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正文

重论宋玉大小言赋之真伪


称作“倡”(即俳优),大概他们的这种自谦或自嘲的称谓,就是以文赋的草创者宋玉的身事为典故的。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大言赋》、《小言赋》文本获得启示。楚襄王以“上座”、“赐云梦之田”为利诱,命宋玉等作赋,完全是为了寻开心找乐趣,而宋玉作赋则是迎合襄王的心理,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宋玉文学侍从的身分和小臣的地位。
  既然清楚了作为大小言赋创作主体——宋玉初仕时的身分,清楚了阅读大小言赋者楚王的阅读需求,清楚了大小言赋文本的娱乐本质,及创作主体和阅读者的共同娱乐目的,再来看“义无所宿”的“一时戏笔”——大小言赋,我们似乎可以肯定地说,宋玉不仅具备创造《大言赋》和《小言赋》的创作动机和背景条件,而且具备创作新的体裁形式——散文赋的创作动机和背景条件。
    五、《唐勒赋》与大小言赋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唐勒赋》残简20余枚,我们根据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整理其文如下:
  (0184)唐勒与宋玉言御襄王前。
  唐勒先称曰:人谓造父登车揽辔,马协敛整齐,调均不挚,步趋……(0190)马心愈也安劳,轻车乐进,骋若飞龙,免若归风,反趋逆趋,夜走夕日而入日……。(0204)[若夫钳且大丙之御]月行而日动,星跃则玄运,子神奔而鬼走,进退屈伸,莫见其尘埃,均□……。(0403)袭□,缓急若意,□若飞,免若绝,反趋逆□,夜起夕日而入日蒙汜,此□……。[嗜欲形于]胸中,精神俞六马,不叱嗜,不挠指,步趋□……。(0917)……千里。今之人则不然,白笏坚。……
  (1628)……知之,此不如望子华大行者。(1717)……不能及。造父趋步,□御者屈……。(1739)……□□□□驾下,作千[里之遨游]。(2630)……行雷雷舆□□□□。(2790)……□不伸,发敝……。(2853)……虑发□□竟反趋……。(3005)……君丽义民……。(3141)……圣贤御……。(3150)……入日上皇,故……。
  (3454)竞之疾速……。(3561)……论义御……。
  (3588)……御有三,而王良造[父]……。(3656)去衔辔,撤[鞭策]……。(3720)覆不反□……。(3828)……□女所□威滑□……。(4138)……实大虚通道。(4233)yǎn@⑨脊……。(4239)……□若□……。(4244)……反趋逆[趋]……。(4283)……笪sǎ@⑩马……。(4741)……自驾,车莫……。(注:我们对《唐勒赋》的整理,主要依据谭家健的释文,谭先生的《唐勒赋残篇考释及其他》见《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同时也参考了赵逵夫的校补,赵先生的《唐勒〈论义御〉与楚辞向汉赋的转变》见《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唐勒赋》的出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散文赋在战国末期的存在,彻底地批驳了宋玉时代不可能有散文赋的错误说法,使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从而基本肯定了《文选》中的宋玉赋的真实性。其实,在传世宋玉赋中,与《唐勒赋》最为接近的应该是《大言赋》和《小言赋》。从《唐勒赋》与大小言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一是两者都是以简短的记事开篇,交待讨论的对象和参加讨论的人物。二是两者都是以人为序,依次赋说。大小言赋是襄王先说,而后是景差、唐勒,最后是宋玉,中间还有襄王的插话。《唐勒赋》说“唐勒先称曰”,显然也有个次序。按我们的研究,(0184)至(0917)等简当是唐勒从造父、钳且大丙与今之人三个方面论御;从(1628)至(3150)等简当是宋玉论御,他是从造父、钳且大丙和圣贤三个方面说的;(3454)、(3561)两简当是楚襄王的话,襄王认为唐勒和宋玉论御,只是“竞之疾速”,夸说车的速度,不够深入,因而让他们“论义御”;从(3588)至(4741)等简又当是唐勒的话,此节中有“大虚通道”的话,正是“论义御”,大概也是以三种御者为出发点论述的。其谋篇布局与大小言赋一致。三是两者都是运用铺陈、排比、想象、夸张、比喻等手法进行表现的。《大言赋》是极言人之大,《小言赋》是极言物之小,《唐勒赋》则极言御者技术之高超、车马之疾速,都是极尽摹状之能事。四是两者都是韵散相间,以韵语为主。大小言赋的韵字我们不必再作分析,《唐勒赋》虽残缺不全,但我们还能从中看出一些韵字,如辔、齐为质、脂通韵,运、伸为文、真合韵,龙、驺为东、侯通韵等。汤章平在《〈古文苑〉中宋玉赋真伪辩》中说:“从出土的《唐勒赋》残简看,这两赋(指大小言赋)与之最相近。”并以此为据认为大小言赋为宋玉所作,是很有道理的。[11]我们的比较分析更有力地支持了汤先生的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小言赋当为宋玉所作的真品,并且是宋玉最早的文赋作品。
  〔收稿日期〕2002-05-14
【参考文献】
  [1][4] 刘大白.宋玉赋辨伪[J].小说月报,1927,17(6):3,6.
  [2] 陆侃如.屈原与宋玉[M].万有文库本,1930.59.
  [3] 游国恩.宋

玉大小言赋考[A].游国恩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9.206.
  [5] 王力.诗经韵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8.
  [6]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A].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1.
  [7][8][10] 曹明纲.赋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8,39,41.
  [9]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0.
  [11] 汤章平.《古文苑》中宋玉赋真伪辩[J].江海学刊,1989,(6):160.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岂加页
    @②原字为去加曷
    @③原字为巾加参
    @④原字为髟下加肖
    @⑤原字为赛去贝加巳
    @⑥原字为日加希
    @⑦原字为足旁加分
    @⑧原字为女加曼
    @⑨原字为合下加廾
    @⑩原字为革加及

《重论宋玉大小言赋之真伪(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54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文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