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八荣八耻”党员干部率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连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热议如潮。就连往日里众说纷纭的网民们,绝大多数也都做出了正面回应。正如《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所说:“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志,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人类自从告别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如何做人的伦理道德规范。知廉耻、重荣辱、明伦理、守道德,可以视作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的根本区别之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管仲这句几千年来反复被人引用的格言,表明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关于荣辱观的丰富内容。“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而不可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的先人们曾把操守名节、毁誉荣辱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我们党建立以来,无数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与复兴,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康,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无私无畏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实践荣辱观的最壮丽的新篇章。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价值多元化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不同的价值选择都获得了被尊重的道德空间。多元的价值一方面扩展了人们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变得模糊起来。主流价值观被遮蔽和扭曲,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所混淆,社会在很多方面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这种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不满和强烈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对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作了新的概括,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这既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纪委和监察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明办、中央组织部日前已相继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通知中都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实践“八荣八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因此,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像无数革命先辈一样,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出新贡献。
《实践“八荣八耻”党员干部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