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比较研究
>
可以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上海市政府的全面介入和积极支持,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和政策主导型重组。为了统一协调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资产重组办公室,全面负责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为了保证资产重组的质量,还专门成立了由12名来自管理部门、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投资咨询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专家咨询小组;为了加快上市公司的重组进程,199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上市公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包括减轻控股股东负担,推进资产置换,股权收购等项内容。而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政府介入和支持的力度不大,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导向型重组,尽管深圳市政府也成立了重组办公室,但该办公室的权威性和资源调度力不大,基本上属于一种协调性机构,而且政府也没有出台一些支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纲领性文件。
八、深沪两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发展趋势比较
1997-2001年的5年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远远跑在了深圳的前面,而且上市公司的外延式重组基本也告于段落,笔者分析下一步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点会放在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和强化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主要是继续进行资产置换工作,而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在2002年将进行全面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相结合的资产重组,而且深圳市政府将改变过去那种无为而治的传统手段,直接从后台走向前台。可以预见,2002年的中国股票市场将以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为主线,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全面和深化重组将成为2002年我国股票市场的亮点。
1、深圳本地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不佳和许多上市公司融资功能的丧失,增加了深圳市政府加大深圳本地上市公司重组力度的紧迫感。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深圳上市公司近几年整体的经营业绩之所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最关键的因素除部分上市公司的历史包袱太重,产业结构落后外,另外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内部重组的力度太小,深圳市政府对上市公司外部重组的支持和整合力度不够。有关政策信息表明,2002年深圳市政府将加大深圳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力度。今年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委员漆云生向深圳市政协呈交提案,提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业绩差强人意,深圳市政府应加强力量,加快步伐,运用崭新的资产重组模式,战略性地重组深圳市属上市公司。深圳市国资办在其2002年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要抓好市属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发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3月28日召开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加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力度。近期深圳市政府通过的《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深圳市将对能源、交通运输、供排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参股,实现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对港口、机场、电力、轨道交通、公路、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投资开放政策。
2、200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深圳市场停发了新股,而且创业板也迟迟难以开通,不仅对深圳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造成了深圳资金和人才一定程度的流失。为了重新树立深圳金融中心的形象,培育深圳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圳市政府必须借助资产重组这只如椽大笔做好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这篇大文章,重新找回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经济、金融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大面积的重组成功,不仅给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增加了深圳市政府加大本地上市公司资产力度的压力和动力。
4、深圳具备十分雄厚的重组资源和重组实力,从而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全面和深化重组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本基础和人力资本基础。深圳作为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作为大陆连接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桥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全面深化重组奠定了雄厚的重组基础。(1)、深圳的国民经济总量自特区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就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01年,深圳经济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深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GDP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2001年深圳累计加工贸易出口约310.8亿美元, 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因此,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深圳国民经济的成长是十分不相称的。(2)经济质量看,深圳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全面升级。据深圳市统计局统计,2001年,在工业生产中,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工业的增长。“三资”工业企业增长速度有较 大提高。据统计,2001年
作者:国信证券 吴锋 来源:鑫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46606.html
可以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上海市政府的全面介入和积极支持,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和政策主导型重组。为了统一协调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资产重组办公室,全面负责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为了保证资产重组的质量,还专门成立了由12名来自管理部门、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投资咨询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专家咨询小组;为了加快上市公司的重组进程,199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上市公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包括减轻控股股东负担,推进资产置换,股权收购等项内容。而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政府介入和支持的力度不大,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导向型重组,尽管深圳市政府也成立了重组办公室,但该办公室的权威性和资源调度力不大,基本上属于一种协调性机构,而且政府也没有出台一些支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纲领性文件。
八、深沪两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发展趋势比较
1997-2001年的5年间,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远远跑在了深圳的前面,而且上市公司的外延式重组基本也告于段落,笔者分析下一步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点会放在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和强化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主要是继续进行资产置换工作,而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在2002年将进行全面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相结合的资产重组,而且深圳市政府将改变过去那种无为而治的传统手段,直接从后台走向前台。可以预见,2002年的中国股票市场将以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为主线,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全面和深化重组将成为2002年我国股票市场的亮点。
1、深圳本地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不佳和许多上市公司融资功能的丧失,增加了深圳市政府加大深圳本地上市公司重组力度的紧迫感。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深圳上市公司近几年整体的经营业绩之所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坡,最关键的因素除部分上市公司的历史包袱太重,产业结构落后外,另外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内部重组的力度太小,深圳市政府对上市公司外部重组的支持和整合力度不够。有关政策信息表明,2002年深圳市政府将加大深圳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力度。今年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委员漆云生向深圳市政协呈交提案,提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业绩差强人意,深圳市政府应加强力量,加快步伐,运用崭新的资产重组模式,战略性地重组深圳市属上市公司。深圳市国资办在其2002年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要抓好市属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发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3月28日召开的深圳市投资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加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力度。近期深圳市政府通过的《深圳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深圳市将对能源、交通运输、供排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其他经济成分投资参股,实现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对港口、机场、电力、轨道交通、公路、污水处理等领域的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投资开放政策。
2、200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深圳市场停发了新股,而且创业板也迟迟难以开通,不仅对深圳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造成了深圳资金和人才一定程度的流失。为了重新树立深圳金融中心的形象,培育深圳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圳市政府必须借助资产重组这只如椽大笔做好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这篇大文章,重新找回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经济、金融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大面积的重组成功,不仅给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重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增加了深圳市政府加大本地上市公司资产力度的压力和动力。
4、深圳具备十分雄厚的重组资源和重组实力,从而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全面和深化重组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本基础和人力资本基础。深圳作为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作为大陆连接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桥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全面深化重组奠定了雄厚的重组基础。(1)、深圳的国民经济总量自特区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就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2001年,深圳经济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深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GDP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2001年深圳累计加工贸易出口约310.8亿美元, 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因此,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深圳国民经济的成长是十分不相称的。(2)经济质量看,深圳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全面升级。据深圳市统计局统计,2001年,在工业生产中,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工业的增长。“三资”工业企业增长速度有较 大提高。据统计,2001年
1月至11月份,全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062.2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3.3%,同比增长20%。工业百强依然是深圳工 业经济的主力军。据统计,2001年1月至11月份,深圳86家工业百强企业实现工业 总产值2053.3亿元,增长22.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2.9%,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工业对深圳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如此良好的经营背景下和环境下,深圳本地部分不良上市公司的如果能进行实质性重组,经营业绩就有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如原深益力(000028)被深圳一致药业集团重组后,2001年中期不仅实现了扭亏,而且每股收益达到了0.18元;(3)、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产业运做集团和资本运做集团,如深圳华为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通讯企业之一。另据据中国人民银行非银司司长夏斌的调查,目前深圳具有私募基金雏形的的各类投资公司有640家,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公司(含100万元)占52.2%,注册资本在100万~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公司占35.2%,注册资本在1000万~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公司占9.2%,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公司占3.4%,其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深圳有10家之多。通过收购、通过作为主发起人等方式,深圳本地一些实力机构取得了绝对控股权或相对控股权的上市公司共计16家(这里还不包括一些在深圳注册,但没有冠以深圳字样的公司,如三九集团控股的三九生化以及近期已经完成过户手续的胶带股份等)。此外,深圳的人才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也为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全面和深化重组提供的有利条件,深圳市政府只要在重组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扶持,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就可以转化为燎原之势。因此,2002年深圳本地上市公司进行全面和深化重组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全面和深化重组也将成为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又一重头戏。
作者:国信证券 吴锋 来源:鑫网
《深沪本地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比较研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