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
。
具体说开去,就诗学理论层面,这批人抓住存在/生命/语言“本位”,涉及诸多转型 期诗学形态:计有象征诗学、意象诗学、超现实诗学、生命诗学、语言诗学、新古典诗 学、文化诗学、日常诗学、叙事诗学、解构诗学……并且对“下一级”诗歌术语、命名 ,也有各种新的发掘,比如:语感、智性、诗想、冷抒情、句意象、情绪流、宣叙调、 及物、张力、叙事、反讽、戏剧性……不敢说刷新许多命题,却在很大范围内有所拓展 。
在诗歌批评层面,从文本个案来看,20年来,最突出的成绩是敏锐地推出了一批诗人 ,这些诗人对当代诗歌的影响有目共睹。从北岛到西川、藏棣,从韩东、于坚到伊沙, 不下30人。不仅大大凸现了具有诗歌史意义的昌耀,还挖掘了被埋没的灰娃、胡宽;不 懈地使潜在写作的食指、芒克、黄翔重见天日,更让海子的神性写作升温(单是海子的 研究集就出了5部,一点也不比穆旦研究少)。80年代以后,进入新时期诗歌史的诗人, 哪一位与这批人的系列诗人论没有关系?
就诗歌史看,这批人对各个社团运动流派现象更是“一网打尽”,自“文革”地下的 “白洋淀”、“前朦胧”、“归来派”、“西部潮”到“非非”、“他们”、“倾向” ,从“民间”、“知识分子”到“中间代”、“70后”,从“现代主义诗歌大展”到最 新诗网络……形形色色诗歌在场追踪分析,不乏急切冲动,却为新诗后20年版图提供第 一遍厚厚的草稿。
这些研究,同时贯穿在20年来许多新诗的关键词,反复阐述、深入打开:如异化、人 本、蜕变、嬗递、多元、相对、生命体验、语言意识、诗本体、介入、中国场、本土经 验、母语、现代性、互文、综合等等。以个体的主体性和诗本体为例:从最早的“大我 ”、“小我”之争,“传声筒”与“心灵秘密”的分歧到“个人化书写”再到“私密性 ”探讨,从现实的“反映”到心灵化“反应”,再到“生命语言本体化”……以及诗的 神性、俗化、神秘、纯粹等各种品质的充分体认,都标示20年先锋诗歌研究的钻头,一 直面向最坚硬的岩层旋进。
与此同时,大量针对性到位的论文,在诗界受到广泛关注,单举90年代宏观论述的, 信手拈来就有:《隐匿者之光——中国非主流诗歌20年》(徐敬亚)、《’89国内写作: 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欧阳江河)、《第三代诗论》与《红色写作》( 周伦佑)、《后朦胧诗:作为写作的一种诗歌》与《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臧棣)、《 时间神话的终结》与《新诗现代性的重建》(唐晓渡)、《在历史语境中的当代中国诗歌 》(刘翔)、《中国当代诗潮的流变》(燎原)、《论朦胧诗》(席云舒)、《新诗潮新论》 与《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王光明)、《90年代中国诗歌梳理系列》(梦亦非)、《后朦 胧诗系列论》(陈旭光)、《大陆先锋诗歌(1976—2000)四种主要写作向度》(陈仲义), 等等(注:这方面的论文,还可参阅吴思敬主编:《磁场与魔方——新诗潮诗论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学苑社,1989)、廖亦武编 :《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新疆少儿出版社,1999,以及 对80年代诗学理论研究的研究文章《在历史转换中生成着‘诗本体’》,见《文学评论 》,1994年1期。)。
正是上述这批人,集中围绕新诗转型的前沿课题,在白话诗—广义现代诗—现代诗的 互否与重塑、蜕变与顺应中,进行大量建设性探讨。主体性和本体性是他们的主要突破 口,有关现代诗、先锋诗的精神、语言、美学、结构与解构诸多难题,都给予足够回应 ,并且维持在一种历史与当下的互文动态语境中。
谢冕,一直以来从文化社会现实层面,发掘新诗嬗递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出高屋建瓴 的视野;郑敏对新诗语言与形式的关注上升至文化视角的反思,获得诗界热烈反响;唐 晓渡深入个人主体性和“五四”以来的现代性,展示以发现问题见长的思想色彩;周伦 佑从本土出发的“变构”理论,在消解中促成诗歌可能性空间寻找,形成一时风气;耿 占春有关诗歌基本图式与言说的本体论铺开,有较强的理论前导;程光炜关于“重读” 文本的诗歌史写作,取得较大进展;其他诸如王光明一直持续百年汉诗理论整合研究, 李震集中瞄准汉语诗学建构,陈旭光对现代主义路向的有效梳理,杨远宏关于重建诗歌 精神系列论文,陈超对各种“艰涩”文本精到阐释,沈奇的当下捕捉和现场追索,陈仲 义对转型期现代诗16种形态的挖掘等等,都标示着前沿研究可能抵达的幅度和深度。
