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工作的思考
1 地方文献在海南省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特殊地位
海南地方文献属于典型的地区研究文献,其地域范围包括海南岛、南海及南海诸岛。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在海南省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1.1 价值的地域性
海南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从事渔业、航海业、农业和官方从事政治、军事、考察、调查海及其岛礁的成果,而且还有主权纷争等档案材料。随着人们对南海地区认识的不断深入,地方文献在本地域的价值进一步增值,从而决定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
1.2 搜集的特殊性
海南省内藏有较多的地方史料。海南岛修志始于宋朝,初盛于明,盛行于清。宋代的方志已失传,明代海南方志存于世者,有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胃纂修的《正德琼台志》和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曾邦泰等编的《儋州志》。清代陆续重修,内容记述海南岛的舆地、经政、海黎、职官、选学、人物、艺文等。至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南岛各种版本府县志达到80多种。海南岛以其丰富的渔业、磷矿、石油、天然气、旅游等资源而逐渐为世人重视。但地方文献多为非正式出版物,且大部分为民间收藏,这使得其搜集难度较大。海南省政府于2001年拔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再版中国及海外所存的海南省各市、县的地方县志,2002年底将出版文昌、临高等五个市、县的县志。这对于保护、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有着深远的意义。
1.3 使用的专指性
海南地方文献是开发、建设海南及南海诸岛的起点。海南岛作为全国最大的特区,建省十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地方文献都有记载,而南海诸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但由于本世纪发现南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引起周边国家的觊觎,并挑起主权争议。本世纪中国学者对南海诸岛的研究有两次高潮,原因主要来自主权归属,第一次是30年代初延至40年代,第二次是70年代中后期。海南地方文献是南海诸岛主权历史的最有力见证。如1992年李鹏总理访问越南前夕,为准备参加解决中越边界争端的会谈,需要关于疆界划分的历史资料。国家外事办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处查访,最后在海南师院图书馆找到了清代出版的《儋州志》,从中取得了原始依据,使这次谈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海南地方文献在全国图书馆藏书体系有其独特的价值意义。
地方文献由于上述特点,同时地方文献由于跨越时间较长,书本出版日期长,其中还有不少古籍,因此在保存方面可设地方文献珍藏室、陈列室,配备优秀专业人员专司其职。唯有此,方能发扬底蕴,光大基业。地方文献获之不易,保存困难,普遍受到各收藏单位的重视,产生了“重藏轻用”的偏向。只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开发,地方文献才能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地方文献数字化势在必行。
2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及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由“数字信息革命"所引发的文献载体变革,使文献信息的存贮、检索和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沿袭数十年的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很难适应和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只有利用计算机在资料的储存、整理、检索、数据统计以及索引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进程,才能使更多、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而言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
2.1 开发、利用工作模式的转变
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数据在各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网络中是唯一的,每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对于因特网也是唯一的。这种“双重唯一”的价值,可在“以特色参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海南省教育厅2002年5月召开全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会议,要求海南省各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本馆地方文献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这标志着海南地方文献开发、工作模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开始。
(1)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发生变化
1995年海南师院图书馆开展自动化建设,采用ILAS集成系统对本馆地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建立了题录式的专题数据库。系统能成批显示检索结果,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在1997年10月海南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然而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使地方文献整理工作变得更细、更深、更专、更重时效。题录数据库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建设地方文献全文检索数据库,与Internet实现连结是海南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为此,海南师院图书馆购买北大方正的Apabi资源管理系统,采用方正Desi数据库创建软件对海南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包括本馆所珍藏的地方资料,网上相关的海南地方资料。
(2)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经过整理获取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将采用超媒体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存储。超媒体方式使地方文献资源信息互相链接,可使地方珍贵的图片、字画等不外借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使读者一饱眼福。海南师院图书馆注重地方文献中的乡土文化,将省内各地名胜古迹包括乡镇庙宇也作为文献资料进行拍摄、撰文并纳入数据库。数据库拟于2003年完成,发布在校园网上实现与Internet连接,旅居海外的华侨可通过Internet登录海南师院图书馆查看自己家乡的变化,以解乡愁。
2.2 突出地方文献的特色,开展网上服务
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是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的首要项目和具体工作内容。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全国有90%的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信息,且绝大部分站点都是将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内容推出。而海南地方文献中的家谱、族谱资料无疑是珍品中的珍品。
“宗族观念是我国二千多年来遗留的传统,统一派序,人最赋予思想感情,有立正派,兄弟间即能辨别尊卑,区昭穆,而定名也。”(《冯氏正派序碑》)此语道出世界华人的普遍心声。海南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性会址后,许多华侨纷纷回琼“寻根问祖”,海南师院图书馆的领导充分重视这一现象,特开辟“家谱、人物”收藏专柜,发动本馆同仁不辞劳苦遍踏琼岛走访乡贤,或多方开展馆际协作,目前收集省内七大姓氏的族谱及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的家谱,从而使海南师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的保存及利用独具特色。一国一邦珍其正史,一家一族宝彼私乘,家谱、族谱现已形成专门的谱牒学,被研究者广泛重视。由此可见,家谱、族谱是一笔不可估量的亟待开发的地方信息资源。
家谱这种地方文献是重要史料,其利用的社会效益较好同时关联千家万户,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新加坡寻根网公司,利用Internet将家谱资料辐射世界,公众访问率非常之高,一天网上点击率高达几十万次。海南师院图书馆受海南省教育厅委托,目前着手建立“海南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此全文检索数据库以宣传琼籍华侨、服务琼籍华侨为宗旨,运用Internet信息分布海南岛的各大家谱及族谱,从而使世界琼籍华人今后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外域,只要用“鼠标一点,家族发展史就会出现在荧屏前。
3 建设有特色的海南地方文献藏书体系的重要性
信息网络化给各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高求。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地域的限制已不复存在,传播的方式及途径也十分方便、快捷,人们更愿意访问那些信息量大、能满足其需要、服务方便的图书馆。因此面对这一变革,各图书馆必须自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因此建设持续发展的、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在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尤为重要。
3.1 不断创新,保持“特色”优势
所谓“特色”,即格外突出的风格特点,只能在比较中存在。一般说,上述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各个方面都可能成为特色。但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今天的特色,也许到明天就不成为特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里,要使“特色”得以保持,就必须不断创新。海南师院图书馆在1992年建立海南文献专藏库,确立海南地方文献为本馆的特色馆藏。经过十年的建设,本馆海南地方文献的内容不断延伸和拓展,成为海南省各大图书馆的一大亮点。2002年10月底我馆专职工作人员赴广州中山图书馆考察、学习,并承担上海图书馆负责的《中国家谱总目》中海南家谱部分的编目工作,在编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海南省各大家族编撰族谱、家谱的信息,因此我馆又将目光投向家谱、族谱这些亟待开发的地方信息资源。相信若干年后,家谱、族谱资料的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将成为海南师院图书馆的另一大优势。
3.2 特色化建设与持续发展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于公共服务。如何能使地方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健康、向上地持续发展,关系到其特色化建设的效益上,只有获得社会效益,只有得到社会认可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地方文献自身的特色化建设才能持续发展。这种特色化建设须是有目的地选准切入点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利用,从而达到双向双倍的公共服务效益。海南师院图书馆在民间家谱的收集、整理、修复、保存家谱工作中,常与海南省政协、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扩大宣传,重点突出我馆进行目录著录、编撰、发行、上网的计划,以及其作用
《海南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工作的思考》