早期(1983年)出版的《共和国的星光》。然而众所周知 ,谢冕的十余部著述,从对朦胧诗率先推举《在新的崛起面前》、《中国新诗潮论》到 《20世纪中国新诗概略》,对整个新诗潮的推动和百年新诗研究,所发挥的旗帜性作用 ,再怎样评价也都是不为过的。同辈的孙绍振,对个体主体性的率先戳破和人本美学的 高扬,晚近对后现代主义的辩证警戒,一直保有理论家的睿智与敏锐。郑敏的《诗歌与 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连同她持续发表的一系列 回归古典的文论,显示了诗家对诗质的深刻洞察。杨匡汉的《诗学心裁》(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5年版)、《诗美的积淀与选择》、《缪斯的空间》在诗美芳草地上操持, 屡有建树。吴思敬的《心理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深入创作主体内部, 做出方法论上的有益尝试,大大超越被吕文点中的1987年版的《诗歌鉴赏心理》。还有 洪子诚、刘登翰的《新诗史》、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或史或论,同样成果卓著。
由上面简要清理,可见出一条线索,这支被有意淡化的“前崛起”和完全被排斥的“ 后崛起”,在20多年的承续中,所形成的合力,已然成为中国新诗研究中坚。20年来, 两支在倾向上承传的队伍,业已形成自己较浓郁的特色:较开放的前卫诗学理论,较丰 富的理论想像力和批评锐气,独立思考,拒绝平庸,常有不落窠臼的构想、假说,以及 建设性思辨;艺术直觉、艺术敏感较强,在感性批评中努力发散理性活力,在话语转型 中寻觅创新契机。
遗憾的是,吕先生严重的排它性,最终导致两份完全不同结果的“清单”。此番的“ 盲视”及“障眼法”,在小说研究中是不可思议的,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是无法被接受 的。
新诗研究的前沿:集中于新诗的转型
说穿了,这是20年来新诗研究在立场、观念(包括方法论)上分歧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我们与吕先生争执的另一焦点是,新诗研究的前沿应该定在哪里?
吕先生认为新诗研究的前沿是文体理论。他说,“文体建设时期就是主要致力解决诗 与散文的关系”;“中国新诗文体在这一时期致力于两个向度的拓展,首先是分类学… …其次是轨迹学”(注:吕进:《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见《文学评论》,200 2年5期。)。先看看吕先生前沿学科的研究大著《中国现代诗学》,在自撰导言中称该 书为“诗学新思维”,对“中国现代诗学理论体系”做出“6个重要突破”(注:吕进: 《中国现代诗学》,2页,重庆出版社,1991。),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当年十分兴 奋,真想为同道的成果祝贺,然翻阅之后,未免疑窦多多。该书当然是一部分类学著作 ,主要围绕着抒情诗(或诗的情感性)做一些论述。按照吕先生自己定的前沿研究标准看 ,计有抒情诗特征属性2章,语言4章,生成3章,诗人修养1章,诗的风格2章,分类3章 ,轨迹动向2章,自是十分辉煌了,姑且就把它视为一部具备前沿性的、具有重大突破 的大著,奇怪的是,竟被当时很粗浅的我看出“破绽”:例如,他看到情感在抒情诗歌 中的核心地位,却没有看到情感的一系列变异;看到情感图式的巨大抒情功能,却没有 看到抒情的弱化、细化与转化趋势(早在1987年孙绍振就对情感的“极化”“细化”“ 弱化”做过深刻表述(注:孙绍振:《文学创作论》,第7章《诗歌的审美规范》,春风 文艺出版社,1987。));他看到理智在情感中的不小作用,却没有看到“情绪”中也有 非理性的一面(早在1987年的周伦佑就有大量“非情态”写作论述(注:周伦佑:《反表 现——超情态》,见民刊《非非》,总2期,1988。));他看到抒情诗的外在音乐性, 却对抒情诗的内在音乐性——内在节奏点到为止(早在1985年陈仲义已有专门论述内在 