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哲学理论论文 >> 正文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上》)圣人就是将这种个人的善大而化之,这种善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上,而且应用于治理百姓,实行仁政。“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孟子心目中的圣人,能够与民同乐,以德服人,以仁义治人,圣人至善至美的道德品格正是通过实行仁政来实现育化百姓、治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4.圣人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在孔孟那里,圣人有着高尚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悟,是不被外界所蒙蔽的“赤子之心”的真实流露,是仁、义、礼、智等品德通过本性自然而然的体现。在圣人境界中,个体的思想觉悟得到升华、胸襟博大而宽广、人生价值有着崇高的意义。礼、乐等外在的道德规范与内在的情感、认知融为一体,最终能够自觉地实现内心的愉悦和自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孔孟心目中的圣人特质,正是这种崇高境界的体现。在这种至善的精神境界之下,圣人才能够以其宏大的精神气象,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并将内在的道德修养扩充于世,以博大的胸怀济世救民。圣人精神上的内在超越使自己由“内圣”延伸至“外王”,关注现实,积极投身于实现济民治世的政治理想中去。
  
  三
  
  孔孟的圣人观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奠定了儒家圣人观的基本思路。儒家对圣人的规定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圣人是道德水平最高的人,“圣人,道德之宗正。”(王廷相《慎言·作圣篇》)第二,圣人是能够济世济民、建功立业的人。“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也,故不遁于世,不离于群”。(《法言·先知》)“功业者,圣贤之所有事也”。《慎言·小宗篇》第三,圣人能够实现天人合一。“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传习录中》)[1]41这些基本规定大都来源于孔孟的圣人观,体现出孔孟圣人观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孔孟的圣人观激励和鼓舞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和“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不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其本身也具有先验论和道德中心主义的色彩,具有理论上的片面性。中国近代以来,孔孟的圣人观连同整个儒家伦理都受到了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冲击,因为“中国的近现代是一个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时代,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现代化精神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2],而儒家伦理的主流精神与现代化精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所以遭到不少知识精英的批判在所难免。但孔孟圣人观那种对真善美崇高人格境界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的道德理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格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柴文华。中国人伦学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柴文华。略论20世纪上半叶胡适和冯友兰墨学观的契合点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2012,(9)

《略论孔孟的圣人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52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哲学理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