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学者们在肯定孟文逻辑性的同时,对其不足亦时有论及。张惠仁认为,孟子对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因此“在逻辑上必然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甚至还使用一些诡辩法”[29]。徐立亦认为,孟文在逻辑方面“没有墨子、荀子那种‘隆正’、‘察类’、‘明故’的科学态度,而有时是一种‘无故’、‘乱类’的恣意推论。”[18]根据孟文的特点把逻辑学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研究,这类“跨学科”研究对拓展研究领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把握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无疑是有意义的探索。但对孟子逻辑思想的评价,意见尚有较大分歧;对于《孟子》散文逻辑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回顾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有创获亦有缺憾。仅从以上所撮要列举的情况看,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从起步而蔚为大观,逐渐摆脱了各种束缚与偏见,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学术道路,其文学价值与地位得到了认识与确立,其散文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相对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主张的研究来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只能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无疑尚有不少缺憾。揣度未来的研究趋向,笔者认为当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要对理论上存在一些失误作冷静的符合实际的分析。百年中对《孟子》散文艺术性的确认,所使用的评判标准和术语基本上是用欧美移植来的,并不完全符合其实际情况,因为《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内部构成因素,在诸如文体品类、题材内容、形式构造、表现方法等方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先验的理论模式和僵化的思维方法,将会阉割其丰富性,亦不足以揭示其真正成就。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散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诸子散文艺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由于《孟子》自身的特殊性,百年中对其散文艺术的研究过多地受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重思想轻艺术,既造成了众多的迷误,也造成了研究的浮浅和领域的狭隘,甚至有一些“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填补。这方面,徐华龙的《孟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一文[31][4]或能给人以某种启发。徐文探讨了孟子与民间艺术的关系,指出孟子大量运用了民间故事、神话、寓言、谚语、传说等“劳动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民间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并联系孟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美学观点和文章体式对此作了精到的分析,认为所以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孟子有强烈的‘民’的观念”和“为了对话的需要”,这表明孟子“在自觉地肯定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其确有的科学价值。”事实上,在先秦诸子各家文章中都不难发现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按照流行的观点,一切文学活动和艺术形式均肇始于民间,因此探讨先秦其他诸子与民间文艺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此,进一步拓展包括《孟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散文的研究领域,加强理论建设,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实现新的跨越,将是新世纪《孟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蒋伯潜.诸子通考[M].南京:中正书局,1948.
[2]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之二)[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1,(2):17—37.
[3]郭沫若.十批判书[M],重庆:重庆群艺书社,1945年。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中华书局,1941.
[5]柳存仁.上古秦汉文学史[M].商务印书馆,1948年。
[6]谭家健.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光明日报,1957,(9,8),(9,15).
[7]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8]罗明星.《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J].承德师专学报(哲社版),1982,(2):1—7.
[9]章沧授.论《孟子》散文的语言风格[J].安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85,(4).
[10]边家珍.《孟子》文学风格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3):65-68.
[11]贺友龄.漫话《孟子》的语言风格[J].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2):58-62.
[1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张振镛.中国文学史分论[M].商务印书馆,1934.
[14]郑振铎.中国文学史[M].朴社,1932.
[15]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前国立师范学院铅印本,1939;北京:中华书局,1994.
[1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7]侯爱平 吕玉铃.论《孟子》和《战国策》说辞的共同特色[J].天津师大学报,1999,(4):5
4-59.
[18]徐立.孟子论说文的特色[J].华南师院学报(哲社版),1980,(3).
[19]管仁福.孟、荀散文艺术比较[J].南京大学学报[J](哲社版).1994,(1):132-137.
[20]顾易生、蒋凡.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1]段凌辰.《孟子》之论辩术[J].中山大学语历所周刊, 1929,(10).
[22]杨寿昌.孟子文学之管见[J]. 岭南学报, 1931,(1).
[23]李长之.论孟子文章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之地位[J].励学,1935(4).
[24]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2):139-146.
[25]洪波.《孟子》散文中的论辩方法[J].宜宾师专学报(哲社版),1982(1)
[26]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7]杨福生.孟子荀子论辩艺术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3):62-65.
[28]罗根泽.先秦散文发展概说[C].文学遗产增刊(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29]张惠仁.孟子——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者[J].四川师院学报(哲社版),1980,3:12-17.
[30]赖志明.从孟子“好辩”看其逻辑性[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4):18-21.
[31]徐华龙.孟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J].思想战线,1982(5):86-90.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se Art of Meng zi in the 20th Century
NIE Yong-hua
Abstract: Meng zi, being one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al works, was studied extensively in the 20th century. Literary research, which was one of the research fields on Meng Zi, achieved mu
《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究之回顾与前瞻(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