节奏的章节(注:见《论诗的音乐性》下篇《内在旋律》,《艺谭》,1985年3期。)); 他看到抒情诗线性的“灵感—寻思—寻言”三阶段,却少掉了更具互动空间的“意象思 维”和“非意象思维”(同期的吴晓早已发表了许多关于意象思维文章(注:吴晓:《意 象符号与情感空间》,第1—8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他看到抒情诗媒介 的特征,却未能触及语言的陌生化张力(早在1979年台湾李英豪就有这方面的出色论文( 注:李英豪:《论现代诗的张力》,见《现代诗导读》理论卷,台湾故乡出版社,1979 。))。
比照同期的同类项研究,可见该书并非取得6大突破进展,阐述的还多是现实的与浪漫 的诗歌普泛的品质,“漏掉”了其他更多特殊、独到、隐秘、幽微的东西。而这些被“ 漏掉”的,才是诗歌的真正奥秘。在我看来,该书不少提法,其实都是抒情诗的基本“ 常识”,基本常识被拔高为前沿的突破性成果,实在难以理解(注:难以理解的还有一 点,在《中国现代诗学》这么一个庞大严谨的框架下,吕先生把自己与他人的文章共16 篇,作为附录放进各个章节,似乎是为求取多样化效果。计有与他人通信10篇(别人就 占了5篇)、评论2篇、短文1篇、开幕词1篇、闭幕词1篇、为人作序1篇。不知道那么多 通信、短文,在《中国现代诗学》这样重的磅秤下,能称出多少“例证”重量?反倒给 人水分的感觉,至少在体例安排上是不妥的。)。
如果说,新诗研究主要涵盖三大层面:诗学理论(如范畴概念的基础建设、诗歌形态所 体现的属性特征等),诗歌批评(如诗人文本解读、诗人个案研究等),诗歌史(如社团、 思潮、运动、诗风,以诗歌现象为线索),那么,新诗研究的前沿视野,自然聚集于诗 学理论、诗歌批评、诗歌史的“问题意识”上了。问题意识就是善于清除伪命题、假命 题,善于提出真问题,善于拽住这三大层面的核心要害。
新诗研究的前沿与其他文类不大相同的地方有:1.它是感悟性及灵性特强的研究;2. 研究对象的各种本体
据此“问题意识”,笔者想尖锐指出,新诗研究的前沿:在于新诗的现代转型,而不 是在分类学——什么抒情诗叙事诗寓言诗儿童诗之类的分类研究,甚至可以说,新诗的 转型,才是新诗研究——前沿中的前沿,难点中的难点。
前沿就是前列、前端、前矛、突前的意思,它往往是矛盾与动力最集中的地方。而转 型则是新与旧价值的“交接”,是旧的扬弃、新的寻求过程。新诗的转型,是一次历史 文化机遇。白话诗——新诗的基础,向广义现代诗——过渡形态和现代诗——突前部位 的转型,不是新诗一种类型和风格的简单演变,而是充满新质的、新型的“摆渡”。转 型中的突前部位——现代诗形态,昭示着对现代性的含纳和探望。它的先锋色彩体现于 ——在存在意义上更为纯粹的生存/语言关注,即个体境遇中,生命精神(包括正负面) 的针尖般洞穿。
新诗的转型,聚焦于现代性上。新诗的现代性,是新诗自身不断裂变与重组过程的行 进状态。它的真精神,不是依赖“他者”影响,或绝对继承关系,而主要靠自身充满生 机的实践和自身内在发展逻辑。这就意味着,在相当程度上,它与过去的断裂(或曰对 过去的重新发现),重视溶入当前,面向未来。这也就不难理解,新诗何以比其他文类 拥有更多“火气”,勇于对传统老化固化作出摒弃,勇于对新质元素孜孜追取,勇于深 入自身“诗意与诗艺的双重蜕变”,不仅从“他场”上,回到“诗的自觉”,更在“现 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再接受”中,走向全面开放。纵的继承、横的移植、创造性转换、生 存与言说同构、生命与语言互动,诸如此类,都直指白话诗在现代语境中,螺旋式迁演 到现代汉诗轨道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519.html
而吕先生的“总结”对上述这些人——本质上是新诗潮理论的后继者——的成果根本 视而不见,只是在正文,提及论文一篇,偏废如此之大,实在叫人吃惊!不得已,笔者 只好站出来为这支队伍“小结”,笔者的意思并非为谁争上“大名单”,也不是多少人 上的问题,而是事关整个先锋诗歌研究,事关整个新诗研究的问题。