浏览上述几十部著述和检视几百篇论文(注:还需要指出,作为中国惟一公开出版的诗 歌理论刊物《诗探索》,20年来,先后出版近50辑,为艰难的先锋诗歌研究提供阵地。 ),可知这支队伍,一直活跃于新诗的前沿研究课题——新诗的现代转型。以“新诗的 问题意识”和现代性作为楔子,尤其在新诗本体性、主体性两大维度上取得长足进展。 这些研究总体成效可归纳为下面五点:
1.考察与确证新诗,自白话诗到广义现代诗到现代诗的现代转型的历史必然性,以及 某些超越性,在理论上充分打开多元与相对空间,加快其嬗递与转型的时间速度。
2.密切联系实际,从大量第一手感性资料进入诗歌内部,在诗歌诸多图式、模态、元 素、因子中挖掘生长性,推动新诗
3.侧重外来思潮吸纳,在全球化的边缘化叉口,对诗学理念、观念做出重大调整,由 此与传统诗学展开碰撞,特别注重对写作实践的经验提升,努力使之转化为诗学构成, 为新诗的现代性理论话语做出开头。
4.注重方法论引入,尤其是结构主义、阐释学、符号学、语言分析哲学、新历史主义( 文化诗学),从以前较宏大的泛读进入到细读式文本批评研究,对传统的印象感悟批评 做出一次强有力的填补。
5.在广泛的诗潮、流派、现象研究基础上,发现与推举一批代表大陆诗歌成就的诗人 、文本,为20世纪新诗史最后20年提供人物“亮点”和诗写范式。
笔者敢于做出如上断言,是基于20年大量前沿研究依据。新诗的转型,不少地方是得 借助上述犀利的理论批评犁铧的,或前引、或后推,与时俱进,不断历险。这与那些跟 在后面,求稳求妥地干些拣拾麦穗的活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反省:先锋诗歌研究的评价
今天,面对新诗潮理论强大的后继者们,客观地说,吕先生碰上棘手难题,要么像从 前那样顺机批判一番(如重庆诗会),要么闭眼“绕道走”,权衡之下,最后来个“冷冻 ”处理。
这一“整体冻结”,没想到,恰恰屏蔽了新诗研究中最具生气的那一部分。说穿了, 也是对整个先锋诗歌写作实践的屏蔽。它使我想起早先古远清先生发表在《诗刊》上一 篇总结新时期诗歌的论文,也是只字不提朦胧诗(或许被删节了?不得而知)。而大家知 道,朦胧诗潮在当时公众眼里已是新时期重大的诗歌景观。设想一下,20世纪中国小说 史,删除马原以后的20年,会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史?现在,抹掉先锋诗20年的重要实践 ,20世纪的新诗史及新诗研究如何面对真实与后来者呢?
有人估测,新诗潮发端以来,以高潮期民间诗歌社团2000家、低潮期200家平均值计算 ,大陆民间诗歌社团维持量将不少于500家(单诗歌网站就有200余家,个人诗网页不计) 。加上每年先锋诗集出版量逾百部,诗作发表量逾万,这一事实至少说明,先锋诗歌写 作,即使其负面屡遭指责,但其整体生命力却不见衰竭。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涌动体现着 它的价值。
这里,涉及对先锋诗歌的评价问题。20年的先锋诗歌写作实践,一般公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6)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第二阶段(1986—2000)以第三代为主 的后新诗潮。有趣的是,先前不大接受第一阶段新诗潮的人,现在基本接受了,对第二 阶段,研究者中多数前辈褒中有贬,贬中有褒。在我看来,第二阶段主导倾向是对第一 阶段的消解,不管消解中的建构,或解构中的建设如何,它们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着 眼于生存/形式(言说)最大限度的敞开。后新诗潮企图在文化上对传统诗教、诗美、诗 法、诗语进行全面突围。一方面应该看到,其积极意义是最大程度打开诗的可能性空间 ,另一方面,也得承认在打开途径中,不乏冲动的极端和失度实验,导致了非诗倾向和 不少艺术内伤。简而言之,大体肯定的第一阶段和泥沙俱下沉淀之后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519.html
具体说开去,就诗学理论层面,这批人抓住存在/生命/语言“本位”,涉及诸多转型 期诗学形态:计有象征诗学、意象诗学、超现实诗学、生命诗学、语言诗学、新古典诗 学、文化诗学、日常诗学、叙事诗学、解构诗学……并且对“下一级”诗歌术语、命名 ,也有各种新的发掘,比如:语感、智性、诗想、冷抒情、句意象、情绪流、宣叙调、 及物、张力、叙事、反讽、戏剧性……不敢说刷新许多命题,却在很大范围内有所拓展 。
在诗歌批评层面,从文本个案来看,20年来,最突出的成绩是敏锐地推出了一批诗人 ,这些诗人对当代诗歌的影响有目共睹。从北岛到西川、藏棣,从韩东、于坚到伊沙, 不下30人。不仅大大凸现了具有诗歌史意义的昌耀,还挖掘了被埋没的灰娃、胡宽;不 懈地使潜在写作的食指、芒克、黄翔重见天日,更让海子的神性写作升温(单是海子的 研究集就出了5部,一点也不比穆旦研究少)。80年代以后,进入新时期诗歌史的诗人, 哪一位与这批人的系列诗人论没有关系?