对于新诗潮理论的前辈们,“总结”报告的“待遇”似乎要好一些。吕先生这次肯定 谢冕先生,还“小心”地点了他早期(1983年)出版的《共和国的星光》。然而众所周知 ,谢冕的十余部著述,从对朦胧诗率先推举《在新的崛起面前》、《中国新诗潮论》到 《20世纪中国新诗概略》,对整个新诗潮的推动和百年新诗研究,所发挥的旗帜性作用 ,再怎样评价也都是不为过的。同辈的孙绍振,对个体主体性的率先戳破和人本美学的 高扬,晚近对后现代主义的辩证警戒,一直保有理论家的睿智与敏锐。郑敏的《诗歌与 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连同她持续发表的一系列 回归古典的文论,显示了诗家对诗质的深刻洞察。杨匡汉的《诗学心裁》(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5年版)、《诗美的积淀与选择》、《缪斯的空间》在诗美芳草地上操持, 屡有建树。吴思敬的《心理诗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深入创作主体内部, 做出方法论上的有益尝试,大大超越被吕文点中的1987年版的《诗歌鉴赏心理》。还有 洪子诚、刘登翰的《新诗史》、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或史或论,同样成果卓著。
由上面简要清理,可见出一条线索,这支被有意淡化的“前崛起”和完全被排斥的“ 后崛起”,在20多年的承续中,所形成的合力,已然成为中国新诗研究中坚。20年来, 两支在倾向上承传的队伍,业已形成自己较浓郁的特色:较开放的前卫诗学理论,较丰 富的理论想像力和批评锐气,独立思考,拒绝平庸,常有不落窠臼的构想、假说,以及 建设性思辨;艺术直觉、艺术敏感较强,在感性批评中努力发散理性活力,在话语转型 中寻觅创新契机。
遗憾的是,吕先生严重的排它性,最终导致两份完全不同结果的“清单”。此番的“ 盲视”及“障眼法”,在小说研究中是不可思议的,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是无法被接受 的。
新诗研究的前沿:集中于新诗的转型
说穿了,这是20年来新诗研究在立场、观念(包括方法论)上分歧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我们与吕先生争执的另一焦点是,新诗研究的前沿应该定在哪里?
吕先生认为新诗研究的前沿是文体理论。他说,“文体建设时期就是主要致力解决诗 与散文的关系”;“中国新诗文体在这一时期致力于两个向度的拓展,首先是分类学… …其次是轨迹学”(注:吕进:《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见《文学评论》,200 2年5期。)。先看看吕先生前沿学科的研究大著《中国现代诗学》,在自撰导言中称该 书为“诗学新思维”,对“中国现代诗学理论体系”做出“6个重要突破”(注:吕进: 《中国现代诗学》,2页,重庆出版社,1991。),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当年十分兴 奋,真想为同道的成果祝贺,然翻阅之后,未免疑窦多多。该书当然是一部分类学著作 ,主要围绕着抒情诗(或诗的情感性)做一些论述。按照吕先生自己定的前沿研究标准看 ,计有抒情诗特征属性2章,语言4章,生成3章,诗人修养1章,诗的风格2章,分类3章 ,轨迹动向2章,自是十分辉煌了,姑且就把它视为一部具备前沿性的、具有重大突破 的大著,奇怪的是,竟被当时很粗浅的我看出“破绽”:例如,他看到情感在抒情诗歌 中的核心地位,却没有看到情感的一系列变异;看到情感图式的巨大抒情功能,却没有 看到抒情的弱化、细化与转化趋势(早在1987年孙绍振就对情感的“极化”“细化”“ 弱化”做过深刻表述(注:孙绍振:《文学创作论》,第7章《诗歌的审美规范》,春风 文艺出版社,1987。));他看到理智在情感中的不小作用,却没有看到“情绪”中也有 非理性的一面(早在1987年的周伦佑就有大量“非情态”写作论述(注:周伦佑:《反表 现——超情态》,见民刊《非非》,总2期,1988。));他看到抒情诗的外在音乐性, 