就诗歌史看,这批人对各个社团运动流派现象更是“一网打尽”,自“文革”地下的 “白洋淀”、“前朦胧”、“归来派”、“西部潮”到“非非”、“他们”、“倾向” ,从“民间”、“知识分子”到“中间代”、“70后”,从“现代主义诗歌大展”到最 新诗网络……形形色色诗歌在场追踪分析,不乏急切冲动,却为新诗后20年版图提供第 一遍厚厚的草稿。
这些研究,同时贯穿在20年来许多新诗的关键词,反复阐述、深入打开:如异化、人 本、蜕变、嬗递、多元、相对、生命体验、语言意识、诗本体、介入、中国场、本土经 验、母语、现代性、互文、综合等等。以个体的主体性和诗本体为例:从最早的“大我 ”、“小我”之争,“传声筒”与“心灵秘密”的分歧到“个人化书写”再到“私密性 ”探讨,从现实的“反映”到心灵化“反应”,再到“生命语言本体化”……以及诗的 神性、俗化、神秘、纯粹等各种品质的充分体认,都标示20年先锋诗歌研究的钻头,一 直面向最坚硬的岩层旋进。
与此同时,大量针对性到位的论文,在诗界受到广泛关注,单举90年代宏观论述的, 信手拈来就有:《隐匿者之光——中国非主流诗歌20年》(徐敬亚)、《’89国内写作: 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欧阳江河)、《第三代诗论》与《红色写作》( 周伦佑)、《后朦胧诗:作为写作的一种诗歌》与《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臧棣)、《 时间神话的终结》与《新诗现代性的重建》(唐晓渡)、《在历史语境中的当代中国诗歌 》(刘翔)、《中国当代诗潮的流变》(燎原)、《论朦胧诗》(席云舒)、《新诗潮新论》 与《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王光明)、《90年代中国诗歌梳理系列》(梦亦非)、《后朦 胧诗系列论》(陈旭光)、《大陆先锋诗歌(1976—2000)四种主要写作向度》(陈仲义), 等等(注:这方面的论文,还可参阅吴思敬主编:《磁场与魔方——新诗潮诗论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姚家华编:《朦胧诗论争集》(学苑社,1989)、廖亦武编 :《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新疆少儿出版社,1999,以及 对80年代诗学理论研究的研究文章《在历史转换中生成着‘诗本体’》,见《文学评论 》,1994年1期。)。
正是上述这批人,集中围绕新诗转型的前沿课题,在白话诗—广义现代诗—现代诗的 互否与重塑、蜕变与顺应中,进行大量建设性探讨。主体性和本体性是他们的主要突破 口,有关现代诗、先锋诗的精神、语言、美学、结构与解构诸多难题,都给予足够回应 ,并且维持在一种历史与当下的互文动态语境中。
谢冕,一直以来从文化社会现实层面,发掘新诗嬗递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出高屋建瓴 的视野;郑敏对新诗语言与形式的关注上升至文化视角的反思,获得诗界热烈反响;唐 晓渡深入个人主体性和“五四”以来的现代性,展示以发现问题见长的思想色彩;周伦 佑从本土出发的“变构”理论,在消解中促成诗歌可能性空间寻找,形成一时风气;耿 占春有关诗歌基本图式与言说的本体论铺开,有较强的理论前导;程光炜关于“重读” 文本的诗歌史写作,取得较大进展;其他诸如王光明一直持续百年汉诗理论整合研究, 李震集中瞄准汉语诗学建构,陈旭光对现代主义路向的有效梳理,杨远宏关于重建诗歌 精神系列论文,陈超对各种“艰涩”文本精到阐释,沈奇的当下捕捉和现场追索,陈仲 义对转型期现代诗16种形态的挖掘等等,都标示着前沿研究可能抵达的幅度和深度。
浏览上述几十部著述和检视几百篇论文(注:还需要指出,作为中国惟一公开出版的诗 歌理论刊物《诗探索》,20年来,先后出版近50辑,为艰难的先锋诗歌研究提供阵地。 ),可知这支队伍,一直活跃于新诗的前沿研究课题——新诗的现代转型。以“新诗的 问题意识”和现代性作为楔子,尤其在新诗本体性、主体性两大维度上取得长足进展。 这些研究总体成效可归纳为下面五点:
1.考察与确证新诗,自白话诗到广义现代诗到现代诗的现代转型的历史必然性,以及 某些超越性,在理论上充分打开多元与相对空间,加快其嬗递与转型的时间速度。
2.密切联系实际,从大量第一手感性资料进入诗歌内部,在诗歌诸多图式、模态、元 素、因子中挖掘生长性,推动新诗
转型过程中的自我增殖及其自洽性。
3.侧重外来思潮吸纳,在全球化的边缘化叉口,对诗学理念、观念做出重大调整,由 此与传统诗学展开碰撞,特别注重对写作实践的经验提升,努力使之转化为诗学构成, 为新诗的现代性理论话语做出开头。
4.注重方法论引入,尤其是结构主义、阐释学、符号学、语言分析哲学、新历史主义( 文化诗学),从以前较宏大的泛读进入到细读式文本批评研究,对传统的印象感悟批评 做出一次强有力的填补。
5.在广泛的诗潮、流派、现象研究基础上,发现与推举一批代表大陆诗歌成就的诗人 、文本,为20世纪新诗史最后20年提供人物“亮点”和诗写范式。
笔者敢于做出如上断言,是基于20年大量前沿研究依据。新诗的转型,不少地方是得 借助上述犀利的理论批评犁铧的,或前引、或后推,与时俱进,不断历险。这与那些跟 在后面,求稳求妥地干些拣拾麦穗的活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反省:先锋诗歌研究的评价
今天,面对新诗潮理论强大的后继者们,客观地说,吕先生碰上棘手难题,要么像从 前那样顺机批判一番(如重庆诗会),要么闭眼“绕道走”,权衡之下,最后来个“冷冻 ”处理。
这一“整体冻结”,没想到,恰恰屏蔽了新诗研究中最具生气的那一部分。说穿了, 也是对整个先锋诗歌写作实践的屏蔽。它使我想起早先古远清先生发表在《诗刊》上一 篇总结新时期诗歌的论文,也是只字不提朦胧诗(或许被删节了?不得而知)。而大家知 道,朦胧诗潮在当时公众眼里已是新时期重大的诗歌景观。设想一下,20世纪中国小说 史,删除马原以后的20年,会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史?现在,抹掉先锋诗20年的重要实践 ,20世纪的新诗史及新诗研究如何面对真实与后来者呢?
有人估测,新诗潮发端以来,以高潮期民间诗歌社团2000家、低潮期200家平均值计算 ,大陆民间诗歌社团维持量将不少于500家(单诗歌网站就有200余家,个人诗网页不计) 。加上每年先锋诗集出版量逾百部,诗作发表量逾万,这一事实至少说明,先锋诗歌写 作,即使其负面屡遭指责,但其整体生命力却不见衰竭。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涌动体现着 它的价值。
这里,涉及对先锋诗歌的评价问题。20年的先锋诗歌写作实践,一般公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6)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第二阶段(1986—2000)以第三代为主 的后新诗潮。有趣的是,先前不大接受第一阶段新诗潮的人,现在基本接受了,对第二 阶段,研究者中多数前辈褒中有贬,贬中有褒。在我看来,第二阶段主导倾向是对第一 阶段的消解,不管消解中的建构,或解构中的建设如何,它们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着 眼于生存/形式(言说)最大限度的敞开。后新诗潮企图在文化上对传统诗教、诗美、诗 法、诗语进行全面突围。一方面应该看到,其积极意义是最大程度打开诗的可能性空间 ,另一方面,也得承认在打开途径中,不乏冲动的极端和失度实验,导致了非诗倾向和 不少艺术内伤。简而言之,大体肯定的第一阶段和泥沙俱下沉淀之后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