却对抒情诗的内在音乐性——内在节奏点到为止(早在1985年陈仲义已有专门论述内在 节奏的章节(注:见《论诗的音乐性》下篇《内在旋律》,《艺谭》,1985年3期。)); 他看到抒情诗线性的“灵感—寻思—寻言”三阶段,却少掉了更具互动空间的“意象思 维”和“非意象思维”(同期的吴晓早已发表了许多关于意象思维文章(注:吴晓:《意 象符号与情感空间》,第1—8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他看到抒情诗媒介 的特征,却未能触及语言的陌生化张力(早在1979年台湾李英豪就有这方面的出色论文( 注:李英豪:《论现代诗的张力》,见《现代诗导读》理论卷,台湾故乡出版社,1979 。))。
比照同期的同类项研究,可见该书并非取得6大突破进展,阐述的还多是现实的与浪漫 的诗歌普泛的品质,“漏掉”了其他更多特殊、独到、隐秘、幽微的东西。而这些被“ 漏掉”的,才是诗歌的真正奥秘。在我看来,该书不少提法,其实都是抒情诗的基本“ 常识”,基本常识被拔高为前沿的突破性成果,实在难以理解(注:难以理解的还有一 点,在《中国现代诗学》这么一个庞大严谨的框架下,吕先生把自己与他人的文章共16 篇,作为附录放进各个章节,似乎是为求取多样化效果。计有与他人通信10篇(别人就 占了5篇)、评论2篇、短文1篇、开幕词1篇、闭幕词1篇、为人作序1篇。不知道那么多 通信、短文,在《中国现代诗学》这样重的磅秤下,能称出多少“例证”重量?反倒给 人水分的感觉,至少在体例安排上是不妥的。)。
如果说,新诗研究主要涵盖三大层面:诗学理论(如范畴概念的基础建设、诗歌形态所 体现的属性特征等),诗歌批评(如诗人文本解读、诗人个案研究等),诗歌史(如社团、 思潮、运动、诗风,以诗歌现象为线索),那么,新诗研究的前沿视野,自然聚集于诗 学理论、诗歌批评、诗歌史的“问题意识”上了。问题意识就是善于清除伪命题、假命 题,善于提出真问题,善于拽住这三大层面的核心要害。
新诗研究的前沿与其他文类不大相同的地方有:1.它是感悟性及灵性特强的研究;2. 研究对象的各种本体
元素特别活跃;3.无论蜕变或转化的时间和速度都非常快。这就需 要研究者有很好的“跟踪”嗅觉意识,有直接面对诗歌实践的应对能力,否则容易落入 “隔”的窘地。那种对当下写作实践隔岸观火、凭观念开中药铺、满足“二手”、进行 平庸理论套用的做法,是难于抵达诗的真谛和诗研究高地的。
据此“问题意识”,笔者想尖锐指出,新诗研究的前沿:在于新诗的现代转型,而不 是在分类学——什么抒情诗叙事诗寓言诗儿童诗之类的分类研究,甚至可以说,新诗的 转型,才是新诗研究——前沿中的前沿,难点中的难点。
前沿就是前列、前端、前矛、突前的意思,它往往是矛盾与动力最集中的地方。而转 型则是新与旧价值的“交接”,是旧的扬弃、新的寻求过程。新诗的转型,是一次历史 文化机遇。白话诗——新诗的基础,向广义现代诗——过渡形态和现代诗——突前部位 的转型,不是新诗一种类型和风格的简单演变,而是充满新质的、新型的“摆渡”。转 型中的突前部位——现代诗形态,昭示着对现代性的含纳和探望。它的先锋色彩体现于 ——在存在意义上更为纯粹的生存/语言关注,即个体境遇中,生命精神(包括正负面) 的针尖般洞穿。
新诗的转型,聚焦于现代性上。新诗的现代性,是新诗自身不断裂变与重组过程的行 进状态。它的真精神,不是依赖“他者”影响,或绝对继承关系,而主要靠自身充满生 机的实践和自身内在发展逻辑。这就意味着,在相当程度上,它与过去的断裂(或曰对 过去的重新发现),重视溶入当前,面向未来。这也就不难理解,新诗何以比其他文类 拥有更多“火气”,勇于对传统老化固化作出摒弃,勇于对新质元素孜孜追取,勇于深 入自身“诗意与诗艺的双重蜕变”,不仅从“他场”上,回到“诗的自觉”,更在“现 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再接受”中,走向全面开放。纵的继承、横的移植、创造性转换、生 存与言说同构、生命与语言互动,诸如此类,都直指白话诗在现代语境中,螺旋式迁演 到现代汉诗轨道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